說到麥當勞的經典配餐,多數人會想到漢堡、薯條與可樂,但在台灣,搭配「玉米濃湯」才是許多人的標配。然而,這款台灣人視為速食店基本選項的湯品,實際上是全球麥當勞中唯一販售的國家。近日,有台灣民眾前往日本、澳洲等地旅遊,想在當地麥當勞點玉米湯卻發現菜單上根本沒有,引發熱烈討論。究竟台灣麥當勞的玉米濃湯從何而來?其背後的關鍵,竟與40多年前台灣曾出現的「盜版速食店」有關。
原來玉米湯不是全球都有?
日前,有網友在社群發文表示,自己到日本、澳洲等地旅行,想在當地麥當勞點玉米湯時,才被店員告知「沒有這個品項」,這才發現原來只有台灣的麥當勞販售玉米濃湯。這一發現讓不少人感到驚訝:「原來國外麥當勞沒有玉米湯?」、「以為這是全球麥當勞的標配!」、「日本也沒有真的太意外了」、「我的外國朋友來台灣看到麥當勞有玉米濃湯都很驚訝!」甚至有網友笑稱,「小時候去美國麥當勞想點玉米湯,店員一臉問號。」
事實上,麥當勞全球展店超過100個國家、4萬多間門市,會根據當地飲食文化調整菜單,例如中國麥當勞推出「油條早餐」、日本有「楓糖鬆餅漢堡」,但玉米濃湯卻是台灣獨有,這與一間曾風靡台灣的「盜版速食店」有關。

玉米湯竟來自盜版速食店?1978年「麥當樂」帶起風潮
要追溯玉米濃湯成為台灣麥當勞獨家商品的緣由,得回到1978年,當時美國麥當勞尚未正式進入台灣市場,台灣卻出現了一家名為「麥當樂」的速食店。這間店不僅名稱與麥當勞相似,連招牌都使用「黃色M字」,還自稱來自美國,完全是「盜版麥當勞」。
當時「麥當樂」的菜單除了漢堡、薯條、奶昔之外,還額外推出了一款「雞絨玉米湯」(相當於現在的玉米濃湯),售價15元。這款湯品迅速受到台灣消費者喜愛,成為速食店內必點配餐,讓許多人習慣在吃漢堡時搭配玉米湯。甚至現在台式牛排店提供玉米濃湯作為湯品,也與當時的速食文化息息相關。

1984年麥當勞來台 訴訟打敗盜版卻留下玉米湯
直到1984年,美國正牌麥當勞正式進軍台灣,並對「麥當樂」提起訴訟,最終這家盜版速食店不敵法律與輿論壓力黯然退場。然而,台灣人已經養成「速食店喝玉米濃湯」的習慣,為了迎合市場需求,麥當勞決定「就地合法化」,在台灣的菜單中保留玉米濃湯,這才讓這道西方湯品意外成為台灣獨家麥當勞特色,一直販售至今。
有趣的是,這樣的文化影響至今仍在發酵,不僅麥當勞持續販售玉米濃湯,許多牛排館、速食店甚至早餐店,也紛紛將玉米濃湯列為基本選項,讓這款湯品成為台灣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全球化速食品牌 在地化創造獨特味蕾
麥當勞能夠成功全球展店,靠的正是「在地化策略」,例如:
- 香港推出「菠蘿油漢堡」
- 中國推出「油條豆漿早餐」
- 日本限定「照燒豬肉堡」
- 法國推出「馬卡龍」甜點
但在所有「在地化」菜單中,台灣麥當勞的玉米濃湯,卻是少數因「盜版店家」影響而留下的特例,也成為台灣人速食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