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4日)天是情人節,求職網最新調查顯示,今年有77.9%的台灣情侶計畫慶祝情人節,其中上班族的平均預算高達6360元新台幣,接近月薪的12%,令人矚目的是,近19%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情人節預算將超過1萬元,顯示這個節日對台灣消費市場的影響力!
情人節熱門慶祝方式是什麼?Motel約會成趨勢?
調查發現,在可複選的情況下,台灣消費者最常見的慶祝方式包括與伴侶享用大餐(68.8%)、贈送禮物或鮮花(54.6%)、寫卡片或唱情歌(35.3%)。
此外,30.9%的受訪者計畫在Motel度過浪漫夜晚(25.2%)、逛夜市(22.1%)與看電影(18.1%)也是受歡迎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上班族普遍認為,情人節大餐的最低標準應達5660元,這一消費門檻不僅反映節日經濟效應,也顯示物價上漲對消費習慣的影響。
送禮偏好有何變化?
在禮物選擇上,實用性與個人化成為關鍵,男性最期待收到手機(36.1%),其次是伴侶親手製作的禮物(34.1%)與運動用品(32.2%);女性則最希望收到手工禮物(36.3%)、現金或紅包(34.4%)與情書(32.2%)。
相較之下,傳統的花束、玩偶與巧克力已不再受青睞。
全球情人節消費趨勢如何?台灣與國際相比有何不同?
美國市場的情人節經濟依然強勁。根據美國零售聯合會(NRF)調查,2025年情人節消費總額預計將達275億美元,創下新高,消費者平均花費188.81美元。
相比之下,加拿大的情人節支出與去年持平,約有37%的消費者計畫慶祝,44.1%預計花費50加元(約1150元新台幣)。
在亞洲,日本的情人節市場受通膨影響較大,消費者預算逐年下降,2025年人均支出僅3818日圓(約800元新台幣),遠低於2022年的4792日圓,而香港消費者的花費意願也略微下降,男性平均預算介於1001至5000港元間(約4000至20000元新台幣),較去年下降4個百分點。
台灣情人節經濟未來如何發展?消費力是否受影響?
雖然台灣消費者在情人節的花費仍然可觀,但隨著物價上漲與生活成本提高,未來消費模式可能發生變化。專家指出,除了高價禮品外,手工禮物、特殊體驗及簡單但有心意的活動,將成為新趨勢。
此外,台灣消費者也開始重視用餐體驗,根據OpenTable 2024年的調查,65%的台灣人選擇在情人節外出用餐,比購買禮物更受青睞,最受歡迎的餐點為牛排(36%)、日本料理(35%)及法式料理(26%)。
整體而言,台灣情人節經濟仍處於穩定增長,但未來是否會受到通膨與經濟變數影響,仍值得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