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歐洲發現廁所裡竟然有兩個馬桶!其中一個用來上廁所,那麼另一個是要用來幹嘛的呢?這一個馬桶有別於一般馬桶,沒有水箱也沒有馬桶坐墊,連沖水按鈕都長得不一樣。這一個東西稱作Bidet,其實和馬桶的功能大不同,只是長得很像,讓大家第一眼看到它時都會充滿困惑。本文將會介紹Bidet是什麼、Bidet怎麼用、Bidet由來是什麼,以及後續免治馬桶的演變歷史。
Bidet是什麼
Bidet是一種用於清潔私密部位的衛生設備,通常設置在馬桶旁邊。它的設計通常包括一個水龍頭,使用者可以坐在馬桶上,利用水流進行沖洗,這樣能有效清潔臀部、私密部位。
Bidet怎麼用
有別於一般馬桶背對坐下的使用方式,Bidet是用騎乘的方式來使用,將私密處面對水龍頭方便做清潔。
Bidet由來
免治馬桶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既然Bidet是用來清洗臀部及私密處,那為何歐洲人不裝免治馬桶就好,還要如此占空間的裝這一個「假馬桶」呢?因為Bidet起源於18世紀初,而從日本普及到全世界的現代免治馬桶,要到20世紀末才登場。

Bidet是世界上最早的「下身清洗器」,這個字的字源來自於法文的「小馬」。最早的免治馬桶其實是一個簡單的水碗,安裝在結實的木凳上,使用者需騎坐在上面,並用手撈水進行清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原始的免治馬桶逐步進行改進,加入了手動水泵,能夠噴出水流進行清洗。隨著自來水系統的普及,免治馬桶逐漸演變為現代化的設備,具備了內建噴水裝置。
免治馬桶的早期記錄
最早提及免治馬桶的文字記錄出現在1726年的義大利,當時奧地利的瑪麗亞·卡羅琳娜女王向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宮廷的浴室提出安裝免治馬桶的請求。
根據《Casa Italiana》報導,歷史上最著名的免治馬桶之一是拿破崙·波拿巴的銀質免治馬桶,他將其隨身攜帶,無論到哪裡都使用。這個免治馬桶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他甚至在遺囑中將其傳給了他的兒子。
歐洲的沐浴習慣與免治馬桶的興起
19世紀之前,歐洲許多國家與古代中國一樣,認為洗澡會破壞人體的天然保護層,因此避免經常洗澡。在法國許多人避免經常洗澡,而是選擇使用香水來掩蓋身上的氣味,尤其是在上層社會中成為一種習慣。特別是在宮廷或貴族中,香水成為必須品。除了遮臭,噴香水也被視為一種奢華的象徵,以及一種社交禮儀。
然而女性的生理結構,通常對私密部位的清潔和衛生有更高的重視。加上觀念上不想全身清洗,正因如此,Bidet在法國應運而生。隨著19世紀管道技術的發展,坐浴盆逐漸從臥室移至浴室,並與供水系統緊密結合,成為日常個人清潔和衛生的重要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