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毅力是傻子,懂得放棄才聰明!「後悔框架」告訴你,哪些事情不值得堅持到底

2022-12-20 09:40

? 人氣

「後悔框架」告訴你,哪些事情不值得堅持到底。(示意圖/取自Pexels)

「後悔框架」告訴你,哪些事情不值得堅持到底。(示意圖/取自Pexels)

讓自己不後悔的「放棄框架」

她出社會時,是一位熱愛動物的獸醫,是一般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是她內心知道,自己在日復一日的疲憊和忙碌中,過著茫然的上班生活。她開始利用下班時間參加許多活動,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像是當美妝網紅、音樂劇演員、學繪畫、當部落客、開發App等。在過程當中,她才逐漸發現自己真正的志向,後來成為一位成功的YouTuber,還販售起獨家的筆記本商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通常我們讀到這種故事時,心中都會發出「哇」的一聲,有點羨慕又有點忌妒。我們著迷於她的成就,卻忽略了使她成功的關鍵。這個關鍵就是:她懂得放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她有寫筆記的習慣(後來成為了她的商業利基)。她會記錄自己做過的嘗試,寫下當時的心情、整理執行的成果。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失敗、檢查、再度嘗試,她快速地放棄各式各樣不適合自己的事情。

她一開始試著拍美照當IG網紅,放棄。挑戰當音樂劇演員,歌唱得不夠好,放棄。學繪畫和影像軟體,但太粗線條容易犯錯,放棄。經營部落格,但漸漸失去興趣,放棄。開發一款全新App,成本和難度太高,放棄。

這些失敗和放棄的經驗,讓她更快速地找到真正熱中的斜槓副業:經營YouTube頻道。後來她還寫出《原子時間》這本書,傳授自己的時間管理祕訣,並販售自己設計的時間管理筆記本。

如何決定是否要放棄?

我們該怎麼決定是否要「放棄一件事情」?我大力推薦英國企業家史蒂・巴特利特(Steven Bartlett)曾經提出的「放棄框架」,透過少數幾個選擇題就可以幫我們做出「放棄」的決定。

圖12:放棄框架(圖/天下文化)
圖12:放棄框架(圖/天下文化)

懂得放棄的人不是魯蛇,而是贏家。

在經營自媒體的路上,我也是新手,但我秉持做實驗的精神,設定一個「假設」,進行持續且連貫的「執行」,過一陣子再回來「檢查」結果,驗證了我的假設之後,再做出下一個「行動」。

我在打造自己的說書事業時,特別是針對「社群平台」這個部分,除了大家常見的Facebook、Instagram之外,有更多是被我放棄的項目。我就是用「放棄框架」的思考方式,放棄(或半放棄)經營以下這些社群。

延伸閱讀:台積電工程師下班變網紅,瓦基靠3個工具轉職 新工作關鍵字:創作者經濟使知識變現更便利

1. Twitter

在歐美國家,Twitter是政商名人和意見領袖最愛用的發文平台,可是在台灣表現如何呢?我用「自動發文」的機制,在Twitter上面持續發表了接近三年的貼文,至今只累積了150位追蹤者,且沒有發生過任何的讀者互動。不過,因為我用的是自動發文機制,所以基本上我從來不用去管理它,這個成果只是讓我知道,Twitter在台灣還不是一個成氣候的平台。我用放棄框架來思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