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高槓桿,以小博大賺爽爽?真相:能賺錢的多是這種人,沒這種知識就是當韭菜

2021-11-05 08:40

? 人氣

投資期貨要有掌握供需差異的專業知識,不然就只能當韭菜。示意圖(圖/Max Pixel)

投資期貨要有掌握供需差異的專業知識,不然就只能當韭菜。示意圖(圖/Max Pixel)

關於期貨投資,有一派人認為硬資產能抗通膨,因此能用期貨與實體資產連結,賺通膨價差;而較常見的另一派,則是看重期貨的高槓桿,希望以小博大,透過短期的價差獲利。但不管是哪一派,真正能用期貨賺到錢的只有這些人,通常輪不到散戶。

當年美國股市下跌時,許多投資人都急著去找價值會上升的一些─其實是任何的─投資標的,結果一窩蜂的選擇了黃金及其他形式的硬資產(編按:指具耐久性,而且較不受自然週期或經濟週期影響的資產)。2009 年上半年,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推出,以釘住金條(金本位)報酬的 ETF ─道富黃金信託(StreetTracks Gold Trust, GLD),一舉吸收了 119 億美元的資金,也就是說,平均一天可吸進 9,500 萬美元。道富黃金信託最初是在 2004 年底推出,之後可說是爆炸性成長,以總資產 340 億美元而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基金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投資人之所以願意將資金注入黃金或其他期貨,是因為他們相信,當經濟疲軟以及通貨膨脹上升之際,硬資產有能力撐得住。

只不過,這種信念並站不住腳。

無論價格變化,買賣雙方皆能各取所需

什麼是期貨?股票和債券是公司或政府資產的間接價值表現,期貨(譯註:期貨是一種跨越時間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透過簽訂合約,同意按指定的時間、價格與其他交易條件,來交收指定數量的現貨。通常期貨集中在期貨交易所,以標準化合約進行買賣,但亦有部分期貨合約可透過櫃台交易進行買賣,稱為場外交易合約)則是本身就可以用來做交易的實體物件:有些出自於土地(黃金、原油、天然氣);有些由農場生產(牛隻、黃豆、豬隻);有些則出自於人類的機巧設計(利率、外幣、股票或債券指數)。

期貨交易的出現比股票或債券早了很多。為了在市場價崩盤時能保護自己的利益,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農民,大約在四千年前就用期貨合約( Futures Contract)來做交易了─同意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現在雙方所同意的價格來買賣貨物。

如果一位住在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iver)岸的農民可以跟某個人達成協議,由後者以現在的大麥價格買下明年的收成,他就成功為自己的貨物設下了底價。如果第二年的大麥價格下跌,這位農民就在價錢上受到了保障。這是因為買方在簽訂合約時,等於已經為價格的可能下跌開出了保險單。

與此同時,買方也等於買下了保單:如果大麥價格上升,農民還是得按照當初所約定的較低價格交貨。

所以,生產者在價格下跌時可以避免損失,消費者則在價格上升時避免損失,貨品就在這種情況下轉手。農民放棄了一些優勢(如果價格上漲,他已經無法提升價錢),但卻避開了一些劣勢(如果價格下跌,他仍然可以得到合約中所約定的較高價錢);買方也放棄了一些優勢(如果價格下跌,他無法以現在的更便宜價錢買到大麥),但他也避免了可能會面對的劣勢(如果價格上升,他還是能以合約中所保證的較便宜價格買到大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