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洗腎?洗腎分2種?簡易圖解認識「洗腰子」和「洗肚子」哪裡不同

2017-08-31 05:20

? 人氣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為11.3%,其中需要接受洗腎的腎臟病末期病患人數,依照2012年的統計資料,每一百萬人中有2902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是哪些原因導致患者必須洗腎,洗腎治療的細節又是什麼?讓我們從認識洗腎開始,關心腎臟的健康。

腎臟功能簡介

正常的人體擁有兩顆腎臟,位於後腰處,形狀如蠶豆,大小如拳頭。腎臟負責調整人體的水分與血壓、維持電解質與酸鹼度平衡,並清除體內尿酸、肌酸酐等有害物質。

為什麼需要洗腎?

因為腎臟可代謝有害人體的物質,所以它是維持生命的重要角色,然而,若罹患糖尿病、腎結石、腎動脈硬化症等疾病且未妥善治療,使腎臟受損超過三個月,就會引發慢性腎臟病,影響腎功能。 當腎臟開始生病,患者會產生血尿、泡沫尿、倦怠、水腫、高血壓等症狀,嚴重時將併發尿毒症、腎衰竭,甚至死亡。

當慢性腎臟病發展至末期,患者腎絲球濾過率 (GFR) 小於15 ml/min/1.73m2,此時腎臟已無法負擔原本的工作(腎功能低於15%),為了維持生命,患者除了等待機會接受換腎手術,也可能選擇以外力取代腎臟功能,即坊間俗稱的「洗腎」

不過,你知道洗腎其實能分為「洗腰子」與「洗肚子」兩種類型嗎?

洗腰子與洗肚子:兩種洗腎類型

從字面上來看,某些人可能會以為這兩種療法是將「腰子」與「肚子」拿出來洗,事實上,「洗」這個動作指的是「透析」,由於患者的腎臟已無法代謝廢物與多餘的水分,因此醫生會以特殊手法將以上物質排出人體。

然而,洗腰子與洗肚子只是俗稱,它們的正式名稱為「血液透析(洗腰子)」與「腹膜透析(洗肚子)」。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4腎病年報資料,所有需要洗腎的病患中,在2012年有89.7%的患者選擇血液透析,以腹膜透析代謝體內毒素者為10.3%,顯示血液透析是較多人選擇的治療方式。

究竟這兩種治療方法有何異同,請看以下簡介!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法是利用血液透析機,將患者血液抽出體外、過濾當中的廢物與多餘水分,再將乾淨的血液送回體內的治療方式。一般來說,患者需要前往醫院或專業透析中心,由護理人員執行透析工作,時間安排上較無彈性。

進行血液透析前,醫生必須要為患者建造一條可供足夠血液進出的道路,方法分為「自體瘻管(動靜脈瘻管)」與「人工瘻管」兩種。

自體瘻管的做法是在患者的非慣用手上造口,連接動脈與靜脈,使兩者吻合,藉以加大血管口徑。從手術開始到血管通路成形可能花費數個月的時間,但其使用年限較久。

若是患者的血管不適合以上作法,醫生便會在動脈、靜脈間連接一條人工血管,稱為「人工瘻管」,雖然人工瘻管不太需要等待血管成形,不過它的使用年限也較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