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從校園命案談民主精神教育

2024-03-11 05:50
讓民主的精神落實在行政管理與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的孩子成為理性、道德,具有民主思想的和溝通能力的人。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讓民主的精神落實在行政管理與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的孩子成為理性、道德,具有民主思想的和溝通能力的人。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2023年末新北市土城區某高中附設國中部發生一起割喉案,造成國中生死亡。因案發於2024年總統選舉競選期間,而備受關注,該生告別式舉辦時,包括新北市長、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及教育部長都到場致哀。

近年來臺灣校園的命案原因很多,除上述單純肇因於為別人出氣而將對方致死、1998年清大王水案(因感情問題將情敵致死)、2000年高樹國中葉永鋕案(多元性別議題的校園事件)、2014臺大宅王殺害女友案(因感情問題不願分手)、2017年臺大潑硫酸案(被害人被潑硫酸、加害人自盡)等等,層出不窮。因應割頸案,教育部積極補破網朝校安方面著手,社會各界也討論教師管教權、家長管教責任及少年犯罪的責任,實則如欲協助學生能力處理人際關係、情感問題,落實民主精神的教育是重要關鍵。

教育應當幫助學生有能力在不同環境做出抉擇,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與他人相處時有合宜的人際關係;當別人的意見與我們的理念不同時,可以溝通討論,尋求解決方案,甚至接受事實、決定讓步,而非決定將對方置之死地。上述校園中霸凌事件、社會上男女因情感糾紛,卻導致決心報復、置另一方於死地,都顯示出民主精神的缺乏。

教育學者杜威認為,教育是將人從一種生物性的人,變成一種道德的、理性的和自由的人的過程。學校教育如欲有功效,必須在民主的社會中才有可能;專制獨裁國家的教育,不過是政府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之一;同樣的,民主如果要能夠發展,也必須通過學校教育培育出好的人才。民主與教育,相輔相成,必須取得一個好的互動,才能夠讓兩者互相發展。

不過,杜威所指的「民主」概念,與一般人認為的「民主」,並不相同。杜威指出,真正的民主並不是單指有民主的形式,如選舉投票、政黨政治,更重要的是,民主是一種自由並且充分交流的生活!所以民主並不是從國家開始的,而是從「家庭」開始。民主不僅是對於社會改革的哲學,同時也是每一個人生活的哲學。「真正的民主」是人民能夠在街頭巷尾討論那些沒有經過官方審查的新聞事件,沒有恐懼和害怕,可以自由表達內心的意見。真正的民主是人們在家庭中,夫妻、親子、手足可以開誠布公,理性溝通,這種在家庭中培養出來的能力,便能運用於社會。

由此角度觀之,臺灣的社會是否是一個民主的社會?在家庭中,夫妻是否能夠和諧的溝通?還是處於一種掌控的關係?我們親子之間是否能夠順暢的談心,溝通彼此不同的理念與目標,互相尊重彼此妥協?在學校中,師生的意見是否經由民主的程序,理性自由的表達?甚至在政府單位、職場上,我們是用一種民主的方式、理性的、依照法律規定的方式來進行溝通,還是倚靠權勢、職位高低來欺壓弱者、下屬?勞工能否與雇主談判、改善勞工待遇,使勞資有合理關係,而不必擔心被秋後算帳、解雇?在許多衝突當中,我們經由什麼程序來得到共識?還是溝通的雙方早就已經準備好用報復、掌控的心態準備將與我們不同意見的人消滅?

就社會議題,我們是否能夠真誠的發表我們內心的看法?而不用擔心被對手查水表、個資,看我們有多少土地,房子是不是違建?我們是否經常必須心懷恐懼地走在路上,害怕突然被不同意見的人丟雞蛋,或者被黑道埋伏?因為誠實地指出某件錯誤事情,就必須擔心工作會不會不保?小孩會不會被綁架報復?或是配偶在家突然被人衝進去砍幾刀?

當民主精神失去,沒有人敢說出自己內心的話,民主便瞬間消失了!家庭成牢房、職場像監獄、國家如黑道。衝突來臨,只有殺死對方,或是被殺死。殺戮戰場,從家庭、校園延伸到社會,然後持續到國家。如何讓民主的精神深化至每一個公民心中?唯有從教育做起,讓學生學習如何與不同意見的人溝通、人際互動、瞭解情感生活,培養具有同理及與別人生活的能力。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校長與老師的互動,教育主管機關與學校的互動,皆能以民主方式進行,在紛爭衝突中尋求共識,便是我們社會希望的開端。這的確需要創意和努力,但是只要有操練,便會進步。要是有權上位者,都將對方視為一條狗,弱勢者只能乖乖聽主人的話去行事,我們的國家就完全失去希望!

值此選後新人新政之際,期許從國家對人民、教育主管機關面對學校、學校管理者面對教師與學生、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以致於家庭內溝通都能夠有所調整,讓民主的精神落實在行政管理與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的孩子成為理性、道德,具有民主思想的和溝通能力的人。學校是社會改變的起點,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社會能夠以擁有真正的民主精神為傲。 (相關報導: 補英文年花40萬!不只有主播虎媽,以馬內利國小兄妹富爸爸「超狂背景曝光」 更多文章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觀點投書:給朱立倫掌聲─國民黨改革勢在必行
2024土地公生日龍抬頭是哪天?專家曝這天是招財絕佳好日!準備1供品開運又富貴
起薪4.3萬!長榮航空招募19種職類地勤人員,報名時間將截止
2024文昌帝君生日!不只求學業能拜,求財更要拜,9大最佳供品一次看
許詠翔觀點:這樣拍《奧本海默》 諾蘭真有種
觀點投書:食品雲唯一功能─不乾不淨吃了賭命
觀點投書:還黃復興一個公道
觀點投書:碳經濟時代結合ESG使用再生綠建材
台灣燈會圓滿落幕創240億產值 黃偉哲:榮耀屬於所有臺南人
植樹3,500棵樹苗預計增加碳匯量破萬公斤 農村水保署臺北分署積極落實永續
冷鏈提升屏東農產國際競爭力 科技導入陳建仁讚賞
基泰大直損鄰 北市府要求賠償金額提存法院確保市民權益
推廣海洋美學藝術 台美館踏尋跨國界海島海民故事
臺東親子職業體驗探索職涯 饒慶鈴鼓勵孩子多元適性發展
花蓮環保餐具清洗中心進度超前 徐榛蔚打造永續友善花蓮
近7,000名選手齊聚太平洋浪花馬拉松 徐榛蔚歡迎大家享受花蓮山海美景
花蓮重視長者樂活 舉辦原住民族長照資源聯繫會
桃園青年月系列活動登場 見證青年世代創意能量
桃園扶幼主委交接 張善政期盼扶幼工作穩健發展
桃園公私合力造林 智慧農耕廢棄物循環減碳
吳烈偉彩繪桃園五十創作展揭幕 張善政:欣賞藝術感受桃園之美
桃園「一生好運卡」超搶手 首日逾千人申請最快3/18領取
高齡身障比例高 嘉縣輔具中心再+1
在紫藤花下野餐 紫色野餐派17日浪漫登場
柯建銘為何猛轟國民黨?徐巧芯曝「與韓國瑜有關」酸:像待退老人碎碎念
賴清德將棄守非核?謝龍介上《下班瀚你聊》揭選前這話留一手:重啟核電是必然
總統2輪投票對藍有利?葉元之上《下班瀚你聊》直呼太急:誰進第二輪不好說
台灣首位民代 年薪捐贈助弱勢 串聯商圈發送消費劵 促進地方經濟活絡
朱立倫真砍黃復興?謝龍介上《下班瀚你聊》澄清絕非消滅:沒人會得罪鋼鐵部隊
磐儀科技進駐高雄KO-IN智高點 設立研發推廣中心 以大帶小攜手新創拓展國際市場
綠委批不在籍投票是為北京介選開後門 藍委:造謠抹黑潑髒水
西班牙總理推動正式承認巴勒斯坦:與西歐國家挺以色列步調不同的原因何在?
穿梭時空《回到未來》!草地音樂會高美館登場 開啟時光冒險之旅
融入特殊地景意象!南燕公園泥火山遊戲籠 好玩又刺激
桃竹竹苗TPASS衝破350萬人次 高虹安:逐步建構竹市大眾運輸環境
議員誤導國際展演中心工程資訊 竹市府:前朝問題,檢討現任,有失公允!
籲朱立倫別放任藍團提案惡質化 柯建銘:建議國民黨辦二次集訓找我去上課
讓毛孩子找到「家」!高雄動保處攜手家樂福舉辦貓咪認會
6年前就驗出蘇丹紅!「創10公司洗產地」進口中國原料回台加工 津棧負責人交保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籲多下手「黃金、白銀、比特幣」!曝投資趨勢:手上只有1.5萬元也買它
菲律賓如何「以小搏大」對抗北京?過去一年,與18國簽署或醞釀簽署新的安全協議
情人節有望脫單!3星座未來30天桃花運超旺,愛情悄悄就找上門
台大5年12次火災居北市大學之冠 秦慧珠批:災難數、違規數都第一
男網友罵「黃捷變綠捷」涉公然侮辱挨罰 李永萍:法官故意諷刺民進黨?
路上突發病!基隆公車駕駛「用盡力氣停車」才昏倒 裝葉克膜搶救10天傳好消息
基泰大直受災戶家中淹水、磁磚掉落慘況曝…賠償「只邀有意和解者」!議員怒喊話:蔣萬安拜託您硬起來
用除濕機前記得檢查!1功能故障應馬上停用,台電示警:恐自燃釀火災
遭朱立倫嗆「潑婦罵街」 柯建銘反擊:國民黨將走向歷史焚化爐
全聯1款冷凍食品買一送一!網友試吃大讚「內餡飽滿、湯汁超多」:小孩超愛吃
砂石車壓扁休旅車!孝子想棄大學考警專 母心疼「雨天騎車危險」載兒補習遇橫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