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輝觀點:這幾年,我們學到了些什麼?

2022-06-23 14:40
能源政策偏差下出現了「電力穩定危機」。圖為電塔設施。(柯承惠攝)
能源政策偏差下出現了「電力穩定危機」。圖為電塔設施。(柯承惠攝)

人民要的不多,就是要一個,免於恐懼的生活環境!這幾年,國內發生了幾件可以上國際版的新聞,我們學到了什麼?俄/烏的戰爭,小蝦米鬥大鯨魚,我們又學到了什麼?太魯閣、普悠瑪事件,造成多少家庭的破碎,政府除了高掛「臺鐵公司化」的大帽,讓民眾摸不著頭緒之外,我們又學到了什麼?

幾年前的815大停電,接下來,513、517及至今年3月3日的大停電,台電除了建立一個「未依SOP致重大事故最重免職解僱」來嚇唬基層員工及包商之外,我們真正學到的是什麼?

今年(2022年)6月14日下午,嘉義溪口一個畜牧埸太陽能電箱因不明原因突然爆炸,導致場內2000頭豬,有600多頭死傷,大家都還在推責任,豬隻已經幫我們受罪了,假如是學校、工廠、公共場所的光電設備,那麼受傷的又是善良的百姓!除了推責任之外,我們的政府又學到了些什麼?

今年6月,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向股東表示「不擔心缺電,但跳電是現在看到的現象。」明白人都知道「台積電當然沒有停電危機」,目前科學園區得天獨厚的電力有很好保護,包括161kV高壓線路,專屬變電站及雙迴路。

我要強調的是,台積電以外的「一般工廠」呢?

我,一個退休的國營事業員工,對事故後官員的輪替視為理所當然!我盼望的是能落實一個更美好、更友善、更安全的環境!對於,曾犠牲多少社會成本或多少家庭的事件,盼望政府要虛心檢討記取教訓,在事故之後,做確實的改善,那麼國家、社會、環境才能更上一層樓!

這幾年,國際有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小蝦米如何對抗大鯨魚。先是叫陣、互罵,叫陣時小蝦米可以聲浪大也可以耍狠,可是真正要打仗,實際受害的是小蝦米!臺灣諺語「錢沒二個,敲不響!?」小蝦米,若沒有大哥在後面撐腰及鼓譟,也許會比較收斂!到如今,大哥們自己後院也開始著火!大哥們說:「早就警告過你了,你不聽!」從這個國際事實,我們學到了什麼?

2021年4月,臺鐵近60年最嚴重意外:太魯閣號事故49死,213人輕重傷。大家若不健忘,造成此次事故的主因是:承包商將工程車停在工寮前,工程車卻溜下20公尺後,滑落至北迴線的軌道上,與疾駛的太魯閣號列車發生碰撞事故。這純粹是一個工安缺失,變成一個國際性的大事故,造成多少家庭的破碎……在一個偏遠的工地,包商承包了工作,工作地點卻是北迴鐵路幹線的上方,難道主辦單位都不會「預知危險」,不在乎釀成大禍嗎?這個震撼國際的大事故,我們的「公共工程」有改善嗎?在這個大事故後,我們又學到了什麼?

臺鐵又出包,2021年12月1日,上午八點五十二分,207次太魯閣號行經宜蘭大里和福隆站間,突然被邊坡工地斷裂的鋼軌樁,砸中車頭,玻璃碎裂,幸好沒有人員受傷。但原本應該淨空的軌道,為何會出現斷裂的鋼軌樁?交通部長震怒,痛批這是重大疏失,也立刻下令撤換工務處長和段長。請問,我們除了會換官員之外,我們又學到了些什麼? (相關報導: 王伯輝觀點:畢業50年,見證臺灣核電的興與衰! 更多文章

2018年10月,臺鐵普悠瑪自強號列車經過宜蘭縣新馬站彎道時翻車出軌,造成18死、215傷的悲劇,宜蘭地院認定司機尤振仲擅自關閉ATP(列車自動防護系統)又超速行駛。此次事故,造成18死,215人輕重傷。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柯文哲提建「金廈大橋」惹議 戴錫欽揭背後盤算:國民黨危險了
全台第一份「影響力投資指數」出爐!世代差異很明顯,投資人最關注這些主題
沉入南海的香港記憶與謎團:珍寶海鮮舫究竟遭遇了什麼?
風評:金廈大橋會帶給金門繁榮還是風險?
張光球觀點:拉美粉紅浪潮再起,台灣該注意的兩件事
劉性仁觀點:國民黨存在於國際世界的價值
吳典蓉專欄:沒有未來的陳時中為何還是民進黨北市首選?
觀點投書:面對恩恩案,侯友宜可能比你我想的都正確
習近平親自拍板艦名「福建」,就是衝著台灣來?澳洲智庫:中國想藉航母制霸「後美國時代」的亞洲
觀點投書:蘇貞昌心內話 ─「顧選情」道盡民進黨冷血無情
葉日武觀點:讀書無用?學歷無用?難道妄言有用?
觀點投書:講好「中國故事」與「唐山暴力事件」
觀點投書:國民黨高雄選戰困局見黨之縮影─「天子無能以致諸侯割據」
觀點投書:羅智強啟動全台行腳,將為藍營注入空戰力量
石虎會吃我們的雞,為什麼要保護:《十六歲的荒野課》選摘(1)
科技抗疫!人工智慧結合穿戴式健康追踪器 最新研究:症狀出現前就能檢測到新冠病毒
北市敬老金案政院回函未抵觸法規 柯文哲嘆沒錢:藍綠只有對付我才合作
徐國勇確診休養誰批陳家欽退休申請?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依規定呈送
提建金廈大橋遭陸委會批無知 柯文哲反酸:是在罵蔡英文2016年政見嗎?
關閉孔子學院就安全了?美國學者:改名後重新運作,高中以下校園還有「孔子課堂」
德國要改變保守對外政策!社民黨領導人:政府與軍方關係應邁向正常化、爭取歐洲主導權
「現階段政治不是我的選項」 郭台銘捐家用PCR機:為台灣防疫盡份力足矣
全球半數監視器都在中國!《紐約時報》:中國大量搜集個資,靠監控維持威權統治
海軍S-70C反潛直升機重落地 4機組員受傷緊急送醫
北市淨零排放自治條例三讀通過 全國首部淨零立法 攜手市民共邁淨零社會
卓冠廷稱6月才拿到恩恩案錄音檔 陳世軒籲別再拗:聲明白紙黑字很清楚
哈客四年五館超前達標!板橋館24日啟用、客家文化連結國際行動力UP
今天用電量飆破歷史紀錄!大戶用電量增近百萬瓩,台電估計未來可能再創新高
Top Gun同款飛行夾克空軍三重一村亮相 軍風文創市集25日登場
4/14居隔人數破萬電話滿線,衛生局及衛生所「沒有唱空城計!」且恩恩案後中央才改危急通報個案指引
全台第一人!浪LIVE直播主「小辣椒」 靠才藝收入破億
解析》鐵路運輸中斷的加里寧格勒恐成俄、歐衝突爆發點 一文看懂俄羅斯飛地的紛爭、歷史及戰略意義
ELLE總編輯楊茵絜病逝 父親楊渡回顧溫情互動悼愛女:大慟!
派救護車SOP非新北獨創!黃暐瀚揭中央規範:大家把氣出在侯友宜身上
鼓勵廢漁網回收 中市環保局今年祭出總獎勵金15萬
無敵星星沒效?重複感染標準出爐 本土1508人確診2次
台灣之光!新北市「獲2022 ICF全球七大頂尖智慧城市獎」殊榮
大坑3-1號登山步道7月動工 今年底前串連3、4號步道
沒開冷氣,電費竟然飆到3千元!達人曝「吃電怪獸」可能是它,3招省電秘訣大公開
中市兒童BNT疫苗第二劑將開打 周末設校園快打站
蔡適應、林智堅、沈慧虹戰基桃竹!蔡英文讚:延續執政「會做事」招牌
促進海線發展 沙鹿鎮南路旁新闢道路開工
她一手改變男性主導的NASA、開創商業太空時代!前副署長新書爆料組織內部「水很深」
2022 Netflix影集推薦》美國知名網站公布「台灣上半年收視排行TOP10」!《少年法庭》只排第十
LINE收到這2字「八成沒好事」!釣出一票苦主氣炸:看到都不會回
神秘民調是真的!國民黨高雄排名曝光 預計下周三提名柯志恩
「你說叫愛金門,他說變吳三桂?」黃暐瀚曝綠營金廈大橋政見:雙標不可取
桃機三航廈建設進度合預期 王國材表肯定:機場公司務必把握時效
國民黨提名林耕仁出戰新竹市 苗栗縣長人選喬不攏恐面臨分裂危機
民進黨正式提名桃、竹、基市長人選 蔡英文:延續翻轉執政擘劃8年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