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全家」生意越來越好?高層拿出實際數據,靠這一招牢牢抓緊台灣人的心!

2017-08-17 15:26
全家的新店型設計宛如一個小型超市,可以採購多種鮮食、蔬果和冷凍食品等等。(圖/侯俊偉攝影,數位時代提供)
全家的新店型設計宛如一個小型超市,可以採購多種鮮食、蔬果和冷凍食品等等。(圖/侯俊偉攝影,數位時代提供)

零售市場這麼競爭,求成長有什麼解方?全家便利商店的答案是:超市化。繼六年前啟動過一波大規模新店型改造後,全家今年看準趨勢變化,再次啟動改革,要往超市化的型態發展。

面對飽和且高度競爭的超商戰場,全家便利商店追求成長的其中一個答案叫做「超市化」。繼六年前大規模推出新型態店之後,今年全家再次啟動另一波大規模改革,目前已經完成全台灣600家全家門市的「超市化」,並計畫未來50坪以上的新開店也都將會以超市化的形象現身,還預計要在明年突破一千家店。

搶攻小家庭「食」的商機

所謂超市化,改革內涵其實就是搶攻小家庭「食」的商機。實際走進超市型全家門市,可以看到有一整排鮮食區、蔬果區、冷凍食品區,還有許多加熱可食的半成品食材、料理包,和小包裝的米、油、鹽等等,真的就像是一個小型超市。

但有別於超市、賣場大多是大份量包裝,全家則刻意推出兩到三人一餐所需份量的小規格包裝產品,鎖定低頻次自煮的小家庭。

不要小看小規格包裝的威力。全家E-Retail電子商務副部長黃士杰表示,今年碰上閏六月,傳統習俗女兒會準備豬腳麵線為父母添壽。而他們就把原本只在過年期間熱銷的四到六人份豬腳年菜,改成兩人份包裝,再加上麵線一起做銷售,短短一個月就賣出超過三千份,出乎他們的預料。

而全家商品本部本部長黃君毅指出,台灣家庭人口數在三人以下的戶數占比已經高達七成,加上因為網路發達,有各種教學示範影片、文章,讓許多過去不在家煮飯的人也開始願意嘗試做一些簡單料理。

同時還有冷凍料理的技術進化,也讓冷凍食品逐漸擺脫「不好吃」的負面印象。數據顯示,過去幾年台灣每年冷凍食品市場都以近10%速度在成長,截至去年產值已經達到237億元,而這都是全家決定要往超市型態發展的原因。

而與其說全家這麼做是在跟超市搶生意,倒不如說全家是在鞏固既有客群。黃君毅表示,今天全家提供冷凍鮮食等產品確實可能會減少消費者上超市的機會,但反過來說,如果消費者去超市購物,也可能會一併消費原本可能在超商採購的東西。

(圖/侯俊偉攝影,數位時代提供)
全家商品本部本部長黃君毅相信超市化店型在未來會是相對更有競爭力的。(圖/侯俊偉攝影,數位時代提供)

善用鮮食開發優勢,還有電商助攻

當然,超商就算再大,商品種類也不可能有超市來得完整,以目前全家的超市店型來說,冷凍、鮮食還有相關的加工商品種類約僅350項。但黃君毅認為超商還是有超商的優勢存在。除了門市據點較多、採購較方便之外,更重要的是超商還有鮮食商品的開發能力,可以創造出商品差異化,而且這個能力還可以進一步衍伸到冷凍食品市場。黃君毅相信這是全家做得到,但超市做不到的。

此外,全家往超市化發展還有另一項武器是「全家行動購」這個電商平台,以及超過三百萬名會員。雖然實體門市展示空間有限,但透過線上、線下的數據分析,全家可以精選出即時最熱賣的商品在門市陳列,將空間效益最大化;同時也可以將電商平台化身雲端冰箱,補線下商品陳列品項的不足。

實際上全家從今年第二季開始測試,發現超市型態確實可以帶動單店業績成長5%-6%,當然,因為目前不是所有店都已經改裝成超市店型,所以如果就整體業績來看,對全家營收的助益約是2%,若以去年營收估算,則大約是12億元。

雖然這個數字相比於全家全年營收還相當小,但其實不只在台灣,包括中國、美國、日本等市場的電商、超商業者也都已經開始關注「超市」商機,還有各種數據也顯示趨勢在往這方面發展。黃君毅相信,未來超市化店型絕對會是相對更有競爭力的。

(圖/侯俊偉攝影,數位時代提供)
全家的新店型設計宛如一個小型超市,可以採購多種鮮食、蔬果和冷凍食品等等。(圖/侯俊偉攝影,數位時代提供)

文/何佩珊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標題:出擊是最好的防守,全家啟動新一波門市改造,搶食超市大餅) (相關報導: 外食族也能拒當小腹婆、小腹豪!10個便利超商就買得到的順暢食物,執行起來超方便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鐘敏瑜

更多文章
來台奉獻一甲子獲歸化 美籍神父曾顯道:我是真正台灣人!
屏南深度旅遊踩線團 玩翻在地文化與生態
世大運票房慘? 執委會:開閉幕已售完、競賽門票售出近32萬張
暑假後促銷出清 旅展挑戰市場最低價
一張圖告訴你,為何只努力一半的人,比完全不努力的人還要哀怨!
「執政者不能只做喜歡的事」 施振榮談缺電:重啟核電是選項之一
2017世界盃沙灘巧固球錦標賽 西子灣沙灘會館登場
川普不願與種族主義劃清界線 前總統布希父子同聲開罵
文在寅執政一百天》政權支持率上看8成 徹查舊政權弊案最受好評
高美講堂與導演面對面 探索鏡頭藝術
放開心胸、累積勇氣,音樂劇讓我變了一個人!台灣女孩勇敢追夢,大步邁向百老匯!
「能源安全是總統責任」 杜紫軍:不該推給人禍或其他因素
75歲想開車,駕照換好了嗎?醫師:長輩明顯有「這種障礙」,得避免讓他單獨出門!
看看日本名導如何呈現台灣宮廟文化,便知柯文哲世大運「靈車遊行」根本笑話一場
為何有人跌倒骨折,旁觀者不但拍照留念還冷嘲熱諷?他這樣解讀看似殘酷的人性
手寫情書、穿旗袍港邊跳舞 駁二復刻浪漫約會
政院通過原住民身分法草案,平埔族將正名
推動5+2產業轉型,政府明年編列634億預算
Youtuber把人氣變買氣!台灣除了蔡阿嘎,這5位新生代的影片還沒看過,可就落伍啦
彭信晃奪竹東稻米達人 代表出征全國
推「唸給你聽的問卷」調查老年生活需求 施振榮:提供年輕朋友創業方向
質疑故宮前院長周功鑫涉貪,林佳龍勝訴免賠確定
曾是蔡政府百日政績,國道收費員自救會:協議縮水、政府無賴
中國「戒網癮學校」為何頻頻致人於死?
為何發生用石塊互擲的「第二次中印戰爭」?中國軍隊迷路啦!
香港「雙學三子」重奪公民廣場案將宣判 黃之鋒:已準備坐牢
前瞻加持,明年度公共建設預算3791億 創101年以來新高
北韓為什麼敢太歲頭上動土?因為它有誰都無法忽視的4張牌
「讓全民承受前所未有的黑暗」 郝龍斌:若用愛可以發1度電,就支持蔡
不斷被點名下台,陳金德:這種政治鬥爭已經看多
天龍號送貨到國際太空站 太空人終於吃到夢寐以求的……冰淇淋!
世大運會籍不能用台灣,柯文哲:要譙以前的國民黨
烏干達隊還是來了! 外交部:代表團確定如期出賽
停電丟官,李世光:668萬戶停電不是小事,該負的責任要負
「我來幫你!」什麼都幫長輩做好好,是「尊敬」還是「剝奪」?
「成立跨黨派小組調查大斷電」 時代力量:林全應赴立院報告、備詢
「金正恩聰明理智!」川普大讚北韓推遲攻打關島計畫
永豐金超貸弊案》前董座何壽川遭求刑10年、併科3.6億罰金
等待逾半世紀的和平!FARC完成解除武裝 哥倫比亞總統:內戰真的結束了
經濟學人公布2017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台北名次維持,僅輸首爾兩名、勝過中國所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