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台灣他已籌備37年!」日媒解析習近平侵台兵法:兵貴神速、奔襲台北

2022-10-26 04:04
104,220人氣
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後報告新任常委人選。(美聯社)
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後報告新任常委人選。(美聯社)

《日本經濟新聞》25日推出「習氏兵法」系列專題,首篇報導探討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將如何統一台灣。《日經》指出,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之後的地位已經接近毛澤東,統一台灣對他來說更是「已籌備了37年」。在「攻心為上」與「兵貴神速」的「習氏兵法」威脅下,「台灣有事」恐已迫在眉睫,奔襲台北也被專家們認為是解放軍攻台最可能採取的選項。

國際媒體經常指出,「一國兩制」在台灣根本不受歡迎,歷年民調也顯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民眾逐年減少。不過《日經》注意到,台灣有個離島跟中國「可以說是相親相愛」,島上居民還自認是「中國人」,坦言「對中國只有正面印象」—那就是與兩公里外的廈門隔海相望的金門。

現年60歲的金門居民周復國對《日經》抱怨,蔡英文政府過於偏袒美國,強調要是沒有外力干涉,習近平所說的統一自然就會水到渠成。《日經》也提到了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八二三砲戰」,當年從47萬發砲彈中挺過來的金門一直是台灣防務的最前線,但如今「緊張局勢已經完全消失」。

《日經》指出,金門居民對於中國的快速成長非常羨慕,甚至廈門有兩萬間公寓被金門人買走。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在這個島上根本沒有票房,在金門縣議會連一席都沒辦法選上。今年的金門居民欽羨著廈門的高樓大廈聳立,但廈門也曾有一雙眼睛在國共內戰的激戰海灘熱烈注視著金門,並開玩笑說「海對面國民黨士兵可能正用望遠鏡監視我」。

那個人就是37年前的廈門副市長習近平。

1988年,時任福建省寧德地區地委書記的習近平。(美聯社)
1988年,時任福建省寧德地區地委書記的習近平。(美聯社)

《日經》指出,中共在二十大已將「反對與遏制台獨」寫入黨章。由於中國是以黨領政,中共黨章的重要性可說更甚中國憲法。但統一台灣作為習近平第三個任期的施政基調,《日經》認為絕對不是一個輕率的決定,而是習近平1985年任職福建(廈門市副市長)時就有的計畫。

廈門當年是與深圳並列的首批「經濟特區」,習近平任職廈門的前一年,推動改革開放的鄧小平甚至也親自到訪。《日經》指出,廈門其實不僅僅肩負經濟發展的重任,更是統一台灣的前線基地。當年摸索統戰台灣的年輕習近平(時年32歲),其榜樣正是自己的父親、負責主導廣東經濟發展與深圳經濟特區的習仲勛。

習仲勛與習近平。(取自網路)
習仲勛與習近平。(取自網路)

習近平跟父親一樣,致力吸引來自台灣與香港的資本。曾任國務院秘書長、總理、中共中央委員的習仲勛,在文革前失勢、甚至在文革中慘遭群眾批鬥。不過他獲得平反後在廣東努力經營,成為重返中央的政治資本,習近平的就近觀察也成為他進入政壇的最初體驗。與習近平熟識的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對《日經》表示,當年習近平經常與台灣的企業高管聊天、努力招攬台商,90年代在福建經營石材行業的吳家瑩還說,習近平與很多台灣人都有交情,可說對台灣瞭如指掌。 (相關報導: 越過山丘:二十大之後,我認為中國經濟還有這3個難關 更多文章

《日經》指出,習近平在福建的任期長達17年之久,也曾經歷1995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機。不過只要兩岸關係出現狀況時,習近平就會對福建台商保證「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維護大家的利益」,時至今日,廈門仍有三分之一的工業產值出自台灣企業。如果反對台獨者越來越多,不發動戰爭就能達成統一對中國來說自然是上策。不過《日經》也說,台灣對中國的警戒感卻日益增強,沒人能夠保證北京可以「不戰而勝」。然而習近平到福建任職以來已有37個年頭,統一的準備工作卻始終不曾停止。

中國軍方從民間徵用滾裝船參與10月14日演習(翻拍自棉央電視台畫面 ).png
中國軍方從民間徵用滾裝船參與10月14日演習(翻拍自棉央電視台畫面 )
繼續觀看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蔡英文世界民主大會再打抗中牌?蘇煥智:企圖製造「芒果乾」改變選舉結果
民眾擠爆「鄉親來燕會」西區場 盧盼正面選舉重經濟顧民生
「直接與俄羅斯對話!」美國自由派民主黨眾議員敦促拜登改變烏克蘭戰略
放話「民眾黨斬獲縣市長」就發雞排 陳揮文收回承諾道歉了
高虹安兼職爭議延燒 資策會再發聲明:無申請與核准紀錄,已違規
「沒有人能決定他人性命」 德國會議員盼台灣政府對廢除死刑更主動
「首創」智慧雲端救護車優先號誌 搶下黃金救援15秒
告別黑金政治 徐定禎:鍾東錦不必透過提告來轉移焦點
國際紀錄片月30日起跑! 府中15—紀錄片院「免費」觀影
合體KK政線六市議員 柯志恩騎單車衝刺
竹縣「班班吃石斑」上路 楊文科與學童大啖清蒸石斑魚
提供學子更創新學習環境 埔鹽國中科學館「幻新樓」新建竣工
勞資攜手迎解封! 聲寶簽訂團體協約 「增訂有薪公益假」
顧好鳳山最關鍵一席!「政治賢拜」邱俊憲、何權峰力挺蘇致榮
圖利女兒為波波醫生開後門?綠委賴惠員:回台一樣要經過國家考試
唐寧街10號主人換不停?《經濟學人》:這些原因讓當好英國首相成為「不可能任務」
台灣設計展閉幕!高市DigiWave科技藝術展演 吸睛逾30萬人
謝陣營發言人:謝龍介當選市長將重新檢討安平港跨港大橋工程
中市六都槍案數最低、破獲率最佳 盧秀燕感謝員警用生命守護台中
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新趨勢 醫師:手術前8後9 免疫治療相挺
韓國瑜談總統大選用打麻將比喻 侯友宜:好好做事吧、請市民給努力做事的團隊拉票、催票、投票
提供更便利的城市旅遊 中市3條觀光公車正式上路
感謝城市化妝師 中市府表揚認養公廁企業、績優管理單位
「臺灣年度詩選40年」五股守讓堂開展! 詩的音樂會揭序幕
435藝術聚落藝術家 以「河流」串連10組現地藝術創作探索城市與自然
四方雙力、橋接國際!高市雙語教育再精進 結合大學充實師資課程
「蝶映X風華環球-未來藝術設計之星」徵選即將起跑 海外實習免出國
高雄國際食品展27日登場 海洋局組「高雄海味專區」參展
「讓中國企業入股漢堡港是向習近平投降」 德國會議員:對中策略出爐前應暫停審議
端出農業六大政策牛肉 周春米主打農業大縣區位優勢
持續在廟前演講說明政見 謝龍介:我忠於家庭始終如一,人格可受考驗
台南捷運再往前邁進 藍線環評報告送中央審議
「2022台中購物節」26日正式登場 搭小黃可參加抽獎3倍計
淡水紅毛城自帶萬聖風 線上「碑聚」展試膽量
一起推動農村生態永續 水保局攜手國內大型量販店推出生態故事友善商品
台中爵士音樂節圓滿落幕 9天活動突破百萬人參與
微笑山線主題網上線 走入家山森呼吸 「芬多精吸到飽」
「財政努力」六都第一!陳其邁上任交出多張優異成績單
18歲畢業照復刻「陳財佑抓漏」 陳其邁:用歷史創造青春 挺18歲公民權
陶晶瑩勸「沒事千萬別生小孩」,酸民嗆小心業障!她高EQ回一句話,4千名網友全讚翻
後新冠時代》遠距教學重創美國中小學生學力,數學與閱讀能力落至紀錄新低
黃珊珊民調第1卻很危險?黃暐瀚預言贏過蔣萬安要看1關鍵數據
2022海外消費信用卡懶人包》搶攻解封出國商機!銀行競推海外刷卡優惠,最高回饋10%
吃火鍋最討厭加什麼料?網一面倒點名1樣地雷食材,看到直接倒廚餘桶
遺產爭產常見糾紛!父母買的房子「借名登記」給大哥卻要不回來,律師曝2招秒解
張善政與對岸網軍作戰之際 鄭運鵬正大賺人民幣
陳時中扯「立委要有擔當」 蔣萬安嗆:荒謬!說他大說謊家剛好而已
怎麼觀察一間公司好不好?過來人曝:沒提供1物建議不要去!從小地方就能看見老闆多摳
中共二十大後對台將轉趨強硬?趙春山籲對談:不統、不獨已不可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沒有女性入選:中國權力巔峰一直都是「男性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