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為什麼國民黨工有「美國時間」?

2016-02-24 05:50

? 人氣

黃敏惠登記參選國民黨主席補選,提出黨組織扁平化想法,辦公室竟被黨工打爆。(蔡耀徵攝)

黃敏惠登記參選國民黨主席補選,提出黨組織扁平化想法,辦公室竟被黨工打爆。(蔡耀徵攝)

國民黨代理黨主席黃敏惠釋出裁減黨工想法,主張讓黨年輕化、組織瘦身、扁平化,結果辦公室電話被基層黨工打爆。身兼桃園縣黨部主委的立法委員陳學聖也表示,桃園市黨部就有黨工,上班沒事都在寫書法練字。筆者作為一個國民黨員的經驗是:有時間寫書法,也有時間打電話抗議的黨工應該不是多數。但為什麼還是有黨工有這樣的「美國時間」,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有趣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公司消失定律」: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交易成本」,當交易成本隨著網路交易日益減少而住下降時,低到一定程度,正式組織會因此逐漸殞落,市場也會消失在網路的各個節點之間。阿里巴巴的創建者馬雲也曾分享他個人的觀察: 隨著「互聯網」的逐漸發達與普及,若一個公司還存在著「四層」以上的管理結構,就會因為資訊流通過於緩慢及人事成本過高,而無法在競爭激烈且變化快速的商業世界中生存。

2011年,昔日享有「感光界」霸主的伊士曼柯達公司多次傳出破產消息。 該年柯達股價跌幅超80%,從1997年2月的310億美元降至2011年9月的21億美元,十餘年蒸發99%。這個在1975年發明第一台數位相機,在「膠卷時代」佔據全球三分之二市場份額,巔峰時期全球員工達14.5萬人 (很多專業人士都以在柯達的總部工作為榮),市值最高達310億美金,130年累積一萬多個專利的「百年老店」之所以沒落,除歸咎該公司在技術創新的落後,更主要的原因,是柯達對「消費體驗」的忽視與發展政策執念:「維持底片市場的佔有優先於數位相機的研發」。

若以上述商業運作的學理及實例,比對國民黨目前的組織運作實況,似乎可以發現任何關於國民黨組織再造的「瘦身計畫」,主要是因應民主政治發展與網路發達後的「選舉市場」變化,不是高層「嫌棄」黨工無能,更不是情感道義問題。當各式媒體(如政論談話性節目)與通訊軟體(如FB和LINE)的發達,建構了從政同志乃至於最高領導階層與黨員民眾的直接溝通平台,也大大改變了一般黨員民眾了解政治資訊的「消費體驗」,降低了尋求選民服務的「交易成本」,國民黨「大陸軍」的組織運作模式確實顯得不合時宜且效能有限。此點由黨部所舉辦的活動聚會時 (例:黨員慶生會與動員會報),大多數是年紀較大,忠黨愛國,但顯有「數位落差」的長輩前來參與,自然在尋求更多的社會支持上,發展受限。

最後,為保障既有組織人員,導致年輕新血無法進入的包袱,並非只有國民黨是唯一「苦主」。根據世界銀行調查,2013年全球約有6.21億青年處於「閒置狀態」(台灣青年失業率13.17),2014年全球青年失業人口達7,450萬名,15 %的年輕人屬於「尼特族」(自由工作者),年輕人「大材小用」甚至放棄工作已成為常態。因此國民黨若不再進行組織改革,汰舊換新,加速來臨的「青年失業世代」,將使國民黨更站在年輕人的對立面。

*作者為國民黨黃敏惠黨主席競選辦公室發言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