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香港兩大「左報」—《文匯報》與《大公報》

2016-02-03 10:59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香港《文匯報》和《大公報》星期二(2月2日)宣佈已合併成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整合資源,但將維持各自發行報紙。此前,立場親泛民主派的香港《蘋果日報》去年10月率先披露,成立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是「北京旨意」,新的報業集團將直接向中國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負責。

《文匯報》和《大公報》各自在中國大陸創辦,但最終落戶香港,並成為受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控制的北京官方「喉舌」,而兩份報章的主要負責人也均是來自北京的外派幹部。

這兩份報紙是中國極少數允許進入大陸銷售的香港報刊,其所刊發的信息被視為代表中共官方立場,時而被香港媒體引用報道,但兩報本身在香港的影響力與受歡迎程度一直備受懷疑。

百年《大公報》

香港大公報社外展示的一份《大公報》《大公報》的報齡已超過110年。

1902年6月17日,時為清光緒二十八年農曆五月十二日。滿族人英斂之主持的《大公報》在天津法租界創刊。《大公報》官網介紹,該報取名「大公」意謂「忘己之為大,無私之謂公」。英斂之是屬保皇維新派,同時也是羅馬天主教徒,報章立場也受其影響。

1916年,英斂之將報社轉售另一股東——紡紗企業家王郅隆。但王郅隆在1923年的日報關東大地震中喪生,報社開始難以維持,至1925年11月停刊。

次年,新記公司接辦《大公報》,並於同年9月復刊。此時報紙陸續擴大,發行上海版。其後日軍侵華,天津與上海版於1937年七七事變後相繼停刊,但漢口版、重慶版與香港版相繼創立,維持著中國大報地位。

大公網上的報史強調其歷史地位說:「1919年巴黎和會時期,派往法國採訪和會的唯一中國記者,是《大公報》的胡政之。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唯一駐守歐洲戰場的中國記者,是《大公報》記者蕭乾。在東京灣密蘇里號戰艦舉行的日本投降儀式上,《大公報》派駐太平洋地區的戰地記者朱啟平,寫下了中國新聞史上的經典名篇《落日》,傳誦一時,並被編入中國大學新聞系教材。」

《大公報》曾支持國民黨,但在抗日戰爭爆發後開始傾向支持共產黨。1949年中共建政後,中共領導人毛澤東主導上海《大公報》遷往北京,而北京《大公報》最終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被裁撤。

中共建政後的香港《大公報》由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接管,也有說該報直接受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

據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出版的《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紀實》一書,時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廖承志「經常叮囑教誨港澳工委及香港《文匯報》、《大公報》負責人,『不要將我們在香港的報紙辦得很左,也不要辦得像《人民日報》一樣。要辦得有香港特色』」。

但該報基本維持左傾立場。其中,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發生的「六七暴動」中,時任《大公報》社長貴彞民擔任了「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的副主委,該報也刊發了包含《毛澤東語錄》等內容的《我們必勝,港英必敗》特刊。 (相關報導: 親中港媒合併 文匯報大公報宣佈成立傳媒集團 更多文章

左派工人在香港總督府外貼大字報(22/5/1967)《大公報》在文革期間香港六七暴動中起領導作用。

政權移交後,《大公報》不時發表泛民主派政治人物與學者的負面報導。 其中在2014年「佔領中環」爭取普選示威仍在醞釀之際,《大公報》接連追訪「佔中」發起人與周邊人物,並詳細披露其親屬的個人背景,引發不少爭議。

繼續觀看內容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BBC特稿:為何亞洲也必須提防茲卡病毒?
維持15元 大台北公車票價上半年確定不漲
中國朝鮮半島事務特使武大偉抵達平壤
大同區元宵燈節 創意水母花燈好吸睛
南港分局寒冬送暖 致贈獨老年節禮品
全球財經掃描:石油減產子虛烏有 油價重摔 全球股市大力回落
有線電視業善盡社會責任 低收入戶免收視費
風評:開放我們的國會,真是小學生的笑話嗎?
坎城影展2016年評審團主席《瘋狂麥斯:憤怒道》導演喬治米勒擔重任
茲卡病毒疫情嚴重,北市成立應變中心
目標:治癒人類癌症!美國政府投下330億元啟動「抗癌登月計劃」
日本職棒西武王朝第四棒 清原和博持有毒品被捕
柯文哲專訪》不是隨便講講!柯文哲不選2020的原因是…
柯文哲專訪》未來要建立人才庫 「開除人後才曉得要換誰」
寒蟬效應》以色列藝文界譴責官方「消除異己」 批評國家者擬取消補助
新竹巨城 從廢墟變徐旭東小金雞
「我的多肉怎麼又死了!」不想讓辦公桌變植物墳場,你應該避開這7個禁區!
柯文哲專訪》「交通沒救了?」柯文哲:我再開除幾個局長,就會改善了
公孫策專文:設想一個沒有國民黨的台灣
張冬凝觀點: 民粹全世界都有, 美國亦然
林睿奇觀點:如何避免看守內閣暴衝或空轉
楊照專文:孤獨的特權——讀周夢蝶的詩
觀點投書:DRGs為何急推又急撤?
林穎孟觀點:親密關係的公共化─同志候選人伴侶的參政難題
觀點迴響:新生代改革大鳴大放 有何不妥?
我們準備拋棄資本主義了嗎?《事實即顛覆》選摘(4)
美國務院同志及跨性別人權特使訪台 肯定台灣性別觀念進步
網傳衛星照佐證?中國國產航艦可能採用艦載機彈射技術
陳偉殷27億合約推手 「三敢」談判術
北市交通危機為何反應慢?姚立明:柯文哲每天早出晚歸,無法體會塞車之苦
中共對台工作會議召開 重申一中、加強反腐
衛福部宣佈DRGs喊卡,留給新政府決定
謝佩霓上任首日心得:不可以覺今是而昨非
看守時期兩岸政策,夏立言:尊重民意、為所當為
春安啟動 張善政與朱立倫蘆洲視察慰勞
蘆洲愛心柚獎學金頒發 鼓勵清寒學子向學
訂不到花東車票?花蓮藝品店非法訂走近八萬張票
花在彰化溪州花博嬉遊 花果山迎賓花香等你遊
北港警民攜手送暖 發放300低收戶民生物資
九族櫻花盛會登場 強力打造濃濃日式風格 
善心企業愛心不落人 關懷社會邊緣戶
媽祖醫院院長交接 蔡長海期許更上一層樓
鐵路集集線起點站二水遷田中 引發二水鄉民強烈反彈
嘉縣漁業損失逾三億元 國軍清理魚屍逾千噸
另一波強烈寒流將至 中區農改場籲農民做好防寒措施
針對男性的性別歧視?雅虎男職員疑遭惡意解僱
男童公園走失喊「阿嬤」 警方運用廣播器尋得家人
義警病故留弱妻幼子 慈警到府關懷慰問家屬
清水違法傾倒底渣已運回1萬多公噸 中市督促業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