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要給那些勞動者鏟子,不給他們湯匙?《被科技威脅的未來:人類沒有工作的那一天》選摘(1)

2016-01-15 04:30

? 人氣

農業機械化導致數百萬工作機會蒸發,大量失業的農場工人被迫前往城市尋找工廠工作。(BBC中文網)

農業機械化導致數百萬工作機會蒸發,大量失業的農場工人被迫前往城市尋找工廠工作。(BBC中文網)

【前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在一九六○年代為亞洲一個開發中國家的政府提供顧問服務,他被帶去參觀一個大型公共工程,看到大批工人揮動鏟子,但現場沒幾部推土機、拖拉機、或其他重型挖土器具,甚是驚訝,遂提出疑問。負責的政府官員解釋,這項工程是該國為「創造就業」而推動的建設,傅利曼作出後來很出名的回應:「那幹麼要給那些勞動者鏟子,不給他們湯匙?」

人們及社會往往害怕機器將侵蝕就業機會,創造長期失業,傅利曼的這句話傳達了經濟學家們對這種心態的懷疑批判,且往往是公然地嘲笑。就歷史來看,這種懷疑批判顯然有其道理。在美國,尤其是二十世紀,科技的進步總是把我們推向更繁榮的社會。

過程中當然是有一些暫時性問題——事實上是重大顛覆:農業機械化導致數百萬工作機會蒸發,大量失業的農場工人被迫前往城市尋找工廠工作;後來,自動化與全球化把勞動者逐出製造業,推使他們進入服務業尋找新工作。這類轉變過程中往往出現短期失業增加問題,但這問題從未演變成系統性或永久性問題,轉變創造了新就業機會,被逐出原產業而失業的人找到了新機會。

此外,那些新工作往往比先前的工作好,需要更好的技能,提供更優的工資。尤其是二次大戰後的二十五年間,這種情形最明顯不過,美國經濟的這段「黃金年代」,其特徵是科技快速進步和美國勞動力福祉提升這兩者似乎完美共生。伴隨生產線使用的機器改進,操作那些機器的勞動者的生產力也提高,使他們變得更有價值,讓他們得以要求更高工資。整個戰後時期,科技進步連帶使得勞動者的平均所得提高,因為生產力的激增使他們的工資提高。那些勞動者花用他們不斷增加的所得,進一步驅動他們生產的產品與服務的需求。

這種良性循環迴路驅動美國經濟前進,經濟學專家享受了他們的黃金年代。也就是在這段時期,保羅.薩謬爾森(Paul Samuelson)之類的重量級人物把經濟學轉變成一門有堅實數學基礎的科學,經濟學漸漸變成幾乎完全由複雜艱深的數量與統計技巧主導,經濟學家開始建立複雜的數學模型,這些模型至今仍然構成經濟學的知識基礎。戰後經濟學家在從事他們的研究時,自然會檢視他們周遭欣欣向榮的經濟現象,認為這是常態:經濟自然是如此運作,也總是會如此運作。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其二○○五年出版的著作《大崩壞》(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Succeed or Fail)中敘述澳洲農業的故事,歐洲人在十九世紀殖民澳洲,發現了一塊相當肥沃翠綠的大地,他們和一九五○年代的美國經濟學家一樣,認為他們看到的是常態,他們觀察到的情形將會無止盡地持續下去。於是,他們在這片看似肥沃的土地上大舉投資於開發農場和牧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