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要除役,燃料棒卻拿不出來,這種事全世界都沒聽過!」核一如何走到無法除役這一步?

2018-12-17 08:10

? 人氣

運轉40年的核一廠原訂今年除役,但卻卡在燃料棒無法從反應爐裡拿出來,核電廠形同還在運轉,核一除役也成為難解的習題。(顏麟宇攝)

運轉40年的核一廠原訂今年除役,但卻卡在燃料棒無法從反應爐裡拿出來,核電廠形同還在運轉,核一除役也成為難解的習題。(顏麟宇攝)

核一廠運轉40年,原訂要在今年正式除役,然而,40年前被視為尖端科技、成為十大建設之一的核電廠,如今最後一哩路卻走得艱辛:除役在即,用過核燃料棒卻仍放在反應爐裡拿不出來,核電廠形同還在運轉。若核電廠不能除役,後果會是什麼?核一又是如何走到無法除役的這一步?

車子緩緩駛入核一廠大門。正是刮起東北季風的時節,站在門口的保警拉高衣領,露出的眼睛仍警戒地清點車內的人數。來到2號反應爐控制室前,保警指揮著每個人再刷一次證件,通過一道安檢門,參訪者還必須在此交出手機,一切比照國際核子保安實體防護規範中,為防範恐怖或惡意攻擊而有的保安措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1101-今(1)日風傳媒專訪核一廠長,圖為二號作業機。(簡必丞攝)
核一廠的安檢設施嚴格,但事實上,從去年6月開始,核一廠即沒有任何一座反應爐運作。(簡必丞攝)

事實上,從去年6月開始,核一廠即沒有任何一座反應爐運作,其中一座反應爐的運轉許可更已在今年12月5日到期。然而,至今廠內一切之所以維持運轉狀態,是因為驅動核反應的核燃料棒還放在反應爐中沒拿出來。

「一座要除役的電廠,燃料棒卻拿不出來,這種事全世界都從沒聽說過,」曾在隸屬美國核安局(NNSA)的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SNL)工作的卓鴻年說。燃料棒無法拿出,核電廠就無法拆除,自然也無法真正除役。

20181215-風數據/核一除役專題。卓鴻年,麻州理工學院核工博士、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退休員工。(卓鴻年提供)
核一廠已經到了除役的年限,但燃料棒卻拿不出來,曾在隸屬美國核安局的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工作的卓鴻年說,「這種事全世界都從沒聽說過。」(卓鴻年提供)

核一運轉40年,如何一路走上無法除役這條路?

1970年,台灣經濟正要攀上成長高峰。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為了滿足日漸增加的用電需求,同時又不過度仰賴進口能源,決定由台電在北海岸石門地區興建台灣第一座核電廠。7、8年後,2部由美國奇異公司設計的沸水式反應爐陸續商轉,裝置容量總共1.2GW。3年之後,核二、三陸續完工商轉,正式開啟台灣的核電年代。高峰時期,3座核電廠所發的電力曾佔全台用電5成以上。

20181212-SMG0035-風數據/核一除役專題。核一大事紀
 

曾連續運轉538天,員工眼中的核一廠相當可靠

除卻安全及核廢料問題,在核一員工眼裡,核一廠相當可靠。2005年,核一創下連續運轉538天紀錄,讓台電員工為之振奮。之所以在意連續運轉天數,核一機械部經理方慶隆解釋,核電廠除了更換燃料棒需停機大修外,平常還會因各種零件故障而需停機檢修;而核一在2次更換燃料棒間沒有任何停機記錄,顯示設備很可靠。

這些燃料棒在反應爐中進行核反應後,會產生高溫,因此使用後必須直接移到反應爐旁的燃料池裡存放降溫。然而,核一、二興建時,卻沒有設計足夠放置運轉40年所需燃料棒的燃料池。台電2000年初稱,將比照國外做法,在兩座核電廠內增建乾式貯存設施,把部分燃料棒從水池內移出,放在置於室外的鋼筋水泥桶子裡,透過自然通風的方式讓燃料棒慢慢降溫。如此一來,燃料池裡就有空間可以放更多核燃料棒。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