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奇觀點:中國暴力救市的客觀矛盾

2015-08-06 05:50

? 人氣

中國股市(美聯社)

中國股市(美聯社)

近期中國政府採取各式各樣的政策拯救股市,其主觀的決心和意志不容懷疑。然而,看到欲振乏力的中國股市,令人在內心不覺地打了一個大問號,為什麼中國救市的成效不如美國和歐洲的『量化寬鬆』,以及日本安倍的『三支箭』呢?探究其原因,不外乎中國多重政策目標之間,彼此存在著客觀上的矛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中國希望將人民幣國際化,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並獲取經貿上的好處。而要將人民幣國際化,必須減少資本管制以及穩定幣值,加強將人民幣做為外匯儲備和貿易結算的意願,另外還要增加人民幣的用途和籌資管道,創造人民幣的需求。然而,減少資本管制及增加人民幣的用途將會提高貨幣的波動性。當中國積極地降息降準來刺激經濟和股市之際,這把”雙面刃”同時也對人民幣產生貶值的壓力。所以中國不能像過去的美國和現在的歐洲日本一樣,在不管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毫無忌憚地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

再者,中國希望將資本市場逐漸開放,並和國際市場接軌。相關措施像是開放中港股市的互通交易以及基金的跨境銷售等,近期目標是希望將中國股票指數納入國際性的指數,例如MSCI新興市場指數,進而吸引外資做多股市,並讓中國企業運用資本市場強化體質。然而,在面對股市大跌之際,中國又採取『穩定壓倒一切』的做法,允許過半公司停牌及強硬規範買賣交易,令資本市場開放的步伐倒退。外資在停牌期間的恐慌和限制買賣的規定下,對中國股市的激情轉淡,並逐漸失去信心。這也是中國暴力救市所造成穩定和市場化之間的矛盾。

以整體觀之,中國雖然有不少結構上的改革,但近年似乎傾向以股市來強化改革的力道,卻太過輕忽廣大人民的知識水平和堅強賭性。不斷攀升的開戶數和槓桿使用程度,加上官媒的推波助瀾,創造出這波暴起暴落的行情。股市的上漲,有助於創造財富效果,支持以消費拉動的GDP成長,國企和民企也可藉此改善負債、增強企業規模,可以強化各項改革的推動。然而,一旦股市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反而對改革與結構性調整造成重大的阻礙。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在救市的措施上,中國政府不僅要有主觀的強烈意志,更要有能力解決客觀條件下的矛盾。對於倚賴股市來促進改革的思維,也需要調整,或是預先策劃好應變的後備計畫,才不會讓「暴力救市」在投資人的心靈深處留下陰影。

*作者為經濟小說作者,曾出版《肯恩斯城邦:穿越時空的經濟學之旅》,2000年開始投身於金融界,曾任職美林私人銀行,擔任首席副總裁。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睿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