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創辦人南方朔辭世!因中美斷交放棄留美 曾精準預言川普崛起

2025-06-10 20:03
新新聞創辦人王杏慶(南方朔)在6月9日下午1時45分安祥離世。(資料照,林旻萱攝)
新新聞創辦人王杏慶(南方朔)在6月9日下午1時45分安祥離世。(資料照,林旻萱攝)

筆名南方朔的新新聞創辦人王杏慶,在6月9日下午1時45分安祥離世。

王杏慶於1946年12月13日出生於台南市,父親是江蘇無錫人,曾為中華民國低階空軍維修士兵,1945年來到台灣。台南一中、台大森林學系學士、森林學研究所碩士的學歷,佐證了王杏慶在學生時代可謂學霸,而他原本已經申請到美國大學獎學金,卻因為美國終止與台北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關係憤而放棄前往,事情經《聯合報》報導,當時王杏慶還得到總統蔣經國的召見。

畢業後,他成為新聞記者。

1987年3月12日,當時台灣剛剛解除報禁,《新新聞》這個標榜「自由報業第一聲」的獨立新聞雜誌,帶給台灣民眾嶄新的視野。

《新新聞》周刊4位創辦人,除了剛剛過世的王杏慶(南方朔),加上江春男(司馬文武)、周天瑞與胡鴻仁,他們當時都曾是《中國時報》出身的資深政治記者,曾於舊新聞體制內衝撞受挫,又不甘新聞自由受到箝制,終於決定「走自己的路」。當時陳映真主持的《人間》雜誌稱他們為「四君子辦報」。而王杏慶在創辦《新新聞》前,則曾投入黨外雜誌的工作。

創辦《新新聞》後,王杏慶除了長年以南方朔為筆名撰寫專欄,也多次以王杏慶本名多次撰寫重大新聞專題,包括1989年天安門事變、1990年國民黨政爭、1990年台塑王永慶進軍中國廈門「海滄開發區」……。而許多歷史重要事件,《新新聞》也都有王杏慶以南方朔為筆名留下的深刻針貶評論。

長久的媒體工作和書寫,讓王杏慶被貼上許多標籤,像是解嚴前被當時某些黨外人士視為國民黨的御用作家,而在撰寫國際新聞時,則被認為立場偏向「自由派」。儘管如此,王杏慶在《新新聞》上批判國民黨的文章絕對不少,而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當全球「自由派」媒體圍攻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時、將其貼上法西斯、仇女、鼓動民粹等標籤時,王杏慶卻是少數早在選前半年就清楚指出川普的支持者具大學以上學歷是所有(初選)候選人中最多,根本不是主流媒體企圖渲染的「一高二低」(高失業率、低學歷、低收入),並且預言當時民調落後的川普將會勝選的媒體作家。

王杏慶在2016年3月30日出刊的1517期《新新聞》專欄中,這樣寫著:

川普的快速崛起,他的競選行為違反了政治常軌,是非典型的模式。主流媒體雖然都對他醜化圍剿,但人們發現他的支持者並不是無水準的俗人,支持他的群眾是所有候選人裡大學程度以上者最多的。

因此川普的崛起絕對不是靠著他的選舉花招,他的崛起的確是代表了美國人民求新求變的新勢力出現。這股新的勢力對美國的主流勢力充滿了憤怒,川普的激烈談話就是對主流勢力最激烈的敵視與蔑視,主流勢力雖然覺得被冒犯,但群眾卻感到川普說出了他們心裡的話。川普的崛起,的確代表了一場非典型的政治革命正在美國發生。

也正因此,在這個時刻,我們不能隨著美國主流勢力及主流媒體的言論起舞,也跟著去醜化川普,而要去據實揣摩川普的真義,以及美國選民為何如此挺他?

可以說並沒有被自己偏向自由派的意識形態所束縛,清楚直觀川普崛起背後美國社會的轉變。這樣的直觀,充滿在王杏慶幾十年來身為一位媒體人留下的無數文字之中。

王杏慶是《新新聞》4位創辦人中,「留守」、筆耕最久的一位,他一直保持著「媒體人」本色,沒有涉及行政事務、沒有「轉換跑道」,4位發行人在創辦《新新聞》的第一期中的發刊辭〈自由報業宣言〉中這樣寫著: (相關報導: 風電停擺、光電業者爭相插旗 環保人士控訴澎湖觀光產業面臨衝擊 更多文章

我們是一群對新聞媒體事業滿懷狂熱,對國家社會深切關愛的新聞專業人員,感於整個政治社會正步入一個蛻變發展的新階段,而民主的土壤仍待灌溉,社會的脈動亟需呼應,理性的空間尤須開創,媒體的功能更應充實,遂義無反顧地放棄原先的工作,堅定地結合在一起,創辦這份獨立自主的新聞周刊,希望能為自由報業做先鋒,為民主社會奠基石。

王杏慶長期忠於媒體工作,絕對無愧於當年「為自由報業做先鋒,為民主社會奠基石」的自我期許。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知名「39元店」中國製餐具恐溶出有害塑膠 食藥署全數退運銷毀
南韓史上最大單一武器出口訂單!現代集團獲得波蘭60億美元軍購合約,採購180輛國產K2主力戰車
轟沈伯洋「販賣認知作戰、情緒勒索台灣」 沈政男:從來就沒有中國網軍
2025 Kia EV6小改款發表,入門車型166.9萬超有誠意,電池容量提升至84kWh,續航里程667公里,從台北開到屏東還有剩!
台灣「人」越來越少?5月新生兒又破底 醫師點出恐怖循環
美日台重大兵推》中共「司法隔離」打封鎖戰 美國組擔心可能發生很糟糕的事
重量級政論家南方朔驚傳辭世 享壽78歲
守護果園!電圍網防猴效果佳 申請期限至6月底
未雨綢繆!輕軌沿線樹木完成颱風季加固作業,進行汛期防災演練
布袋青少年交響樂團正式成軍,打造偏鄉藝文新舞台
防洪添利器!湖內大湖地區抽水站工程完工啟用
翻轉人生從學習開始!社會局舉辦牛角撥筋課程 開啟就業新希望
投縣營北國中舞龍隊受邀荷蘭演出 許淑華點睛授旗
身為系列入門,動力行不行? 全新第八代 BMW 520i Touring M Sport 試駕
打造南高雄TOD捷運生活圈新聚落 大寮81期忠義段公辦都更再啟動
共倡永續發展!流域共好・南方行動倡議論壇高雄登場 陳其邁分享環境治理經驗
台翔二廠附近空氣安全嗎?環保局公布結果:民眾可安心
美日台重大兵推》共軍入12海浬台灣組沒發第一擊 主權如何維護一度答不出來
徐榛蔚砲轟「輪迴說」傷民生 怒控中央拿補助當「政爭工具」
美國首架成功載客試飛的純電客機!ALIA CX300飛130公里僅花240元太便宜、飛行成本不到傳統燃油飛機的2%
又要覆議了?立法院三讀軍人加薪 行政院:研議救濟方式
台鋼啦啦隊、球員校園出任務! 高雄學生50元看球「夯」職棒下半季預約逾3千人
推動數位轉型!高雄民政局打造M里幹事平台成基層智慧服務新引擎
竹縣527位縣長獎畢業生出列 楊文科勉:擁抱AI、改變未來
花蓮再迎國際郵輪 140名高端旅客將體驗「有溫度的款待」
新壽5月虧154億 影響新光金前5月虧312億、累計EPS負1.77元
罷免高虹安、鄭正鈐是「人民自發」行動?議員揪破綻:證明綠營早安排好
腸病毒重症數創6年新高 專家揭4招有效預防新生兒感染
史哲掌高鐵挨轟酬庸 前交長曝「董座其實無須專業背景」:這事說清楚就好
Farcent法頌全新推出「晚安精油系列」成明星香氛新寵
20億改善高雄電網韌性 旗津變電所月底完工
前鎮漁港船員會館啟用!陳其邁:以具體行動作船員靠港後盾
百年古厝化身學堂!免費教小朋友學寫作
回應民代關注新北大巨蛋規劃 侯友宜:持續廣納各方意見,年底有答案!
花蓮24座「微型森林」遍地開花 吸塵降溫還能療癒身心
花蓮太平洋公園兩大工程齊發 總投資逾6600萬拚升級
富邦人壽獲國家級肯定 勇奪「國家產業創新獎」績優創新獎 展現保險業創新典範
「他們想去中國,那至少是個能前往的地方」 美籍華裔高中生耗費1年,重現抗戰烽火與和平
南投首迎國慶焰火 許淑華強調做萬全準備結合茶博會迎賓創三贏
學生優先安全第一 彰縣府挹注1.5億拆除重建新港國小16間全新教室
早餐都要配「這杯」?營養師揭秘熱量=一包小薯,不只爆卡還會脂肪肝、憂鬱
雲豹能源5月營收猛增193%,子公司天能綠電掛牌首日飆漲273%
回應民代關心汐東線聯開案 侯友宜:全力把捷運開發案做到位為市民謀取最大福祉!
匯損大魔王來襲,六大壽險股壓力大?國泰金為何逆勢大漲全解析
向海致敬!高雄港第三船渠遊艇碼頭啟用 即日起受理申請
三重銀新未來城獲內政部大會審議通過 打造全齡友善醫養園區
挽袖捐血!高市警局以熱血及職場宣導迎接警察節
超商1項隱藏版服務超方便!過來人大讚「萬年困擾終於解決」:很多店員都不知道
房市暴冷期?2025年進入極端氣候,專家揭撿便宜時機!
要出國的人注意!搭機2大新規定7/1正式上路,機場登機流程有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