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聯合參謀本部(韓聯參)4月2日表示,朝鮮清晨向東部海域發射了一枚彈道中遠程級別的彈道導彈。日本海上自衛隊同日表示,朝鮮疑發射彈道導彈,已經掉落海中。日方官員稱,導彈落入專屬經濟區之外。
這是朝鮮相隔15天後,再次有大型軍事動作。上月18日,朝鮮領袖金正恩指導超大型火箭炮射擊訓練,射程可覆蓋韓國全境。
兒童節連假去哪裡?親子活動首選推薦:大小孩子一起看電影!國家影視聽中心精選三部好片《綠野仙蹤》、《龍蛇小霸王》、《波琳娜的魔法日記》,於四月舉辦「特別企劃:兒童節快樂!」限定放映場次,期間還有穿Dresscode看片領好禮、街頭藝人折氣球互動表演,以及情境打卡場佈的系列活動,滿足孩子們內心狂歡樂、認同感以及一萬個為什麼,讓全家都開心!
電影結合音樂、造型、表演等藝術項目,欣賞電影不只是美學文化的一環,能培養專注力、形塑世界觀,更能從影像作品中練習與自己的情緒互動,進一步增進與他人溝通的能力。本次與「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合作的《波琳娜的魔法日記》免費索票場,從主角波琳娜迎接開學的故事出發,面對和朋友吵架、不知道如何和父母相處的煩惱,協助兒童透過電影理解與面對成長過程中的煩惱,更有映後講師引導思考與好禮抽獎,相信大小孩子都會收穫滿滿。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李智仁表示:「國家影視聽中心除了結合各級學校合力推動影像教育外,也透過電影讓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從視聽中獲得啟發與創意,讓家人們因為電影而有更多對話的主題,創造美好的歡樂時光。」
想要拎包包去上班、假裝在廚房烹飪煮飯,家裡的小朋友總愛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那就不能錯過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音樂喜劇《龍蛇小霸王》,全兒童卡司用成人的方式思考、行動、對話,絕對讓小人兒們過足「當大人」的癮!經典童話故事《綠野仙蹤》,與桃樂絲和夥伴一起踏上冒險旅程,想要擁有智慧的稻草人、尋找真心的樵夫、缺乏勇氣的獅子,都能完成他們的心願嗎?膾炙人口的名曲「彩虹之上」(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更是出於這部雋永的經典電影。
為了呼應「特別企劃:兒童節快樂!」的節慶氛圍,國家影視聽中心四月於場館外特別打造《綠野仙蹤》最具代表性的「翡翠城」,給孩子身歷其境電影故事的感官體驗!於4月4日到6日開館時間,來館都能帶走小氣球,穿著黃、綠、紅任一色進場觀看本單元電影,就能獲得 電影角色的造型氣球一只。中心除了典藏、修復、研究、推廣影視聽遺產,長期透過專題工作坊、地區電影放映活動,推動全民影視聽識讀教育,本次「特別企劃:兒童節快樂!」希望讓孩子能有認識電影、喜歡電影的機會,更邀請家長陪著孩子一同進電影院,體驗在黑暗中專注看片的迷人魅力,創造難忘的假期回憶。
影展時間:04.04 - 04.06
影展地點:國家影視聽中心
購票資訊:https://reurl.cc/YVg6gX (相關報導: 影視聽中心生日快樂!限定放映搭配復古電影市集,「日日有影」預約你的週末春遊行程 | 更多文章 )
更多相關資訊可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官網:https://www.tfai.org.tw/zh/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4-04-02 04:38
市場對聯準會今年降息時間表的步伐,以及何時能夠實現 2% 通膨目標仍持謹慎態度,美債殖利率週一 (1 日) 飆升,美股主指漲跌不一,道瓊下跌超 240 點,標普微跌 0.2%。
川普媒體因去年虧損報告而暴跌。微軟終結連五跌。Alphabet 與美光受投行支持乘風走高。
美國 ISM 週一公布數據顯示,3 月製造業指數升至 50.3,優於市場預期的 48.5,也高於 2 月的 47.8,不僅是 2022 年 9 月以來新高,也首次突破 50 榮枯線,結束了連續 16 個月萎縮態勢,為 2000 年 8 月至 2002 年 1 月以來持續時間最久的一次。
該數據支持了聯準會主席鮑爾上週五的訊息,即經濟強勁表明聯準會無需急於降息。
鮑爾表示,央行現在正在評估通膨和就業風險,如果發現勞動力市場意外疲軟,可能會採取因應政策,若美國的基本情況不變,央行會把利率維持在當前水準更長的時間。
NYSE FANG + 指數中的科技五大天王多收高。Meta (META-US) 上漲 1.19%;蘋果 (AAPL-US) 下跌 0.85%;Alphabet (GOOGL-US) 漲 3.02%;微軟 (MSFT-US) 漲 0.92%;亞馬遜 (AMZN-US) 漲 0.33%。
道瓊成分股以 3M 領漲。3M (MMM-US) 大漲 6.02%;雪佛龍 (CVX-US) 漲 0.85%;英特爾 (INTC-US) 漲 0.79%;波音 (BA-US) 下跌 1.81%;家得寶 (HD-US) 大跌 4.06%。
費半成分股則以美光領軍強漲。AMD (AMD-US) 上漲 1.58%;美光 (MU-US) 上漲 5.44%;博通 (AVGO-US) 漲 1.87%;高通 (QCOM-US) 漲 1.43%;輝達 (NVDA-US) 漲 0.01%;應用材料 (AMAT-US) 上漲 1.19%;德儀 (TXN-US) 跌 0.60%。
台股 ADR 僅日月光收黑。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4.00%;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1.55%;聯電 ADR (UMC-US) 漲 0.49%;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54%。
微軟 (MSFT-US) 收紅 0.92% 至每股 424.57 美元。迫於監管壓力,微軟 1 日宣布在全球範圍內將聊天和影音 app Teams 與 Office 軟體分開銷售。
亞馬遜 (AMZN-US) 走升 0.33% 至每股 180.97 美元。亞馬遜已向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Anthropic 投資 40 億美元,但同時也在開發一種名為 Olympus 的大型語言模型。該公司的目標是在今年年中超越 Anthropic 的聊天機器人 Claude。
中國造車新勢力「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交車成績單亮眼,蔚來 (NIO-US) 走高 3.11%,小鵬汽車 (XPEV-US) 揚升 1.97%,理想汽車 ADR (LI-US) 上漲 1.12%。
蔚來於 2024 年 3 月交付 11866 輛汽車,年增 14.3%;小鵬汽車共交付新車 9026 輛,年增 29%;理想汽車交付新車 28984 輛,年增 39.2%。
特斯拉 (TSLA-US) 下跌 0.32% 至每股 175.22 美元。特斯拉公司將其所有 Model Y 車款在美國市場的售價提高 1000 美元,將在中國市場的售價上調了 5000 元人民幣。
在董事會探索了其他融資方案過後,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 Eiger(EIGR-US) 週一聲請破產,其股價聞訊下殺 72.20%,收盤報每股 1.39 美元。
美國前總統川普創立的社群媒體平台 Truth Social 母公司川普媒體科技集團 (DJT-US) 暴跌 21.47% ,因其去年淨損 5,820 萬美元,引發投資人對其持續經營與債務償還能力的質疑。
花旗財富投資策略師兼經濟學家 Steven Wieting 解析,ISM 報告在債市引發了一些疑慮,並正影響股市。
LPL Financial 全球策略師 Quincy Krosby 表示:「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市場都處於超買狀態。在某個時候,我們會看到回落,然後在那個時候,你會開始聽到空頭再次出現,這表明這不僅僅是一次健康的回調。」
Krosby 補充道:「市場需要調整,才能開始看到更多資金從貨幣市場流入,並感覺更具建設性。」
Carson Group 首席市場策略師 Ryan Detrick 稱:「美股的這種蓬勃漲勢可能會持續下去。標普在過去有 11 次在第一季上漲 10% 以上,而其中 10 次該指數在當年錄得了漲幅。」
數字皆為截稿前更新,請依照實際報價為主
下一篇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2024-04-02 06:15
受美國降息預期和避險吸引力的推動,黃金價格周一 (1 日) 再創新高。
世界黃金協會 (WGC) 市場策略師 Joseph Cavatoni 周一指出:「這是黃金相當激動人心的時刻,許多市場投機者對美國聯準會 (Fed) 降息之舉感覺有信心且安心,這是金價趨勢的真正動力。」
根據上周五公佈的數據,Fed 2 月關鍵通膨指標 (核心 PCE) 年增 2.8%,符合預期,可能讓 Fed 在 5 月 1 日發布決定時先按兵不動,然後在 6 月 11 日至 12 日的會議上開始降息。
Fed 在最近的三月會議結束時維持利率不變,但仍預期今年會降息 3 次。
此外,投資管理公司 Gabelli Funds 的投資組合經理 Caesar Bryan 表示,海外需求也推動金價走高。
Bryan 指出,中國的私人投資者被黃金所吸引,因為當地房地產行業表現糟糕,且中國整體經濟仍然疲軟,股市和貨幣也表現不佳。
WGC 的 Cavatoni 表示,由於地緣政治風險、國內通膨和美元疲軟,世界各國央行為了讓投資組合多元化而大力購買黃金,推動了迄今黃金價格的漲勢。「他們有持續買進黃金的充分理由,但能否持續這樣的採購規模,以及持續購買的時間有多長,我們拭目以待。」他補充。
WGC 數據顯示,無論是消費者需求或央行採購方面,中國都是主要推動者。
下一篇
政治中心/施郁韻報導
▲外界高度關注前總統馬英九是否再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圖為2015年新加坡「馬習會」。(圖/資料照)
前總統馬英九昨(1)日率領「大九學堂」青年訪問中國,昨晚與國台辦主任宋濤在深圳五洲賓館見面,外界高度關注此行是否有機會再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表示,台灣多數民意是「親美抗中」,馬英九若真的會面習近平,恐怕會讓國民黨下次大選難度大增。
2015年新加坡「馬習會」後,馬英九1日啟程訪問中國大陸,外界預期將有馬習二會。黃暐瀚在臉書發文表示「我覺得是會的。『九』二會『習』,基礎肯定還是『九二共識』,不過『一個中國』講完之後,還有沒有『各自表述』的空間,就是藍綠爭論的癥結點。」
黃暐瀚分享《美麗島電子報》最新3月民調指出,蔡英文總統信任度、滿意度,還高達5成2,認為美國重視台灣的民眾多達57.8%。「至於民眾對政府施政不滿的前三名,則是『油電漲價』、『詐騙』跟『貧富差距』,而不是『國防、兩岸、外交』。
黃暐瀚表示,顯然民眾對民進黨的不滿,主要不是因為兩岸政策,而是民生議題,藍營卻一天到晚質疑民進黨親美、買美國武器好貴,直言打錯方向不會得分。
黃暐瀚認為,目前台灣多數民意傾向「親美抗中」,「馬英九二見習近平,對兩岸緊張降溫,應該會有效果,但對國民黨下次總統選舉勝利,難度卻可能反而增加。」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韓聯參)4月2日表示,朝鮮清晨向東部海域發射了一枚彈道中遠程級別的彈道導彈。日本海上自衛隊同日表示,朝鮮疑發射彈道導彈,已經掉落海中。日方官員稱,導彈落入專屬經濟區之外。
這是朝鮮相隔15天後,再次有大型軍事動作。上月18日,朝鮮領袖金正恩指導超大型火箭炮射擊訓練,射程可覆蓋韓國全境。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韓聯參)週二(4月2日)表示,朝鮮清晨向東部海域發射了一枚彈道導彈,軍方正在分析朝方所射導彈的飛行距離、高度、速度等具體參數。 日本海上自衛隊同日表示,朝鮮疑發射彈道導彈,已經掉落海中。日方官員稱,導彈落入專屬經濟區之外。
這是朝鮮相隔15天後,再次有大型軍事動作。上月18日,朝鮮領袖金正恩指導超大型火箭炮射擊訓練,射程可覆蓋韓國全境。
鉅亨網編譯林薏禎 2024-04-02 05:48
美元指數周一 (1 日) 上漲,此前美國公布 3 月 ISM 製造業指數實現一年半來首次擴張。日元則在日本央行威脅出手干預的情況下徘徊在 152 關卡下方。
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 ICE 美元指數 (DXY) 上漲 0.41%,報 104.97,為 2 月中旬以來最高。
美國 3 月 ISM 製造業指數從 2 月的 47.8 升至 50.3,為 2022 年 9 月以來首度突破 50 榮枯線,結束連續 16 個月處在萎縮區間的態勢。ISM 表示,即使工廠就業依舊低迷且投入品價格上漲,製造業產出仍出現反彈,新訂單也有所增加。
Moneycorp 北美結構主管 Eugene Epstein 說:「ISM 的消息確實產生引領作用,它顯示通膨不總是下滑,我認為市場對此反應很大。」
芝商所 (CME) 的 FedWatch 工具顯示,繼上周五 (29 日) 的通膨數據刺激市場對聯準會 (Fed) 在 6 月降息的押注後,市場周一 (1 日) 削弱降息押注。美國商務部上周五公布 2 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PCE) 月增 0.3%,高於經濟學家預測的 0.4%。
Monex USA 外匯交易員 Helen Given 說:「綜合周五的 PCE 數據,我認為這還是不會實質改變 Fed 的計算,但在今年將降息多少次與何時降息方面,市場再一次朝向 Fed 的期望靠攏。」
Fed 主席鮑爾上周五表示,最新的美國通膨數據符合央行所希望看到的情況,並重申他在上月 Fed 政策會議後所發表的言論。
與此同時,匯市焦點集中在日元身上,因其不斷逼近 1990 年新低,帶動對日本當局即將出手干預的風險。
日元兌美元上周短暫觸及 34 年低點,截稿前下跌 0.22%,至 151.64 日元兌 1 美元。日本三大貨幣當局日本財務省、日本銀行和金融廳官員上周召開緊急會議的消息,再加上官員們的評論,令日元匯價維持在 34 年低點上方。
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 (Shunichi Suzuki) 周一表示,不排除對匯率過度波動的情況採取任何選項,將適時作出反應。
人民幣匯價周一走軟,離岸人民幣下跌 0.03%,至 7.2571 人民幣兌 1 美元。儘管中國最新數據顯示經濟復甦勢頭增強,人行也努力採取行動穩匯,美元走強仍對人民幣匯價形成壓力。
其他貨幣方面,歐元貶近 0.5% 至 1.0739 美元,英鎊貶近 0.6% 至 1.2552 美元,雙雙處在 2 月中旬以來最低。
截至台灣時間周二 (2 日) 約 6:00 價格:
下一篇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2024-04-02 05:44
國際油價周一 (1 日) 上漲,WTI 原油期貨價格登 5 個月高點。此前數據顯示,美國上個月製造業商業活動溫和擴張,同時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恐使中東局勢更加緊張。
6 月交割的 Brent 原油期貨上周四收每桶 87.48 美元,為 Brent 原油自 10 月 27 日以來最高價位。
原油期貨周一延續近期漲勢,交易員自復活節假期周末歸來,上周五期貨市場因耶穌受難日休市。
中東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衝突持續支撐油價。《路透》報導,伊朗駐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領事館周一被夷為平地,敘利亞和伊朗媒體大肆報導該處遭以色列空襲。
根據伊朗國家電視台,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 Mohammad Reza Zahedi 因此死亡,且伊朗數名外交官也在襲擊中喪生。
盤中稍早,油價在亞洲交易時段受到提振,係因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的中國,其 3 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自前月的 49.1 升至 50.8。(該指數以 50 為擴張或收縮的分水嶺)
XS.com 市場分析師 Samer Hasn 報告指出,在中國 2 月工業生產以令人訝異且積極的速度增長後,市場迎來該 PMI 數據,這組正面數據增強大眾對製造業將恢復穩健增長的信心,這是支撐今年油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3 月美國製造商的商業狀況晴雨表 17 個月來首次轉為正,即 ISM 製造業 PMI 自 2 月的 47.8% 升至 3 月的 50.3%,跨過象徵擴張的分水嶺。
下一篇
儘管之前就有徵兆,萬科新一輪危機最初源於董事會主席鬱亮先生帶隊北上與保險資產公司協商債務展期的傳聞。在傳聞發出的當日,萬科經歷了新一輪的股債雙跌。
3月11日,穆迪將萬科的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下調至Ba2。在穆迪的信用等級標準中,「Ba」代表具有投機性質的因素,反映不能保證將來的良好狀況,一旦經濟情況發生變化,還本付息能力將削弱。因此,業內也將「Ba」戲稱爲「垃圾級」。惠譽和標普對萬科信用評級下調緊隨其後。
穆迪等下調萬科信用評級彷彿坐實了之前協商展期的傳聞。很多投資者靈敏的鼻子甚至從中嗅到了當年恆大和碧桂園一樣的味道。萬科的債務危機全面爆發。
儘管不乏很多財經媒體客觀理性的報導,但我看到其中最嗨的是各種自媒體。各種關於萬科暴雷的預測撲面而來。
客觀地說,無論與險資協商債務展期,還是穆迪等評級下調,並非無中生有,空穴來風。2024年2月,萬科實現銷售金額只有140億元,同比下跌54%;前兩個月銷售額累計335億元,同比下跌43%。而按照相關專業機構的測算,萬科度過償債難關,銷售至少要恢復到250億元左右。
不得不說的是,迄今爲止,萬科這一房地產的優等生在化解治理危機問題上又上繳了一份還算過關的答卷。這一方面與國家房地產政策在經歷了一段時期觀望後出現全面鬆動的跡象,另一方面則與萬科管理層積極進取沉著應對分不開。
那麼,萬科是透過哪些舉措來緩減這場危機的呢?
第一,萬科積極變現資產,補充現金流。
2024年2月,領展房產基金以23.83億元收購了萬科旗下上海七寶萬科廣場餘下50%權益。在變賣七寶廣場之前,萬科還將廣州天河萬科廣場出讓給廣百股份。等等。
在3月29日萬科舉行的2023年度業績推介會上,鬱亮進一步提到,未來兩年將削減付息債務1000億元以上。事實上,萬科擁有較大體量的經營性資產,未來可透過資產處置、發行REITs、經營性物業貸款緩解現金流緊張。其中REITs爲代表的不動產長期股權投資,爲其經營性物業開拓和資產增值變現提供了重要的實現途徑。
第二,萬科持續尋求,並不斷獲得主要股東的支援和幫助。
3月15日萬科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與中金基金簽署《中金印力消費基礎設施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戰略投資者配售協議》。深鐵擬透過戰略配售方式認購30%萬科旗下印力發行的中金印力消費REITs,額度10億元,佔總體募資額的30%以上。此外,深圳國資旗下的海港人壽也認購1億元。此舉表明,第一大股東深鐵及其背後的控股深鐵的深圳國資用實際行動支援萬科化解債務危機。事實上深圳國資曾明確表示,「如有需要或遭遇極端情況,有充分信心、足夠的資金資源和工具,透過項目合作、優化股權投資結構、債券認購、協調金融機構融資等一切可能的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幫助萬科積極應對」。
在業績推介會上,萬科董事會祕書朱旭先生把深圳國資對萬科的支援概括爲四個方面。其一是幫助萬科處置流動性較低的不動產和長期股權投資;其二是上文提到的透過市場化的方式認購萬科旗下印力的消費類REITs;其三是透過深圳國企和萬科之間的產業型協同,推動了多個項目的合作;其四是深圳國資積極協調金融資源來支援萬科。按照朱旭預計,「這些項目如果全部落地完成以後,可以幫助萬科釋放百億規模以上的流動性」。
萬科打破31年的分紅慣例,在該業績推介會上宣佈今年取消分紅。這一舉措事實上同樣與股東的支援和諒解分不開。面對行業還在深入的調整之中,市場的信心還在恢復之中,經營的不確定性也存在,債權投資人自然希望公司不要分紅或者減少分紅,以保留更多的現金儲備,保證未來的債權償還。綜合債權投資人和股東的意見,萬科董事會決定今年取消分紅,保留更多的現金儲備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第三,獲得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理解和配合。
萬科很早就認識到REITs對於不動產經營的重要性。鬱亮曾經說過,REITs之於不動產類似於按揭貸款之於住宅開發,能夠建立不動產經營「投、融、管、退」的商業模式閉環,由此推動萬科從開發商向不動產商轉型。萬科旗下印力集團發佈的中金印力REIT已正式進入詢價階段,萬緯物流REIT已於交易所正式發佈,長租公寓REIT目前也在積極申報中。萬科有望成爲業內唯一一家發行三種經營性REITs的企業。
年報顯示,2023年萬科在境內外合計新獲取的融資897億元,其中境內新增融資766億元,新增融資的綜合成本3.61%。
第四,及時發佈業績,讓投資者和資本市場喫到一顆「定心丸」。
3月28日晚間,萬科發佈2023年度報告。年報顯示,2023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4657.39億元,歸母淨利潤121.63億元。在行業深度調整下,萬科實現經營性現金流連續15年爲正。截至2023年底,萬科在手貨幣資金998.1億元,可覆蓋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剔除預收房款的資產負債率爲65.5%,從2018年76%的高點連續5年下降。
當然,萬科在房地產業發展持續惡化的局面下,尚可的業績表現來源於萬科在業務開拓的持續努力。截至去年底,萬科開發業務實現銷售面積2466萬平方米,銷售金額3761億元。根據第三方統計,萬科2023年銷售額穩居行業第二,同比降幅顯著低於百強房企全年降幅。
第五,管理團隊透過主動減薪表明與利益各方風險與共,共渡難關。
在業績推介會上,2023年在萬科集團全職工作的8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宣佈自願放棄2023年度獎金。不僅如此,鬱亮、祝九勝、解凍等高階主管同時宣佈,自即日起,自願領取稅前月薪1萬元。在房地產火爆的2015年前後,房企高階主管薪酬普遍很高,被譽爲「打工皇帝」,遠遠高於其他行業。而鬱亮從2011年起,年薪長期在1000萬以上。
年薪從千萬以上調整到數百萬,進而到現在的十幾萬(月薪1萬元)。這不僅反映的是房地產行情在短短几年內的急轉直下的客觀事實,很大程度也反映了萬科管理層與利益各方風險與共,共渡難關的積極態度。萬科管理層沒有像這個行業中的大部分企業一樣,選擇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是與非。畢竟,單純從2023年的年報看,萬科全年業績尚可,利潤爲正,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因而沒有理由讓這些高階主管只拿十幾萬的年薪。管理層的上述做法讓投資者和利益各方從中看到他們與利益各方風險與共,共渡難關,積極應對債務危機的態度。
同樣重要的是,上述行爲向利益相關方傳遞了一種信念。那就是,管理層堅定地認爲,萬科目前出現的困難只是短期的,他們堅信萬科能夠度過難關,未來更加美好。事實上,鬱亮多次表示,未來住宅建設的中樞值是10億平方米,房地產市場現在顯然是超跌了。
萬科的經歷也讓我想起很多年前對另外一家同樣重要的但如今深陷債務暴雷的房地產頭部企業的參訪。對這家企業的參訪是從一所由這家企業的創辦人親手創辦的招收全國貧困家庭子女入學的中學開始的。這家企業致力於公益事業和社會責任的履行無疑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響。據當時陪同參訪的負責人介紹,創辦人本人先後向該中學捐贈達4.6億元。而整個企業,截至2018年底,已累計投入扶貧公益資金超48億元,助力近36萬人脫貧。
這個企業留給我的另一個重要印象是它計劃在從2018年起5年連續投入800億資金研發建築施工機器人。他們當時的出發點是面對日益嚴重的勞動力短缺,用建築機器人緩解建築行業的用工壓力,同時一勞永逸地解決困擾房地產開發的施工安全和建築品質問題。這些想法不可謂不前沿,不先進。在參訪過程中,我曾親眼目睹上百名研發人員在開放的工作間中同時進行研發,場面令人震撼。
在參訪結束後與管理層的座談會上,我主要談了兩點。其一是如何利用資本市場開展積極主動併購,以減少研發投入的風險。我的直覺是,研發不僅僅與科學技術有關,是一個科學技術領域的問題,更與資本市場發展有關,是一個投融資和不確定性分擔決策問題。其二是一家如何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創造利潤這一企業核心使命二者之間進行平衡。在今天包括ESG在內的社會責任履行等問題的看法上,我更願意相信弗利德曼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是創造利潤」。一家公司是因爲她創造了一種偉大的產品而不是因爲從事公益事業而成爲一家偉大的公司。當然,我們如今無法評估當初不計風險的研發投入和單憑公益熱情的社會捐助爲這家企業出現今天的局面「貢獻」了多少。
萬科與這家企業相比,也許值得慶幸的是,它的國企身份使得在這些方面社會各界,甚至萬科自身不會對它太過苛責。但同樣重要的是萬科管理團隊頭腦的冷靜。當萬科的很多同行陷入研發投入和社會責任履行的競爭狂潮時,他們卻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
當然,現在斷言,不時陷入各種「醜聞」的萬科度過難關爲時尚早。未來的1-3年將是重要的觀察視窗。隨著未來支援房地產發展政策密集出臺,且力度超過以往,相信房地產市場會逐漸恢復的理由也許會越來越多。春天來了,萬科的嚴冬過去了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責任編輯郵箱:Tao.feng@ftchinese.com)
英國文學節諸多,「Oxford Literary Festival」(牛津文學節)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主場設在牛津大學,每年請來逾百位作家,在三月的尾聲,一連八天,每天在牛津的不同學院安排約20場講座與辯論。
事先申請了媒體證,我先到設在Exeter College裏的媒體站報導,那裏設有茶飲和午餐,以及聊天室和衣帽間,方便新聞工作者在每場講座之間休息,同時也是媒體人的社交場所。
今年媒體站的午餐是素食三明治,共三個品種。素食在英國逐漸成風,我已無意間發現好幾個英國朋友都是素食者。正好攝影師在爲製作三明治的美食作家瑪琳•沃森-塔拉(Marlene Watson–Tara)拍照,她的素食美食書籍就陳設在三明治旁。我和她攀談,她說自己的《飲食革命:健康無油素食》已經被譯成中文並在中國出版了。這引發我談起Ken Hom(譚榮輝),沒想到一位先生突然插話對我說:「我們5年前一起喫過飯!」 原來他是爲整場文學節提供餐飲服務公司的負責人Paul Bloomfield,我和他的確5年前在倫敦一起喫過午餐,當時我們都去BBC直播Saturday Kitchen《週六廚房》現場觀看譚先生做節目,然後一起聚餐。沒想到5年之後機緣巧合又遇見了。
素食是今年牛津文學節的主題之一,整個文學節晚宴都提供素食。
我16年前第一次聽說美國牧場裏的牛屁是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時,還以爲是笑話,因爲我一直認爲汽車和飛機尾氣纔是罪魁禍首。不過現在越來越確認食用肉類對地球氣候影響頗大。據英國一素食網站報導:「全球迫切需要改革糧食生產,因爲僅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就比全世界飛機、火車和汽車產生的溫室氣體總和還要多…」 故此,今年文學節舉辦了一系列討論素食主義的活動,一個議題是就「在環境變化、虐待動物以及爲養活不斷成長的世界人口而進行的鬥爭的三者合力之下,是否意味著除了從實驗室培育的肉類或植物來源中獲取蛋白質(即素食)外,別無選擇」。
最近我對基督教歷史很感興趣,懷著極大的興趣,聽了Ambrogio Caiani 博士陳述天主教會在現代的歷史及其與民主、民族國家、科學、文學和世俗文化等現代性的相遇。講座結束後,他爲自己的新著「Losing a Kingdom, Gaining the World: The Catholic Church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 and Democracy」(《失去王國,贏得世界:革命與民主時代的天主教會》)簽名售書。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孔子學院主辦的活動—— 安格斯∙菲利普斯(Angus Phillips)教授(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牛津國際出版中心主任,孔子學院英方院長)對話中國作家魯敏談其作品《六人晚餐》,小說是文學節裏唯一的中國作品。先前請來的中國/華人作家有蘇童和美籍華裔作家匡靈秀(Rebecca F. Kuang)。我事先閱讀了《六人晚餐》的中文版,出人意外的好看。那些細緻的廠礦背景描寫,以及大尺度對空氣瀰漫的各種氣味的描述,令人驚歎 。這部小說也令我回想起自己同樣充滿廠礦背景的中國成長歲月,回想起那些曾經認爲理所當然的空氣裏的味道。2019年我帶大女兒回廣州,經過西關,那滿街我曾經習以爲常的氣味令她捂住鼻子,我那時才驚訝原來我和女兒早已生活在另一個氣味的世界裏。但眼下我也發現,這些如此具體細緻的中國式描寫,對英文翻譯是巨大的挑戰。作家可以只懂一門語言,一種文化;而翻譯起碼要懂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
比如這段:「廠區位於城北以北的郊縣,算是一塊被扔地老遠的『飛地』。其空氣,最顯著的一個特點,不是『空』,而是豐滿、擁擠,富有包圍感,它親熱地綁架一切,裹挾住所有人的鼻腔、咽喉以及肺部,有時是富足的硫化氫味兒,像是成羣結隊的臭雞蛋飛到了天上,或者是甜絲絲顯得非常友好的鐵鏽味,又或是腐爛海魚般的氮氣的腥,最不如人意的是二甲苯那硬邦邦、令人喉頭髮緊發乾的焦油味,像一個頑皮的傢伙從背後緊緊扼住你的脖子。」
這段中國讀者大都能輕鬆讀懂甚至有共鳴的文字,卻是英國讀者非常陌生的場景與氣味。本書譯者有兩位 ——Nicky Harman 與Helen Wang 。安格斯 ∙ 菲利普斯(Angus Phillips)教授在現場說,他覺得此書(英文翻譯版)很棒。
如果AI 將取代無數行業,我仍然疑惑AI是否能取代文學作品的翻譯?因爲那不單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的詮釋。
文學對話結束後,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孔子學院在牛津大學Exeter學院舉辦了晚宴,約50位賓客圍坐一張典型的英式長桌(常見於莊園、私立學校與牛劍)。
菜單共四道,因爲文學節的素食主題,頭盤和主食都提供素食與非素食兩種選擇。
頭盤:
素食:熱梨餡配斯蒂爾頓龍蒿醬汁、芥末葉沙拉、
非素食:玉米蟹肉裹油條、穀物芥末奶油飛燕草和蘋果沙拉
主菜:
素食:自制義大利通心粉、烤蔬菜和香草奶油、烤松子、帕爾馬乾酪脆餅
非素食:烤羊肉、哈里薩辣醬烤茄子、迷迭香玉米泥、烤杏仁,
甜品:蘋果餡餅、蘋果冰糕、蘋果脆片
第四道:巧克力配黑咖啡
總體而言,烹飪是地中海式風格,出品精細,選材超出英國常用食材(如茄子,玉米泥、哈里薩辣醬等)。最讚的是甜品,雖然都是蘋果,但是三種花樣的配搭,有新意。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編輯郵箱:zhen.zhu@ftchinese.com)
驚蟄結束之後,人們都在等待著春分,畢竟春寒料峭的這段日子是難熬的。
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承包了很多人全年祝賀的內容,無論是哪一個節氣,朋友圈都會多了幾分莫名其妙的溫暖,比起各種無聊的「你好,三月!」或者「你好,四月!」更有節奏感。節氣跟江南地區的物華天寶彷彿是相得益彰的,或許這種時令的安排就是人類在江南總結了多年與天氣打交道之後的心得體會吧,畢竟魚米之鄉絕非浪得虛名,沒有仰仗老天爺的眷顧哪兒來的那麼多的新鮮物產啊。
人們對於春天陽光的鼓吹與嚮往可以歸納爲:可以爲人類提供有益的維生素D、陽光有助於鈣的吸收、新鮮的空氣有助於人們遠離室內循環的細菌,甚至看著綠色初生的嫩芽都會讓人心情更好,等等。總而言之,身處大自然會讓人們可以精神煥發。
但是對於在三四月份即將放春假的美國大學生而言,春假可能是一個充滿了喧鬧和魯莽的爲期一週的酒精派對。隨著周圍朋友們的子女成年之後紛紛考入大學,這個話題似乎又成了朋友圈經常看到的話題。總之一羣年輕人的父母在這裏安排著各種專業公司準備進入那裏的大學去讀書,而在那裏已經開始讀書的學生的父母又開始在這裏擔心孩子們會在春假遭遇什麼特別的不良行爲。總之圍城不僅在青年時期自己會遭遇,甚至圍城更會在自己的子女身上遭遇,總之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年紀都會遭遇同樣的問題以及不同樣的結局。這就是春天吧,在這個還沒有足夠暖和到你可以變得更柔軟或者更光滑的季節裏,那些存在於各種粗糲之中的觸覺,以及各種圍巾羽絨服開始打五折的促銷中,都讓人們將繼續忍耐粗糙的真實,以及那種真的不再需要圍巾的期待。
但是對於習慣練瑜伽以及喫素的朋友,他們或者她們對於春天的感覺或者更加的敏感。之前販賣焦慮的某個公衆號曾經惡毒攻擊中年外企女性的三大寶就是「精油+星座+瑜伽」,現在焦慮並沒有因爲外企的撤離而變得越來越少,反而是對於中年女性的稱謂開始顯得有些政治不正確了,雖然中女三大寶的說法已經不脛而走。總之更加嚮往身心靈生活的高度統一,幾乎就是成熟中年女性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心理寫照。
欣賞著路邊的風景,嗅著花香然後穿越路上的坑坑窪窪以及各種障礙,似乎看上去都是個人獨一無二的體驗,但是這也是人生的寫照。那些一起旅行的人最終會獨自到達目的地,而獨自旅行的人最終又很有可能跟其他人一起到達目的地,這也許就是中年的一種感悟吧。
比起沉迷於瑜伽,沒有這種運動習慣的朋友或許在春天更適合去找來皮娜•鮑什在1975年爲斯特拉文斯基開創的舞蹈《春之祭》影像來觀看。那種走向遙遠之地的感覺,讓人經歷一種穿越世界的的過程,觀看她的舞蹈影片,感覺那種儀式感很強的舞蹈不像一場舞蹈,更像是一種發自內心、原始的生活體驗,儘管我們幾乎沒有什麼機會看到其他舞團對她的作品的現場演繹,但是在春天感受舞蹈所帶來的那種沒有重生的承諾,這種毫不妥協的殘酷或許可以讓人振奮。
今年北半球的春天是從3月19日開始的,於是各種可以將鮮花融入美食的創意開始陸續呈現。應該也談不上是什麼創意吧,畢竟都是屬於專業廚師按照早期的食物在甜味以及鹹味的食物中使用的一種鮮花的嘗試,但是結合了春分的暖意與雨水,讓廚師順理成章地承繼了傳統文化的韻味展現在冷冰冰的高級器皿之中。
無論是旱金蓮與土豆、番茄等南美洲的本土植物一起攪拌,還是蒲公英花切碎與豆花、風信子、金蓮花一起切碎配小黃瓜和歐芹一起燉湯,又或者是北韓薊與綠色刺山柑、山蘿蔔、歐芹加橄欖油攪拌,也可以將將紫羅蘭配磨碎的熱燙甜杏仁、白糖以及塔塔粉和奶油混在一起搗碎,人們依舊對花朵的色香味以及美麗充滿了靈感。歷史也再一次證明了春天花會開,永恆的是花飛春燕的香氣,而歷史也再一次證明人類在春天可以重新變成食草動物,在喫飽了澱粉之後,便可以再次大快朵頤一下綠色了。
想到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們都要爲一包劣質的脫水蔬菜而組團的時候,今天的人們都已經承認那不過是一個經濟週期變化中的有關胃部器官的記憶。當人們隨著時令的變化喫飯的時候,好像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人們會如何成爲那些季節。我們喫著新鮮蔬菜的時候,我們也正在喫著春天,我們消耗著春天的光芒,我們吸收著春天帶來的希望。如果有一天我們變成春天的時候,那麼我們就是春天的光芒,我們也就是春天的希望。這樣換位思考一下之後,或許會讓人們更好地去理解關於春天的各種過往回憶。
對於歷史是否有模式或者對於回憶是否有場景,可能當人們處於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的時候,有些週期還是會重複出現的,關於這類歷史讀物中的偶然沉思,人們都會引用馬克•吐溫的話來解釋這一切:「歷史不會重演,但是有時會押韻」。歷史的押韻肯定要比整出一副對聯下聯的可能性複雜太多了。當然,在歷史上同樣的事情從來也不會發生兩次,即便是今天的大洋彼岸。這就是歷史的事實,但是如何定義同樣的事情,那還是要看看它如何可以重新偉大。
不過春天似乎不是一個特別好的後綴,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人,在看完著名的悲劇電影《早春二月》之後,又習慣了新聞報導中的各種城市名稱之後加上的「之春」二字。從最早的布拉格之春到後來的德黑蘭之春、阿拉伯之春、仰光之春,各種動盪不安的氣氛躍然紙上,想想還是電影中出現的「芙蓉芙蓉二月開,一個教師外鄉來」的順口溜顯得沒有那麼折騰。後來發現這些新聞事件命名的方法,概由1848年2月3月的那一場席捲歐洲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所定義。無論是保守的普魯士政權還是獨裁的拿破崙三世政權,在試圖透過一場技術和行政方法提高工人和資產階級的生活水準之後,整個歐洲的革命熱情就在春天開始蔓延開來,在一羣引人注目的理想主義者、思想家、宣傳家、憤世嫉俗者以及冒險家、機會主義者和註定要失敗的英雄組成的歷史故事中,詩人羅伯特•勃朗寧感嘆到革命者「再也沒有快樂自信的早晨了!」
當然春天的陣雨還會因爲無情的時間而帶來無盡的衰老,無論是深夜院子裏面撕咬的野貓,還是偶然在熟視無睹的枯枝上看到長出嫩綠新芽的一瞬間,無情的時間,模糊的生命,一閃而過的冬天以及在春天悄然而至的凡人之箭,都預示著春天的腳步近了。
前幾天還是棕色或者灰色的後院花園就在一個早晨長出粉紅色或者黃色、紫色的花朵,植物依賴著它們對溫度和陽光的環境因素,而科學家卻說植物可以感知白天的長度。因爲植物和人類擁有一樣的生物鐘,植物倒是不會熬夜,它們透過測量夜晚持續的時間來判斷什麼時候天才會亮。植物用葉子完成這種測試,而葉子便是植物對陽光做出反應的光學感受器,我們的光學感受器應該蘋果手機吧!
春天更多時候對來自鮮花盛開的前景所感動,以及高爾夫球場碩大草坪之上的新賽季所感動。四月讀書日到來的時候,出版機構又要號召大家開始多讀書了。疲憊的人們或許更多去選擇閱讀通俗小說而遠離各種雞湯感悟,因爲在通俗小說裏面的毀滅性的愛情故事、投機世界的壯觀景象以及各種令人困惑的謎團,成爲了人們逃離平靜而絕望的日常生活的應急出口。作家們透過對舊式主題的重新梳理與變體,以及用過去歷史時代做背景的身臨其境的故事講述,透過扣人心絃的敘事手法描述對未來技術的壯觀願景的渴望。想起之前全民曾經在春天裏面瘋狂閱讀加繆的書,此時更加可以體會到常銷書作家的影響力要比暢銷書作家更爲久遠而綿長。加繆透過那個醫生用積極的宿命論去關注每一個人,甚至臨終者。最後當記者問他如何定義正派的時候,他的回答是他不能從一般意義上定義正派,但是他很清楚對他來說,「正派就是做好我的工作」。後來他在1942年的某篇論文裏面也這樣說,「攀登高峯的鬥爭本身就足以充實一個人的心靈,人們必須想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如此看來,誰又能說春天不是讀書天呢?
我們依舊在驚蟄之後,等待著春分到來,因爲那段時間一羣喜歡讀閒書的朋友相約要一起喝一個龍年的春酒。這一開始張羅,未曾想卻驚動了美食家陳立老師。睿智的老先生在某日上午發來他爲大家的春酒聚會而準備的菜單,看完之後讓我忍俊不已。
六道有趣的春菜組成名爲「春藥」的菜單:有用膠菜的老垹頭、筍的老頭和蘑菇熬湯所製成的「一池春水」,還有用藤椒油花生油爆炒之後的花椒芽、煮熟的雞蛋裹上榆林鎮的筋餅製成的「蛋蛋的麻」,以及用火槍燒焦的煮熟的鹹豬蹄製成的「有一腿」,還有用用韭芽、豆芽、蘆蒿芽、草果芽一起在油水當中燙熟之後用潮汕魚露做蘸料一起食用的「春意盎然」,用一斤左右的淡水鯔魚做成魚飯的「魚水之歡」,最後一道硬菜是滷牛舌和糟豬舌一起裝盤的「企圖(尋找舌頭)」。
雖然那晚衆人聚首叄宅威士忌酒吧的時候,傳閱菜單之後都覺得茲事體大且工程浩大,在春夜揮之不去的寒意中取杯共飲一杯威士忌,共同感受一下陳立老師那股幽默而溫暖的生命力量。後來某著名干邑與陳立老師一起在杭州做了一場同名的春酒晚宴,也算是在春雨的催促下將往日的回憶與春天的慾望一起破土而出了。雖然地球已經變暖了一段時間了,如果永遠都是春天,我們還會爲獲得生命中一個小時的抱怨而去減少一個小時的睡眠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編輯郵箱:zhen.zhu@ftchinese.com)
在邯鄲初中生被殺害這一悲劇中,有人抨擊校園霸凌,有人呼籲嚴懲低齡涉罪少年。無論校園霸凌,還是犯罪低齡化,越來越成爲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後者。2021年,我國將刑事責任年齡底線降至12歲的法律規定已經開始施行,那麼,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和嚴懲低齡犯罪是解決犯罪低齡化最首要和最有效的辦法嗎?我們或許可以從英國找到一點啓示。
這些年,在我國,很多聲音以「未成年人保護法不能成爲未成年犯罪保護法「這樣非常有感染力的理由,在討論降低刑事責任最低年齡和嚴懲低齡犯罪,而在英國,社會各界,尤其是兒童保護機構和聯合國多年來一直在呼籲將刑事責任最低年齡由10歲提高至14歲,理由要麼站在兒童福利的角度,要麼站在預防犯罪的立場,一些研究表明被監禁涉罪少年的再犯率往往比不被監禁的涉罪少年更高。
英國有著歐洲最嚴厲的青少年懲罰制度。在英國的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刑事責任最低年齡爲10歲,不僅在歐洲最低,也有可能屬於世界最低之列。2010年時,蘇格蘭將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由原來的8歲提高至12歲。據Howard League for Penal Reform,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兒童監禁人數在西歐國家中處於高位,儘管這些人數在減少。
英國目前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不過,一直到90年代,英國的doli incapax無犯罪能力原則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10歲到14歲的兒童,公訴方若要反駁該原則不僅要證明犯罪嫌疑人確實有犯罪行爲,同時要證明嫌疑人在實施犯罪行爲時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爲是嚴重錯誤的,而不僅僅只是淘氣或惡作劇。然而,1998年,英國取消了10歲及10歲以上兒童無犯罪能力的推定。
今年,英國青少年司法委員會在最新青少年司法統計報告中,對英格蘭和威爾士的10歲到17歲小孩,在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期間,進行了犯罪行爲的人數和他們所受到的懲罰進行了統計。報告顯示,對該年齡段的小孩的攔截與搜查次數同比增加13%,佔攔截與搜查總次數的20%以上。但攔截與搜查中的77%無進一步行動,10%爲拘留,拘留數同比增加9%,且連續第二年發生了成長。首次進入少年司法系統的(即在發生犯罪行爲時生活在英格蘭或威爾士、年齡在10到17歲之間的、首次受到警察警告或法庭判決)的人數同比增加1%。其中,首次進入的10歲到14歲小孩同比增加7%,而15歲到17歲之間增加1%。在所有首次進入刑事司法系統的人數當中,小孩佔10%。另外,平均關押數同比減少3%,爲歷史最低。在被關押者的犯罪行爲類型中,67%爲暴力侵害,該比例在過去的十年間呈成長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首次進入少年司法系統的人數同比增加1%,且爲最近十年來第一次發生成長,但人數比2012年時仍然要低72%。
據HM Inspectorate of Prisons 發佈的英格蘭和威爾士監禁兒童(10到18歲)2022–23報告,兒童監禁去處包括安全訓練中心、少年犯拘留所或兒童安全家園。從2015年到2023年,在安全訓練中心和少年犯機構的人數呈持續下降趨勢。
這些年來,英格蘭和威爾士司法系統越來越傾向於對於涉罪少年,尤其是十歲和十一歲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涉罪兒童,儘量避開進入刑事司法系統,由懲罰模式轉向福利模式,也就是更重預防。據英國《衛報》報導,青少年司法委員會數據顯示,2010年時,受到警告或判決的10歲兒童人數爲781人,而截至2021-22年度,該數據爲16人,而受到受到警告或判決的11歲兒童爲80人,其中大部分爲暴力或縱火。而且,這些兒童並沒有受到監禁,而是警告、罰款或社區刑罰。英國國家警察局長委員會方就兒童拘留人數減少現象曾表示,對於兒童和年輕人的一些行爲,如果能找到其他合適的方式來進行處理,就儘量不採取刑事定罪的手段,這一點很重要。
但另一方面,而英國政府堅信,10歲兒童必然已經能夠分辨對和錯之間的區別。面對進入法庭處理的低齡涉罪兒童人數的減少,英國司法部門認定爲早期預防干預的力量和英國少年司法系統的有效性,他們因此沒有看到提高刑事責任年齡的必要。
在預防兒童犯罪上,英國的早期措施真的就那麼有效的嗎?兒童的成長環境和方式在未成年人犯罪當中是個很重要的因素。去年,來自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等的一份研究對英國230萬兒童數據進行了分析後發現,有過被寄養、被親屬撫養或在某些兒童機構生活經歷的兒童中,33%受到了少年司法系統中的警告或定罪,而該比例在其他無上述成長經歷的兒童中爲4%,前者為後者的8倍以上。這樣的高比例恰恰說明了,這些兒童缺乏必要的照顧和支援,而從減少低齡犯罪的角度來看,這33%的比例則是一個急需填補的巨大漏洞。我國國內的留守兒童現象雖然與上述經歷有所不同,但這些兒童在來自父母的情感缺失上可能有共通之處。
其實,英國政府拒絕提高刑事責任年齡的堅決態度多少和一樁極端案例有關。1993年時,兩位十歲男孩將兩歲孩子折磨致死的詹姆斯•巴傑爾謀殺案震驚全國。不僅僅殺人者之年幼之殘忍讓人震驚,英國司法系統對待兩位十歲犯罪者的態度也比較少見。當時,兩位十歲男孩得接受庭審,而且,在doli incapax的原則仍然適用的情況下,法庭認定兩位男孩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爲是錯誤的。最後,法庭不僅做出監禁判決,而且決定將他們的姓名和照片公之於衆,民衆對他們的憤怒和憎恨一度失控。2001年,18歲的他們在一定的限定條件下被釋放,其中的一位隱姓埋名,另一位後來因其他行爲再次迴歸監獄。2018年時,受害男孩的母親發起請願活動,質疑犯罪者監禁時間僅爲八年,且沒有在成年人監獄接受監禁。
無論是國內邯鄲殺人事件,還是英國詹姆斯•巴傑爾謀殺案,都是極少數的極端事件,但詹姆斯•巴傑爾謀殺案給英國社會帶來的創傷和司法系統的影響卻是深遠的。英國一方面儘量避免對十一二歲低齡兒童刑事定罪,另一方面又拒絕提高刑事責任年齡。在對付低齡犯罪上,英國是一個矛盾的存在。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責編:閆曼 man.yan@ftchinese.com)
政治中心/施郁韻報導
▲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翻攝自新華網)
4月1日為一年一度的愚人節,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中國有官媒多年前刊文稱,要做到「不說謊、不傳播謊言」、「愚人節不符合中國特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忍不住酸:「別的國家一年只有一天是愚人節,但生活在中國,每天都是愚人節!」
矢板明夫1日深夜在臉書發文提到愚人節,表示起源不明,據說可能來自歐洲,大正時代傳到日本後,曾一度非常流行,「當時有日本文人將之譯成『四月馬鹿』和『不義理之日』,個人覺得蠻有創意的。世界知名的媒體,有時候也會在愚人節開一些玩笑,比較著名的是1957年的愚人節,英國的BBC播放了一個電視節目,說有人種出了一棵能長出義大利麵的樹,並拍攝了主人一家在收割義大利麵的鏡頭,讓很多人信以為真」。
矢板明夫分享,在日本比較喜歡愚人節的媒體就是東京新聞,「記得有一次他們報導說,為了增加足球對抗的強度和趣味性,下一屆世界盃足球賽將由11人制改為9人制,將不再設守門員。因為太荒唐了,所以我看到後馬上就知道又是愚人節的惡作劇。但是沒想到,過了好幾個月,有一天晚上和一位愛看足球比賽的朋友喝酒,他竟然把足球由11人改為9人當成真事告訴我,讓我吃了一驚。不過以上這些報導,都是無傷大雅的。」
最後矢板明夫提起中國官媒新華社在2016年4月1日,特別刊文說愚人節 不符合中國特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事,他忍不住狠酸了一番中國,「《新華社》呼籲全國都不要參與,要做到『不說謊、不傳播謊言,也不被謊言誤導』。看到這篇文章以後,很多中國的網友都啞然失笑。因為,生活在別的國家,一年只有一天是愚人節,而新華社每天都在撒謊,有人說『生活在中國,每天都是愚人節』。」
此外,矢板明夫貼文附圖放上一張前總統馬英九啟程訪中前發表談話,稱「此行是和平暨友誼之旅」的報導,矢板明夫特別將馬英九這段發言與日期劃上重點,酸馬英九的話根本就是「愚人節笑話」。
美媒報道,拜登政府料將批准向以色列出售多達50架F-15戰機、彈藥等武器,交易預計超過180億美元。將成為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對以色列最大一筆軍售。
路透社消息稱,美國是於去年1月收到請求,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上周到訪華府時,再度要求美國加快出售。
美媒報道,拜登政府已於今年1月底非正式通報國會,向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報告此宗軍售,讓議員有時間審查細節並提出問題。消息指出,兩個委員會料將開綠燈。
報道指出,與彈藥不同,F-15需要從頭開始製造,可能需要4至5年內才能交付給以色列。
消息人士稱,自去年10月以來,美國已向以色列進行超過100筆軍售,大部份金額都低於需要通知國會的門檻。其中,拜登政府上星期還悄悄授權向以色列出售F-35戰機。該出售也不需要通知國會,因為早已於2008年知會。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拜登政府料將批准向以色列出售多達50架F-15戰機、彈藥等武器,交易預計超過180億美元。將成為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對以色列最大一筆軍售。
路透社消息稱,美國是於去年1月收到請求,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上周到訪華府時,再度要求美國加快出售。
CNN報道,拜登政府已於今年1月底非正式通報國會,向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報告此宗軍售,讓議員有時間審查細節並提出問題。消息指出,兩個委員會料將開綠燈。
報道指出,與彈藥不同,F-15需要從頭開始製造,可能需要4至5年內才能交付給以色列。
消息人士稱,自去年10月以來,美國已向以色列進行超過100筆軍售,大部份金額都低於需要通知國會的門檻。其中,拜登政府上星期還悄悄授權向以色列出售F-35戰機。該出售也不需要通知國會,因為早已於2008年知會。
印度一名反對派高層領袖將繼續被拘留兩個多星期,他之前被聯邦打擊金融犯罪的機構逮捕。儘管反對黨提出抗議,他的拘留還是被當局延長。反對黨稱這是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總理在全國4月19日選舉前鎮壓對手行動的一部分。普通人黨領導人阿爾溫德·凱傑裏瓦爾(Arvind Kejriwal)現任新德里市的首席部長,這是該市的最高民選官員,過去10年來一直是有影響的政治人物。他被控大約兩年前接受烈酒承包商行賄1200萬美元。普通人黨否認這個指控。“這些只有一個目的,他們希望在選舉期間將他監禁,”凱傑裏瓦爾的夫人蘇妮塔(Sunita)對記者說,“民衆將對這個獨裁做出迴應。”反對黨稱,政府是利用聯邦機構來打擊政治對手,通常手段是搜查、逮捕和反腐調查。他們指出,這破壞了選舉的公平競爭。莫迪政府對此予以否認。凱傑裏瓦爾否認對他的指控,並指責政府機構“出於政治動機而操控調查機構”。凱傑裏瓦爾還表示自己被捕是“一個政治陰謀”。當局做出繼續拘留決定前不久,由27個反對黨組成的反對派聯盟在新德里集會,抗議凱傑裏瓦爾被捕,指責莫迪試圖操控選舉。聯盟包括普通人黨。但此案的政府法律代表說,凱傑裏瓦爾“的行爲一直完全不配合”,在更多調查之後,他有可能被羈押。這是印度第一位在職的首席部長被捕。(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法新社的報道。)
▲美股道瓊下跌超240點。(圖/路透)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美國投資人對聯準會今年降息時間、何時能實現2%通膨目標態度保守,美債殖利率週一(1日)飆升,美股主要指數漲跌不一,道瓊下跌超240點,標普微跌0.2%。台積電ADR漲4%、收141.49美元。
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240.52 點,或 0.6%,收 39,566.85 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17.37 點,或 0.11%,收 16,396.83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56.89 點,或 1.16%,收 4,962.10 點。S&P 500 指數下跌 10.58 點,或 0.2%,收 5,243.77 點。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由於經濟數據穩健及市場預期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降息,美股主要指數今天多半收漲,將今年首季的漲幅推高,道瓊和標普500指數收盤刷新紀錄。台積電ADR跌0.47%、收136.05美元。
白宮週一(4月1日)主辦了一年一度的復活節滾彩蛋活動,這次活動因陰雨天氣而推遲了約90分鐘。在北弗吉尼亞社區學院教授英語和寫作的第一夫人吉爾·拜登(Jill Biden)爲慶祝活動定下了“EGGucation”(彩蛋教育)的主題,活動內容包括在白宮南草坪滾彩蛋、尋找彩蛋、障礙訓練、教育活動和表演。白宮此前表示預計將有4萬人參加,比去年增加了1萬人。數千名參加滾彩蛋的嘉賓包括軍人和退伍軍人家庭、軍人倖存者和護理人員。公衆則通過在線抽籤系統領取滾彩蛋的入場券。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白宮陽臺上向在場的人們講述了復活節的意義,稱這個節日“提醒我們希望和新生、犧牲和復活的力量”。“這就是我在我們國家所見到的。我們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因爲我們是偉大的人民。”他說。除了滾彩蛋之外,白宮還建立了一座臨時校舍,提供以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爲重點的活動。第一夫人吉爾·拜登說:“南草坪正在變成我們的學習遊樂場和學校社區。”她還表示,作爲一名教師,“任何時候我們可以把白宮變成教室,我都很喜歡。”這個一年一度的傳統始於1878年,時任總統拉瑟福德·B·海斯(Rutherford B. Hayes)邀請被禁止進入美國國會大廈場地的孩子們到白宮草坪滾復活節彩蛋。(本文參考了美聯社的報道。)
美國和以色列高級官員4月1日舉行視象會議,就以色列準備對加沙南部拉法(Rafah)展開地面攻勢進行討論,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領導美方代表,提出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的替代方案。雙方開會約2.5小時後發聲明稱,就相關議題進行了建設性接觸,一致同意以擊敗哈馬斯為目標,以色列官員同意考慮美國對以方行動的憂慮,在與專家討論後,兩國官員最快下週進行後續會談。
路透社引述美國官員稱,沙利文、白宮國家安全副顧問芬納(Jon Finer),以及中東特使麥格克(Brett McGurk)等美國代表,提出了替代方案,以保護拉法平民。消息人士稱,沒有跡象表明雙方已達成任何協議,也不清楚雙方有否縮窄分歧。
白宮發言人尚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此前表示,美國關注在拉法的重大軍事行動,認為對超過100萬名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平民來說,拉法是最後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難所。如果以色列要推進軍事行動,美方必須了解他們將如何推進。
美國上周在聯合國投下棄權票,令要求加沙停火的決議得以通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 )明顯不滿,取消原定上周訪美的以色列代表團,令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不過,以方兩天後要求白宮重新安排會議。
路透社此前引述知情官員透露,以色列則派出國家安全顧問哈內格比(Tzachi Hanegbi)、戰略事務部長德爾默(Ron Dermer)、以軍和情報部門高層等今次出席。
美國白宮4月1日表示,美國和以色列高級官員預定當日舉行視象會議,就以色列準備對加沙南部拉法(Rafah)展開地面攻勢進行討論,包括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提出的替代方案。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將領導美方的討論。
另外,路透社引述3名知情人士稱,拜登政府正考慮是否向以色列轉讓總值180億美元的一攬子武器。美國是於去年1月收到請求,其中涉及25架F-15戰機和彈藥。
白宮發言人尚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1日表示,美國關注在拉法的重大軍事行動,認為對超過100萬名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平民來說,拉法是最後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難所。如果以色列要推進軍事行動,美方必須了解他們將如何推進。
路透社此前引述知情官員透露,沙利文將率領國防部、國務院及情報部門官員參加網上會議,以色列則派出國家安全顧問哈內格比(Tzachi Hanegbi)、戰略事務部長德爾默(Ron Dermer)、以軍和情報部門高層等出席。
美國上周在聯合國投下棄權票,令要求加沙停火的決議得以通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 )明顯不滿,取消原定上周訪美的以色列代表團,令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不過,以方兩天後要求白宮重新安排會議。
美國和以色列官員週一(4月1日)舉行了線上會談,討論以色列對加沙南部拉法進行地面進攻以剷除更多哈馬斯戰鬥人員的計劃,美國反對這一可能的進攻,擔心這會危及在那裏避難的130多萬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週日表示,“不進入拉法就沒有勝利,不消滅那裏的哈馬斯營就沒有勝利。”內塔尼亞胡已批准攻入拉法的軍事行動計劃。但是,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爲領導的美國官員正在尋求說服以色列官員,讓以方相信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在不進行地面進攻的情況下壓制拉法的哈馬斯分子。在已經持續六個月的衝突的最初幾周內,大多數目前在拉法避難的巴勒斯坦人聽從以色列軍方命令遷移到那裏,以躲避加沙北部的衝突。以色列表示將保護巴勒斯坦人免受拉法新戰火的影響,但沒有公開表示將把他們轉移到哪裏。拉法位於加沙與埃及的邊界北側。內塔尼亞胡一開始曾在一週前取消了美以高層會談,以抗議美國未能否決聯合國安理會要求立即停火的決議。美國在此前曾否決其他類似決議,但是一週前對安理會的加沙停火決議投了棄權票,使得該決議得以通過。在週一進行了保密的視頻會議之後,美國表示預計“專家團隊”將舉行進一步的面對面會談。美國一直是以色列對抗哈馬斯最堅定的盟友。哈馬斯於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了令人震驚的襲擊,造成1200人死亡,約250名人質被劫持。這次襲擊引發了戰爭。據哈馬斯控制的加沙衛生部稱,以色列在加沙的反攻已造成超過327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不過以色列軍方表示,被打死的人當中有三分之一是武裝分子。以色列軍方週一表示,在完成加沙北部希法醫院的行動後,以軍部隊已從該地區撤出。此次撤軍是在以軍在加沙最大的醫院發起行動兩週後進行的。以色列軍隊指責哈馬斯指揮官利用該地點進行恐怖行動。以色列軍方表示,他們在醫院附近發動了地面戰鬥和空襲,打死了200名武裝分子。以色列坦克和部隊離開後,人們返回現場,醫院內外都發現了屍體。以色列旨在擊敗哈馬斯恐怖組織的攻勢使加沙大部分地區成爲廢墟。許多在拉法避難的巴勒斯坦人是從加沙其他地區前往那裏尋求安全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週日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稱,以色列對加沙阿克薩醫院的空襲造成四人死亡、17人受傷。譚德塞呼籲以色列停止對加沙各醫院的襲擊,以“保護患者、醫務人員和人道主義使命”。這位世衛組織負責人寫道,當時正在那裏執行人道主義任務的世衛組織小組目睹了醫院內帳篷營地遭到的襲擊,並補充說:“世衛組織工作人員均已被找到。”該小組當時正在評估加沙北部的需求並收集保育箱。數千人在這座醫院周圍避難,此前他們因爲戰火而逃離家園。以色列國內的抗議示威週日在以色列,數萬名反政府抗議者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議會前發起了爲期三天的抗議活動,呼籲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協議,釋放數十名人質。抗議者還要求內塔尼亞胡辭職並舉行大選。這次抗議是自去年10月以色列在加沙發動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內塔尼亞胡在週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與談判團隊和內閣一起夜以繼日地工作,以解救我們所有的人質。我這樣做的同時還在對哈馬斯施加必要壓力和談判中可能的靈活性之間保持了平衡。”內塔尼亞胡還駁回了舉行大選的呼籲,稱這隻會推遲釋放人質的努力,並“使以色列陷入癱瘓六個月”。內塔尼亞胡的支持率已經因以色列國內司法危機而受到削弱,自去年10月7日以來進一步下滑,連續的民意調查顯示人們對他的領導能力缺乏信心,並且如果舉行選舉,他會被立場更爲中間派的競爭對手擊敗。
停火談判儘管聯合國安理會上週通過了停火決議,並呼籲釋放哈馬斯武裝組織扣押的所有人質,但加沙的戰鬥仍在繼續。戰爭即將滿六個月,自11月份的唯一一次停火和釋放人質以來,美國、卡塔爾和埃及一直試圖調解另一次停火和釋放人質。內塔尼亞胡上週五批准與哈馬斯恢復停火談判。然而,一名官員週日告訴路透社(Reuters),哈馬斯不會出席在開羅舉行的會談,因爲哈馬斯正在等待調解人關於以色列是否提出新提議的消息。(本文參考了美聯社和路透社的報道。)
中國3月29日起終止對原產於澳洲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專家認爲,勘培拉應該發揮經濟槓桿的功能與中國談判,因爲貿易而在民主的原則上妥協沒有必要。
進口中國市場的前景有待觀察
中國商務部公告,經裁定,鑑於中國相關葡萄酒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對原產於澳洲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已無必要。國務院作出決定,自2024年3月29日起,終止對原產於澳洲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終止徵收反傾銷稅後,不徵收反補貼稅。
中澳關係自2020年澳洲要求中國政府調查新冠肺炎疫情起源後降至冰點。中國對原產於澳洲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
澳洲工黨政府2023年5月執政後,中澳關係回溫,中國逐步取消對澳洲的大麥、煤炭等商品的貿易壁壘。葡萄酒和龍蝦是少數剩下的關稅壁壘。中國終止對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意味着對堪培拉長達三年的貿易施壓告一段落。儘管如此,澳洲中國工商業委員會 (Australia China Business Council) 全國主席大衛·奧爾森(David Olsson)表示,釀酒商可能無法全面重返中國市場。
悉尼科技大學(UTS)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羅震(James Laurenceson)認爲,經過了三年來出口中國的葡萄酒大減後,日後的出口市場或已有所變化。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富邑葡萄酒集團(Treasury Wine Estates)等澳洲主要的葡萄酒生產商長期以來並未放棄中國市場,持續着將其產品帶回中國的策略,現在這些策略將立即被激活。他表示,澳洲對此變化的準備程度充足,問題是中國市場的胃口。他說,從過去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來看,自2020年對澳洲葡萄酒加徵關稅以來,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規模已大幅萎縮,如今能以多快的速度恢復到從前的光景還有待觀察。
對此,澳大利亞國際關係觀察家蔡芳婷(Sophia Tsai)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自2010年以來,中國對澳洲葡萄酒的需求就有所下降,因此澳洲葡萄酒產業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不是關稅造成的,這次勘培拉促使中國終止徵收葡萄解的反傾銷稅顯然不夠聰明。
她說:“中國最初加徵關稅的項目是對中國不具戰略意義,是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產業,也是我們(澳洲)可以輕易多元化的產業。這並不是說這些規模小的產業不重要,而是在與中國談判時,澳洲可以透過發揮我們的經濟槓桿來更好地保護這些產業。”
蔡芳婷指出,中國正面臨食安問題,加上澳洲鐵礦石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是中國需要澳洲,澳洲並不需要中國生存。她表示,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國就已被證明是一個不可靠和不公平的貿易伙伴,澳洲工業界應該利用這個機會來實現市場多元化,並像許多民主國家一樣遠離中國。
熟悉中國外交事務的前中國駐澳大利亞悉尼總領事館政治領事陳用林認爲,中國利用世貿組織(WTO)機制對全世界進行商品傾銷,卻從未實踐世貿組織提出的條件,反而讓中國經濟壯大進而威脅到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導致許多民主國家已經陸續採取措施逐漸與中國貿易脫鉤。他指出,勘培拉不該犧牲民主國家的原則,用綏靖政策換取貿易往來。
他對美國之音說:“國際貿易本身就是一個建立在互利的原則基礎。中國單方面的貿易制裁實際上是破壞雙邊關係,中國只是目前暫時糾正了他的錯誤行爲而已,所以澳洲在原則問題上的妥協和讓步跪下來,實際上是沒有必要的。”
陳用林認爲,工黨政府爲了恢復過去熱絡的貿易往來對中國妥協過度,除了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保持低調,對維吾爾問題、香港國安法等國際議題都是輕描淡寫,甚至連對澳洲本身影響甚巨的達爾文港租約、中國在澳洲境內的統戰與滲透問題都輕輕放過,已經違反了澳洲的立國精神。
對此,悉尼科技大學(UTS)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羅震指出,與華盛頓不同,勘培拉在對華貿易問題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立場,繼續與中國保持熱絡的貿易,但也不迴避北京可能反對的安全政策,例如澳英美軍事同盟( AUKUS)。他認爲,國安上的緊張局勢將透過“冷靜和專業”的外交來解決,而北京也對這種做法感到滿意,有助於雙邊貿易,就如貿易和旅遊部長唐法雷爾(Don Farrell)所言:“我們目前正在進行價值3000億美元的雙向貿易,但這並不意味着這個數字不能達到4000億美元。”
境內滲透無所不在 涉及政治人物
貿易和旅遊部長唐·法瑞爾 (Don Farrell) 去年5月訪華,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面,他說: “沒有什麼比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牢固的貿易關係更有力了。”
對此,前中國駐悉尼外交官陳用林表示,澳洲長期以來已經爲了對華貿易妥協與忽視太多,導致中國勢力在澳洲境內統戰措施、制度性滲透等問題趨於失控狀態,雖然澳洲早在2018年就實施了《外國影響力透明化法》,今年首例對華裔商人楊怡生判刑兩年半,但中國的影響力還是四處滲透,甚至很可能涉及政治人物,例如貿易部長唐法雷爾本月的發言。
陳用林說:“中國的影響力是相當厲害的,唐法雷爾就說他不知道美國是澳洲最親密的盟友,實際上是公開否定這個共識。澳洲公民都不會這麼說,而且作爲一個議員,本身就是違反民意。”
陳用林指出,前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Andrew Robb)最初推動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獲得澳洲北部戰略位置極其重要、附近設有美軍基地的達爾文港99年的租賃權,成爲中國民營企業租賃使用國外港口的先例,他從國會離職後該年即就任嵐橋集團年薪88萬澳幣的高級經濟顧問,充滿危害澳洲國家利益、圖利中國的行爲。
澳大利亞國際關係觀察家蔡芳婷認爲,中共在澳洲社會的影響力長期失控,滲透到澳洲社會的各個層面。
她說:“澳洲安全情報組織(Austral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Organization,簡稱ASIO)纔剛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但他們尚未採取任何有成效的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澳洲安全情報組織公開揭露了一名爲中共服務而犯下叛國罪的前政治人物,但他不承擔任何後果。”
蔡芳婷表示,本月王毅訪澳幾乎沒有公開行程,少數藏人在酒店外合法區域抗議時還遭警察驅離,可見勘培拉多麼包容中國侵害澳洲公民的自由,甚至在人權法案的執行,以及營救澳洲公民楊恆鈞等重要問題上不斷地妥協。
或以放棄對楊恆鈞的營救
澳洲外長黃英賢和中國外長王毅本月20日在堪培拉的雙邊會談中討論涉及澳籍華裔作家楊恆均今年2月初被中國法院判決死緩,並未公佈細節與結論。
前中國駐悉尼外交官陳用林表示,雙方關於楊恆鈞的討論只是內部會議,沒有實際行動,對中國根本不構成壓力,基本上工黨政府已經放棄了自己公民的生命。
他說:“我認爲澳洲政府總體上是放棄了對楊恆均的營救,他(勘培拉)怕刺激中國,所以《馬格尼茨基法案》本來是針對中共侵犯人權的結果,到最終使用《馬格尼茨基法案》的,只是針對俄羅斯。”
澳大利亞國際關係觀察家蔡芳婷指出,大約同一時間,美國、加拿大、歐洲國家都通過了自己版本的馬《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中共官員,日本也正在推動,澳洲卻懼怕中國而裹足不前,而且不分黨派。
她說:“澳洲已經制裁了俄羅斯、伊朗和緬甸官員,但尚未行使馬格尼茨基法案所設計的權力來制裁中共官員,而這種心態來自工黨和自由黨政府雙方。”
悉尼科技大學(UTS)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羅震認爲,勘培拉目前正在透過一個公式來處理人權問題,也就是雙方明確各自的立場,並且不會迴避與這些評估一致的政策立場,但也不允許這些分歧蔓延並影響雙邊關係的其他方面。他表示,畢竟澳洲和中國共同利益多於分歧,因此並非假裝分歧不存在,而是“管理並超越”分歧。
巴基斯坦總理沙赫巴茲·謝里夫(Shahbaz Sharif)星期一(4月1日)保證向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國工人提供“儘可能最好”的安全,巴基斯坦政府同時將上週在一次攻擊中被打死的5名中國工人的遺體運回中國。
中國工人3月26日乘坐的巴士遭到一輛自殺炸彈汽車的撞擊,造成5名中國工人和巴基斯坦司機死亡。
這些工人當時前往開伯爾-普赫圖省(Khyber Pakhtunkhwa)科希斯坦(Kohistan)偏遠地區中國資助的達蘇水電站,在離首都伊斯蘭堡以北大約4小時的比舍姆(Bisham)遭到攻擊。
謝里夫星期一同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訪問達蘇水電站,會見了中國工人,保證提供“萬無一失”的安全安排。
謝里夫說,“我將不懈努力,直到我們爲你們的安全採取儘可能最好的安全措施。不光在達蘇,而是巴基斯坦各地。”他並說,這是他對中國人民、對習近平主席等中國領導人的保證。
上週二的攻擊發生後,巴基斯坦迅速成立聯合調查組對事件進行調查,併成立一個調查委員會檢查巴基斯坦境內中國工人的安全措施。
謝里夫向中國保證說,他的政府“不會浪費任何時間落實調查委員會的建議。”
一支有幾千人以及地方警察在內的特別軍事單位2015年成立,此後一直爲將近60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工作的中國人提供安全,這是北京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
一箇中國調查組正與巴基斯坦官員合作,確定上週致命攻擊的事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星期一的例行記者會上再次要求找到並懲處肇事人。
汪文斌說,“中國堅決支持巴基斯坦以最大決心和努力展開調查,將肇事者繩之以法。”
汪文斌並說,中國支持巴基斯坦“盡一切可能保護巴基斯坦境內中國人員、項目和機構的安全。”
謝里夫向達蘇的工人保證,他的政府將“確保警示性性地懲罰他們。”
比舍姆地區警官穆罕默德·伊姆蘭(Muhammad Imran)對美國之音說,喀喇崑崙公路提高了安全。
伊姆蘭說,“我們正試圖盡力爲經常使用這條線路的中國人以及(外國)遊客提供有力安全。”但他拒絕說增加了多少人來提供加強的安全。
遇難者遺體返回
巴基斯坦一架軍機星期一早些時候載着5名中國工人的遺體抵達中國武漢。海外僑民和人類發展部長喬杜裏·薩利克·侯賽因(Chaudhry Salik Hussain)隨機抵達。
飛機起飛前,巴基斯坦總統阿西夫·扎爾達里(Asif Zardari)、總理謝里夫和陸軍參謀長阿西姆·穆尼爾(Asim Munir)在首都附近一個空軍基地參加了獻花圈儀式。
沒有組織迄今聲稱對這次攻擊負責。最近在巴基斯坦發動幾次致命攻擊的巴基斯坦塔利班(Tehreek-e-Taliban)否認參與攻擊。
2021年7月,一個車隊前往巴基斯坦最大的達蘇水電站時受到自殺攻擊,造成13人死亡,包括9名中國人。
巴基斯坦反恐法庭2022年判處被控發動致命攻擊的兩名男子死刑。
緬甸軍政府和中國官方週一(4月1日)表示,在緬甸和中國的聯合警方行動中,逮捕了800餘名涉嫌跨境詐騙的人。
中國公安部網站的消息稱,這次行動“成功抓獲807名實施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其中,緬甸籍犯罪嫌疑人455名,中國籍犯罪嫌疑人352名”。詐騙園區近年來在緬甸蓬勃興起,這些基地由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公民組成,他們往往是在被迫的情況下欺騙自己的同胞。分析人士說,這種電信詐騙行業的涉案價值達數十億美元。中國是緬甸孤立的軍政府的主要盟友和武器供應國,北京一再要求緬甸軍方打擊此類行動。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在其微信頻道上表示,中國執法部門向緬甸同行提供了信息,緬甸同行在撣邦北部的主要貿易中心木姐市周圍發動了突襲。緬甸警方在一份聲明中說,警方逮捕了807名“跨境犯罪”的人,並沒收了電腦、手機和“欺詐腳本”。聲明說,在3月下旬的行動中被捕的人中有352名中國公民,他們已經於週日被移送到了中國。聲明補充說,其餘被捕的人是緬甸國民。軍政府週一晚間發表的一份聲明說,有352名中國公民被逮捕並移交給中國當局。聲明說有486名緬甸國民被捕。去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表示,至少有12萬人被關押在緬甸的詐騙園區中。許多人的住宿被安排在撣邦東北部的老街鎮,該鎮後來被少數民族武裝團體聯盟佔領。該聯盟表示將掃平這些詐騙園區。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去年有4萬多名涉嫌參與緬甸網絡詐騙的人員被移交給中國。
(本文依據了法新社的報道。)
中國特使與以色列外交部官員於三月中旬在耶路撒冷舉行了會晤,這是自從加沙戰事爆發五個多月來的頭一次。儘管級別不高,但還是引發了人們謹慎的猜測:中以關係是否要重回正軌?
去年十月以哈戰爭開始時,中國政府未能譴責數以千計的哈馬斯武裝分子從加沙地帶突然潛入以色列南部,折磨、強姦和屠殺了1,200多人,這使中國和以色列失去了共識。武裝分子還劫持了240多名以色列人質。再過一個星期就六個月了,仍有134名人質被哈馬斯扣留在加沙。
爲了迴應哈馬斯去年10月7日發動的殘酷襲擊,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發起了廣泛的軍事攻勢,據哈馬斯衛生和民政官員稱,這場攻勢已經造成3萬多巴勒斯坦人死亡,使當地85%的人口流離失所。
去年10月7日的恐怖襲擊發生後,世界各國領導人都對以色列的遭遇表示同情,並譴責哈馬斯的恐怖行爲。然而“北京方面卻在衆目睽睽之下保持沉默”,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的邁克爾·辛格就以色列與中國的關係進行分析時這樣寫道。
中國外交部最終發表了一份聲明,“深表關切”,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剋制,並立即結束敵對行動”。這份聲明在很多以色列人看來態度曖昧、言不由衷,甚至具有敵意。
十月中旬,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指責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超出了自衛的範疇”,並敦促以色列停止對加沙實施“集體懲罰”。
可是對哈馬斯行爲的譴責仍然沒有出現,與此同時,中國媒體將以色列描繪成正在進行的哈以戰爭中的攻擊者。中國政府官員歷來在中東和其他地區的衝突中奉行中立政策。然而中國政府在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問題上並不中立的立場使其與以色列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以色列官員對兩國關係狀況始終守口如瓶。不過以色列軍方就顯得不那麼客氣了。
“中國支持哈馬斯的立場讓我們別無選擇,”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以色列軍方消息人士向美國之音透露。“我們目前禁止中國媒體訪問敏感地點和獲得信息。”
緊張局勢並不僅侷限於雙方媒體之間關係。
“情況很複雜,”以色列阿巴·埃班研究所亞洲政策項目負責人格達利亞·阿夫特曼(Gedaliah Afterman)博士告訴美國之音。
回顧過去的十五年,中以關係變得日益緊密。阿夫特曼說:“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向東看’政策的設計者 - 他推動了旨在促進雙邊合作和聯繫的政策和法律。”
該計劃旨在加強以色列在科技、綠色能源、農業和水資源保護方面的對外合作,推動以色列躋身世界經濟15強之列。
2018年曾是中國對以色列投資創紀錄的一年,兩國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2019年,進展開始放緩,尤其是雙方在關於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七輪談判中一直沒能達成全面協議。
阿夫特曼說:“2019年到2020年,中美關係的緊張局勢升級,中國對以色列高科技的投資隨之放緩。美國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其減少與中國的合作,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和科技方面。”
以色列聽從了美國的敦促,減少了與中國的往來。
“儘管如此,”阿夫特曼指出。“2022年是以色列與中國貿易創紀錄的一年。”
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與2020年相比,兩國間的貿易額增長了近50%。
但在2023年10月7日前的談判中,由於美國的壓力,更多交易的談判放緩了。與此同時,中國作爲中東政治參與者的作用不斷增強,特別是在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
當10月7日的恐怖事件發生時,中國的反應令人震驚。
阿夫特曼說他並不感到意外。
他解釋說:“如果你觀察中國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問題上的行爲,再看看以色列與中國關係的萎縮,你就會明白兩國關係正在惡化,計算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根據阿夫特曼和其他了解這一動態的專家的說法,中國認識到利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來打擊美國比調整與以色列的關係更有利可圖。
中國在當前的以哈衝突中抹黑美國的手段部分表現在聲稱習近平政府正在努力爭取促成停火,而美國則一直在聯合國安理會上阻撓“和平努力”。
阿夫特曼指出,“中國將自己描繪成區域經濟和貿易合作的典範,同時將美國描述爲否決停火議案並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的‘戰爭販子’。從理性、非情緒化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舉動。”
那麼這一舉動對以色列與中國關係的未來意味着什麼?
分析人士在看法上存在分歧,也存在一致性。
“中國失去了以色列人民的好感,”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非常駐研究員圖維亞·傑林(Tuvia Gering)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正在把以色列當作跟美國較量的棋子。”
不過,展望未來,傑林預測說:“當以色列在戰後需要振興經濟時,它將需要中國的貿易和投資,以色列的技術優勢將重新激發中國對以色列的投資。”
以色列亞洲商會理事會成員伊蘭·馬奧爾(Ilan Maor)指出,去年10月,中以兩國的貿易和投資都被暫停了。
“我不認爲這只是對中國而言,因爲當時德國和美國在以色列的投資也被擱置了。可是今天我們又回到了談判桌上。在商業方面,一切都恢復了正常。”
馬奧爾說,儘管發生了戰爭,但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以色列和中國之間總的商業交往沒有太大變化。
馬奧爾說:“北京傳達的信息是做生意沒有障礙。”
阿夫特曼預測以色列和中國將不得不在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相遇,因爲這兩個國家越來越多地被看作是在中東地區展開商業活動的集散地。
阿夫特曼解釋說:“短期內,雙方關係不佳,以色列方面的失望是真實的。”
“但隨着海灣地區新格局的形成,中國因其先進的技術水平、購買石油、建設基礎設施和促進綠色能源轉型的能力而成爲比美國更理想的合作伙伴,而以色列將不得不應對在海灣地區商業接觸增加所帶來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會使中國處於捷足先登的位置,”阿夫特曼總結道。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2024-04-02 00:00
美國 3 月製造業活動意外擴張,為 2022 年 9 月以來新高,止住連續 16 個月萎縮的態勢,原因是生產大幅反彈、需求走強,不過同時投入成本也有所攀升、製造業就業狀況依然低迷。
美國 ISM 周一 (4/1) 公布數據顯示,3 月製造業指數升至 50.3,優於市場預期的 48.5,也高於 2 月的 47.8,不僅是 2022 年 9 月以來新高,也首次突破 50 榮枯線,結束了連續 16 個月萎縮態勢,為 2000 年 8 月至 2002 年 1 月以來持續時間最久的一次。
標普全球 (S&P Global) 同日公布的 3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為 51.9,低於市場預期的 52.5,也不及初值的 52.5。
不過兩份調查報告的共同點是價格飆升。標普全球指出,石油和原物料成本上漲,再加上運輸費用,增加第一季末的成本負擔,另外勞動力成本上漲也是影響製造商銷售價格上漲的因素之一。
觀察指數細項,上月生產指數報 54.6,較 2 月大幅回升成長 6.2 個點,為 2020 年以來最大增幅,同為自 2022 年 6 月以來新高;新訂單指數則在 2 月落入萎縮區間後重返擴張態勢,自 49.2 升至 51.4。另一方面,3 月製造業雇傭指數仍持續萎縮,但速度較為溫和,自 45.9 升至 47.4,連續第六個月萎縮。
值得注意的是,上月價格指數自 2 月的 52.5 加速成長至 55.8,表明通膨壓力依然存在,為 2022 年 7 月以來新高。與此同時,3 月海外客戶訂單、未完成訂單、原物料進口指數幾乎都沒有變化。
此外,美國製造業 3 月存貨指數萎縮速度自 2 月的 45.3 放緩至 48.2,而客戶端存貨指數則從 2 月的 45.8 加速萎縮至 44.0。調查指出,3 月份客戶庫存水準下滑速度更快,指數回落到「過低」的水準,顯示客戶庫存中產品仍然短缺,有利未來新訂單的成長。
美國的採購和供應管理主管最近對製造業的前景表示樂觀,其中訂單成長趨穩顯示消費者需求和企業投資具有彈性,並表明企業在使庫存水準與銷售保持一致方面取得了進展。
ISM 製造業調查委員會主席 Timothy Fiore 同日聲明表示,需求仍處在復甦的早期階段,不過有明顯改善跡象。另外 3 月數據和 1、2 月相比,生產指數大幅成長,因為製造業重新進入擴張階段。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25 Storm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Version: 20250714-10245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