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榮民的非家之「家」─花蓮榮家的田野故事:《國與家》選摘

2024-03-28 05:10

? 人氣

縱使當時軍中婚姻法規及退輔制度的實施,幾乎決定性地影響了他們往後情感生活的可能發展與模式,並在軍人與一般民眾之間形成藩籬,延緩老兵「台灣化」的契機;然而榮民往後孤老一生的結果,除了政府的法令影響外,國家在鼓吹某種足以打動人心的神話氛圍,讓他們沉浸在一種「回家」隨時可及的想像中,更是發揮了極大效果,「那時想反攻大陸呀,想回家鄉嘛!」、「那時候哪有想到結婚,沒想呀,那時候想回家,還年輕!誰想結婚呀!」於是就這麼年過一年,成立家庭的念頭也在種種不利的現實環境中,只得拋諸腦後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榮家的榮民多半都是終其一生的光棍者居多,但仍有少數榮民曾結婚,卻因年齡差距(老少)、族群差異(漢原)、經濟、相處問題,最終導向了關係的疏離(離婚、妻亡、兒女不肖),而陸續於中晚年搬到榮家居住。與林伯伯住同房的謝伯伯,聲音宏亮、個性海派的他在幾次的訪談閒聊後,也不避諱地提到如何在參與闢建中橫工程時認識了小他 20 多歲的原住民籍前妻,又是如何在小孩一個個出生後,家境的困乏導致了兩人仳離。至於在中國同樣沒結婚的蔡伯伯,在台因國家政策及結構使然,直到五十多歲的時候才想找個人作伴,經由他人介紹認識了原本是寡婦、客家身分的同齡女性,卻在婚後才發現對方嗜酒成性,而決定分手離婚,「結婚之後才知道她是酒鬼,那時候不知道嘛,划不來嘛,我不喝酒,她喝酒,沒辦法就不要了!」等到對方搬離東部後,蔡伯伯也就很少再跟她連絡了。而早年在台北做生意的葉伯伯,經由他人介紹結識了另一半,對方是來自花蓮的原住民,兩人結婚後生了兩男兩女。後來老婆在一、二十年前過世後,因兒女不肖,葉伯伯早已切斷了與他們的聯繫,「小孩斷絕。老婆死掉之後,小孩不好⋯⋯都在XX,不來往了。」

透過訪談內容,我深刻感受到這些曾在台灣成立家庭的榮民,由於高齡、低階弱勢的社會處境,如何讓他們在婚配市場上更形不利,往往容易與同樣低階、邊緣或較為年輕的弱勢族群女性相結合。當雙方在族群文化、生活習慣、年齡差距,乃至經濟因素等背景下結婚時,這樣一個有待磨合的相處過程,逐漸在婚後產生大小不一的衝突。於是這些原本有可能在台深入紮根,建立家庭的榮民,卻在婚姻夢碎後,重拾了單身的身分與獨居的狀態。

榮民與榮家

初進榮家寢室找林伯伯時,當我看到一個應最為代表個人隱私的生活領域—寢室,卻是一個個沒有房門(後來才有門簾)的隔間:一邊是頂部中空的木板隔牆,另一邊則是之前才加裝的塑膠拉門,完全缺乏隱私與隔音設備的簡陋設計,使我懷著無比詫異的困惑:對他們每日的生活起居乃至與其他榮民的互動產生了許多的疑問(除了最初進入榮家觀察到的一般安養堂外,養護堂房舍則完全沒有房門與隔間,而是擺著一張張的病床,完全醫療院所式的簡略設備)。我們都知道家的形成與維繫之道乃在於一個與外界區隔後自成一塊的生活領域,在這塊私領域的生活中,因愛與性而建立起親密關係,以及隨之衍生的後代子嗣,才能成就一個「家」。然而觀察榮家內部隱私空間與個人設備的欠缺,使得許多榮民往往因為互動的範圍重疊、距離太近,致使彼此深刻感受到對方對自己隱私空間的擠壓,而這種擠壓也就使人隨時帶有受到侵犯的不安全感,從而產生本能的緊張和戒備心理。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榮民明白表示不愛團體生活,卻因在外獨居生活不便,才無奈選擇性地搬到榮家居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