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忠觀點:台獨究竟好不好?

2018-09-03 07:00

? 人氣

作者認為,台獨議題涉及相當多的層面,分析時宜採較大的格局與視野,由社會面、經濟面、軍事面、文化面及政治面等一併考慮,以便看清全貌並避免以偏概全。(資料照,陳明仁攝)

作者認為,台獨議題涉及相當多的層面,分析時宜採較大的格局與視野,由社會面、經濟面、軍事面、文化面及政治面等一併考慮,以便看清全貌並避免以偏概全。(資料照,陳明仁攝)

一、香港人的台獨觀

風傳媒2018.08.24的網站上有一篇文章,標題為:「我們贊成台灣獨立!」香港大學最新民調:六成年輕港人贊成台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篇文章也報導:「總體而言,34%的受訪者贊成台灣獨立,54%反對,這一結果與六個月前的調查相似。在18-29歲年齡段,60%的受訪者表示贊成台灣獨立。30%表示反對,9%表示不知道或很難說。該年齡段的結果與自2017年以來進行的三次調查相似。在50歲及以上的年齡段,17%的受訪者贊成台灣獨立,71%反對。」

二、「台獨的分析」應全面而理智

在台獨的議題上,台灣2,300萬人才是「關鍵的利害關係者」(key stakeholder)。香港大學以民調的結果來看這個問題,有如「人家在吃麵,您在喊燙」(台語),不太真實,不是嗎?台灣人自己做深入分析後,才會了解「台獨對台灣究竟好不好?」可是我們已做了深入分析嗎?結果已廣為周知了嗎?

筆者認為,台獨議題涉及相當多的層面,分析時宜採較大的格局與視野,由社會面、經濟面、軍事面、文化面及政治面等一併考慮,以便看清全貌並避免以偏概全。其重點在:所分析的論點是否「中肯」?是否具「說服力」?能否讓理性者的觀點漸趨一致而有「共識」?(應該也是正能量的一種)

理論上,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是最大的服務業。因此,孟子早在二千三百多年前就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十四))」。在人民當家作主(For the People)的民主社會,理論上更應以「全民的福祉」為首要考量。在此基礎上,筆者對「台獨」議題的分析如下:

(一)從台灣2,300萬人的角度來看

「台獨」會加重台灣社會的「內耗」及「空轉」,並因此造成「恐慌」與「社會分裂」[註1],這些都是目前台灣進步得很慢的主因;如眾所周知,「台獨」也對台灣的經濟、基層民眾的生計及文化發展非常不利;台灣政府若「宣布台獨」,以同理心來考量,必遭受中共武攻[註2],所以在軍事面更是非常不好。

若政府「宣布台獨」,政治上看似較為獨立,其實不然。在「一個中國」的原則及中共的打壓下,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空間甚小,所以對主政者是否較為有利都很有疑問。

台灣2,300萬人的當務之急是,改善社會分裂、促進經濟、避免與中共產生嚴重的軍事衝突,並復興及創新中華文化,才能使中、老年人及年輕族群都受惠。因此,若能以政治面引導其他四個面向的良性發展,較符合全民的利益。

筆者認為,主張「台獨」的政客在幻想政治上對他們的好處,漠視對他們以及對台灣全民的壞處,並想淡化對社會面、經濟面、文化面的負面影響,在軍事面則採取對抗及極可能引起戰爭的危險,因而「不是真正的愛台灣」。

20180815_總統蔡英文近日出訪友邦過境洛杉磯時,一間85°C分店似送給小英一份大禮包,還要求簽名,被中國網友質疑85°C為台獨企業。(翻攝「基隆.蔡適應」臉書)
日前總統蔡英文出訪友邦過境洛杉磯時,一間85°C分店似送給小英一份大禮包,還要求簽名,被中國網友質疑85°C為台獨企業。(翻攝「基隆.蔡適應」臉書)

(二)以中華民族的角度來看

有智慧而具有前瞻性的領導者,應朝向「復興及創新中華文化」以及「整合兩岸經濟」而努力,並為政治問題找到兩岸均可接受的出路,這樣才能為中華民族謀求更大的福利。兩岸若開戰,將是中華民族的大不幸。

在這個構想下,筆者認為「九二共識」是基礎。無論兩岸目前對「一中」持何種看法,「一中」均應是「以中華文化為基礎的中華民族」。因此「一中」不必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

在此種概念下,海峽兩岸的關係有如「大中華共同體」,彼此整合及良性競爭,其競爭的重點之一為早已在兩岸不復見的「禮義之邦」。筆者甚至認為,所有認同「復興及創新中華文化」者都可加入「大中華共同體」(以某種程序,例如新加坡)。此種關係遠比「歐洲共同體」具有深厚而共同的文化基礎。

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1889年-1975年)曾說過:「21世紀是中華民族的世紀」[註3]。由註3及湯恩比的背景可知,此說是基於「中華文化中有許多做人處事的智慧」。而非基於科技、經濟或軍事(但中華文化的發揚還是要以科技、經濟、軍事為後盾)。

中華文化中的「做人處事智慧」乃是前人的心血結晶,豈可任其凋零?如何復興及創新中華文化並予以傳承乃是海峽兩岸的共同重點。筆者深以為,「若不能傳承及創新中華文化,乃是中華民族現代子孫的不肖」[註4]!而欲與中華文化切割者,曾想過這些嗎?是否對得起中華民族的祖先?

(三)再以全人類的角度來看

俗語說,能正確界定問題的瓶頸,才有機會解決問題!因此方向十分重要。最怕是不能正確界定問題,白忙一場。那現在人類社會的「瓶頸」在哪裡?

筆者認為,人類社會目前的「瓶頸」在於其「價值觀」:做人(being)的價值觀逐漸沒落,而對錢、權及做事(doing)的價值觀則過度重視。此種「逐漸失衡的價值觀」導致了社會上的許多亂象及負能量(為了賺錢或其他利益而不擇手段),諸如貪污、行賄、詐騙、家暴、酒駕、劈腿、性騷擾、槍擊、食安問題等。

其實,錢與權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以錢為例,只要自己夠用就好。俗語說:「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留給兒女太多錢反而會讓他們有偏差的價值觀,對兒女極為不利。留給兒女較佳的價值觀,並讓他們自己去釣魚比較好吧?有錢有權者能否讓錢、權發揮更高的價值與正能量?

科技的快速發展雖帶來了許多方便,但「自私自利的價值觀」也為地球帶來了眾多環保問題,並替社會製造了許多新的難題。

例如,現代人製造了「極端氣候及全球暖化」,以致聯合國在減緩這些及相關現象上想盡辦法。如果氣候出了大問題,將使大部分的生物都不再存在,那人類將如何生存?此道理有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註5]。而如何讓目前的地球能夠合理的延續,就成為人類的首要任務。

俗語說得好:「預防重於事後補救」。現在的「法治」相當於事後補救(減緩極端氣候及全球暖化也是),套句環保的話,像是「管末」(end-of-pipe)處理;而做人的道理則相當於「預防對策」(preventive measures)。因為,一個人是否犯法(或浪費能源)只在一念之間,重視做人的道理(高標)者不會「知法犯法」,法治的作用只在於提醒。過度強調法治而讓做人的道理逐漸淪喪,有點像「捨本逐末」!

而做人的道理正好是傳統中華文化的強項!這也是湯恩比十分推崇中華文化的主因,並且因而強調「拯救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主張台獨並與中華文化切割者,不是有如「逆向行駛」嗎?

2016年總統府前元旦升旗典禮,台獨人士持民進黨旗至現場高呼台灣獨立。(顏麟宇攝)
2016年總統府前元旦升旗典禮,台獨人士持民進黨旗至現場高呼台灣獨立。(顏麟宇攝)

建議:辯論「台獨」議題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台獨」能否使少數政客在政治上獲利都很有疑問,而對台灣的絕大多數人而言,在政治面、社會面、經濟面、文化面及軍事面等都極為不利。那些主張台獨並與中華文化切割者,是「真正的愛台灣」嗎?

「台獨」議題已經像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緊緊地箍住台灣人的頭,造成台灣人的嚴重分裂!真正愛台灣的人能不為台灣尋找更好的出路嗎?能不把這個議題談清楚,以去除這個「金箍」嗎?

在「愛台灣」、「就事論事」及「真理愈辯愈明」的基礎上,台灣2,300萬人可否就「台獨究竟好不好?」做深入的分析與辯論?

註1:「缺乏國家認同」則是「內耗」、「空轉」以及「社會分裂」的根本原因。以前的西德與現在的南韓都沒有「國家認同」的問題,只有台灣有。看到美國每一場職業球賽都起立唱國歌,就想到我們有多久沒唱國歌了?

註2:

(1) 若台灣「宣布台獨」而中共不武攻台灣,不是鼓勵香港獨立、西藏獨立、新疆獨立嗎?中共政府能不「殺雞儆猴」嗎?中國大陸的人民能接受嗎?不會引起中國大陸內部的激烈鬥爭及奪權嗎?若不武攻台灣,恐怕現在的中共連政權都難保了!

(2) 美國及日本雖不樂見台海戰事,但由上述(1)可推測,其意志及決心應該遠不如中共!

註3:摘自「工程與社會專題,展望21世紀」,湯恩比說:拯救21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此文也說到,湯恩比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中國人的世紀。因此,我們豈可妄自菲薄?

註4:若只是復興中華文化而缺少創新,則與「凍結」中華文化何異?若中華文化能與當代的社會需求相結合,才能精益求精。

註5:出自左傳·僖公十四年

*作者為柏克萊材料工程博士,前國營事業主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