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劇場如論壇─《臥龍:永遠的彼日》也可以掀起一道幕

2023-07-07 05:50

? 人氣

《臥龍:永遠的彼日》的舞台與影像,諸葛亮(唐美雲)與司馬懿(杜健瑋)。(作者提供)

《臥龍:永遠的彼日》的舞台與影像,諸葛亮(唐美雲)與司馬懿(杜健瑋)。(作者提供)

這個諸葛瞻

歷史人物幾乎沒人能像諸葛亮一樣,在正史獲得極高評價,又能在民間廣受崇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這幾句詩句,傳達諸葛亮的早已深入人心,傳誦千古。

在諸葛亮的巨大光芒下,後人不大看得到他的兒子,讀過《三國志》〈諸葛亮傳〉的人才可能知道,到西元234年諸葛亮出兵伐魏時,曾寫信給在東吳任官的兄長諸葛瑾,提到已經八歲的兒子阿瞻,「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20230706-諸葛瞻(林芳儀)。(作者提供)
諸葛瞻(林芳儀)。(作者提供)

唐美雲歌仔戲劇團的年度大戲《臥龍:永遠的彼日》,以倒敘後設的手法敷演孔明父子的故事,開場交代了大環境,「如今蜀漢這個國家、國力漸漸衰退,親像一隻大船、快要沉落去海底……」的合唱聲中,突然出現一句篤定的聲音:「不!我們還有希望,就是他!臥龍之子!」。

這時出現在舞台上的諸葛瞻急著撇清:「不是我,不是我!」

20230706-孔明父子。(作者提供)
孔明父子。(作者提供)

《臥龍:永遠的彼日》人物設定上把劉禪、諸葛瞻翁婿綁在一起,合演一齣黑色喜劇。劉禪是被「認證」的扶不起阿斗,戲裡努力告訴大家皇帝沒那麼好當的聲音,他也沒那麼想當皇帝;諸葛瞻本身是畫家,十七歲娶了公主,成為阿斗的駙馬,史書說他在朝為官,因為「蜀人追思諸葛亮,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

20230706-劉禪(小咪)與諸葛瞻(林芳儀)。(作者提供)
劉禪(小咪)與諸葛瞻(林芳儀)。(作者提供)

雖然「美聲溢譽,有過其實」是正史對他的評價,但這齣戲裡劇作家讓他一樣活在諸葛亮陰影之下,父親的傳人姜維被解除兵權後,指責他不配做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回說:「我才不想做他的兒子。」

意外的驚艷

看唐美雲的年度大戲,跟看國光的戲一樣,很容易掉入慣性的稱讚,一來她本人的舞台魅力以及演員陣容整齊,再則是戲曲有一套表演程式,搭配現代編導及技術設計,製作上幾已先立於不敗之地;就算有質疑也是劇場美學的見仁見智,再進一步討論,例如歌仔戲應該怎麼呈現?歌仔戲劇場有哪些可能性?往往就超出一齣戲的範圍。

唐團這齣新戲未演先轟動,一票難求,每一場演出都深獲好評,這是意料中事;而我看這齣新戲卻意外有些驚艷。

這齣戲豈止辯證英雄父子之間的衝突?不能忽略的是英雄所處的大環境——是英雄/反英雄、主戰/休戰(或反戰),而這類議題不僅存在三世紀的蜀漢,即使是一千八百年後的今天,都是有似曾相識的情境。

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君臣已經確定在擁有荊益二州,才足以跟曹魏、孫吳鼎足而三的共識,那時的劉備是無尺寸之地,被曹魏大軍追著打的「皇叔」,靠著諸葛亮的縱橫捭闔,打出了局面,「皇叔」立國,國策就是北伐中原,興復漢室。但在關羽大意失荊州,敗死麥城,劉備衝冠一怒親率大軍伐吳,張飛仇未報先遇害,征東吳大軍最後全軍潰散,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