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龍專文:石板屋呼吸裡的輕憶

2023-05-28 07:00

? 人氣

「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那是解嚴後臺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也是原住民面對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壓迫,走向街頭進行生存抗爭,訴求「正名、土地、自治」權利的原住民運動年代;早在一九八四年左右,阿肥便跟王志明、范巽綠等,參與推動「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的成立,與胡德夫、莫那能等成為戰友。但政治抗爭若沒有文化根基的力量,總有限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日,原運三大訴求只「正名」運動(姓名/族名/地名)獲得小小戰果,涉及現實利益的「還我土地」與「自治」仍遙遙無期。所幸,原住民文化始終未曾死去;諸多部落仍有各種創造性的文化行動,連結土地、生態與家園政治,成為守護部落的韌性力量。這些族人戮力守著土地、守護山海文化,努力傳承「土地精神」給下一代,在「原初豐裕社會」裡有尊嚴地呼吸。

而當年跟阿肥在舊好茶辦理的田野研習營,則是與政治抗爭不同的原住民文化再生運動。有時,我們看見枯枝落葉表象,以為它死了,卻不知根與芽都埋在土壤裡,隱匿著生長激素,直道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生命韌性;也如同「石板屋的呼吸」那般,照映動態的、透氣的、活生生的有機生命。

有別於悲憤的、控訴的社會抗議,這些看似無聲的、寂靜的、回歸原住民舊部落尋根的文化田野,與各種文化創新的在地實踐,都是原住民面對當代社會的文化覺醒;這些扎根土地文化的原住民,或許不曾走上街頭抗議,卻用自身的生命與身體經驗,不斷向耆老、向土地、向當代社會學習,重新繪製自我與文化共同體的生命地圖。

排灣瑪家盛裝女孩。(作者提供)
排灣瑪家盛裝女孩。(作者提供)

孤獨山路 原鄉心靈

確實,根植土地文化的深刻反省,有助於生命志業的抉擇與轉化;有時,得在三〇年後才看到些微改變。阿肥在努力平反學術迫害、二〇〇五年重返中研院任職後,持續關注弱勢正義與社會運動,甚至把原住民政治抗爭與文化再生運動,視為理解一切社會運動根基的切片。

話說一九五〇年代起的「山地三大運動」政策,其中「山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部落耆老簡稱「新生活運動」),在一九六〇年代的部落如火如荼施行,國家力量強行移風易俗,是文化災難;就排灣族與魯凱族而言,當年部落裡許多石雕與木雕,被當成迷信與偶像崇拜,不是拆卸下來燒了、當成過山溝的橋板,就是被博物館或私人收藏家廉價買去。

人的世界,終究不是神的國度;阿肥說當年自己心中找不到出路,真是「狼狽地逃下山」的!阿肥跟我提過他「當年面對山地現代化氛圍下的文化滅絕現象,完全無力改變,以致對宗教或社會救贖感到迷惘;即使知道自己可以把聖經講述得很好,但映照現實,卻發現講完之後連自己都不相信了!」年少輕狂的阿肥,自然無從抵擋這股文化壓迫的國族主義力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