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政府對供電的胡扯與非為

2023-04-29 08:48

? 人氣

錯誤的能源政策只能用更多謊言與錯誤政策掩蓋。(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錯誤的能源政策只能用更多謊言與錯誤政策掩蓋。(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隨著夏季腳步漸近、缺電陰影日增,蔡政府對供電問題的反應,不是檢討錯誤的能源政策,反而是靠胡扯「不推綠電機會成本達5兆」,及「修改備轉容量率標準」的非為應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核二廠2號機在3月14日正式除役,4月電價大漲,外界批評廢核改以綠電替代的作為,經濟部的辯解則說綠電已經成為國內產業外銷的剛性需求,包括台積電在內有數百家業者提出需求,更有25家企業加入RE100倡議(指承諾在一定時間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營業額總計超過新台幣5兆元,因此經濟部說其機會成本的影響,對台灣經濟與產業影響非常重要。

此外,上週台電以每度10元向民間需量購電,引發立委批評,認為明顯缺電;經濟部長王美花則稱是為「買保險」;接著就傳出台電決定修改備轉容量率標準,把現行備轉率10%代表供電充裕,改成每日留「兩大一中」機組,約280萬瓩容量就夠。

經濟部以企業需要綠電為廢核辯解,但實際上這是2回事,其胡言亂語程度堪與原委會那句「民主國家發展核能相對困難」的鬼話相比。在全球減碳風潮下,歐美開始推碳關稅,希望、也施壓大型企業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因此需要增加綠電,這點無誤。但這與是否廢核完全無關,RE100倡議承諾用再生能源、但不是承諾「不用核電」。

相反的是:核電是一種幾乎不增加碳排的發電方式,歐盟甚至已視其為綠電的一種,國際上認同增加核電可以減少碳排,許多先進國家建構綠電的同時,也開始增加核電,用綠電與核電取代排放與污染嚴重的火力發電。只有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是用綠電替代核電,這種作法對減碳毫無幫助,反而因綠電建設不足,最後變成火力發電成為發電主力,占比8-9成,台灣減碳毫無成績的原因就在此。

因此經濟部以對綠電的強大需求為廢核辯解,是百分之百的鬼扯胡說,官員不是外行無知到一定程度,就是昧著良心、違背專業的欺騙百姓,無論何者都不足取。

而更改備轉容量率標準,也是讓人稱奇的作法。台灣不同季節的用電量差異非常大,冬天用電負載可以低到2200-2500萬瓩左右,夏天熱浪來襲時可飆到4000萬瓩以上。台電要改以280萬瓩或250萬瓩作為供電充裕的標準,冬天時備轉容量率還有10%,算是有餘裕;但夏天時則只剩下7%或更低,是否真足夠因應意外狀況,是有極大的疑慮。改變標準除了讓官方可製造出供電充裕的假象外,對供電充裕與穩定實在毫無助益。

官員以負載(計算備轉容量率的分母)變大為由,認為不需要10%的備轉容量率就足夠,否則會造成浪費,所以要改變標準。事實上這種說法有問題,只要參考國外案例即可,許多國家的備轉容量率標準都訂在10-15%或甚至更高,而且這些國家負載量也比台灣高,官員的這個理由完全不成立。

反倒是電力系統小的國家,備轉容量率拉高,系統大的則可稍低,台灣屬中小型系統,備轉容量率卻要降到比大國更低,實在沒什麼道理。更何況,在綠電比例增加後,鑑於綠電的不穩定,備轉容量率反而該拉高,豈有降低的道理?除了美化數據、製造出供電充裕不缺電的假象外,實在看不出這個調整有什麼大道理與正當性。

至於王美花以「買保險」作為台電以每度10元向民間需量購電的原因,其實,這已經是不言自明的缺電了:如果不是有缺電疑慮與風險了,除非「腦袋壞掉」,否則台電豈有放著自家電廠每度2元的電不用,跑去外面買每度10元的電?如果自家充電充裕、備轉容量率還有十多趴,那需要啟動需量競價?

在教導誠實為上的人品教育中,時常聽到一種勸諫:你只要說了一個謊言,就要說更多謊言來圓前面的謊言。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是有點這個味道了,錯誤的能源政策讓缺電風險提高、空污與排放惡化、牽動電價上漲,為了遮掩其錯誤,只好用一個又一個的胡扯謊言、錯誤政策(如電價凍漲)來掩蓋,台灣社會終究要為這些錯誤付出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