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芳專欄:從矽谷看台灣─台積電只在台灣有競爭力?

2023-01-08 06:40

? 人氣

台積電只有在台灣有競爭力?(資料照,美聯社)

台積電只有在台灣有競爭力?(資料照,美聯社)

台積電赴美投資設廠,部分人士擔憂老美目的是「去台化」,掏空台灣。一位矽谷的台裔企業家直言,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面對地緣政治,企業必須分散風險,台積電如果把所有工廠集中在台灣,不見得安全。試著反向思考,如果台積電只在台灣發展才有競爭力,運用超低的水電價格與低薪人才,這代表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PwC去年5月公布全球市值百強,前10名中有8家美國企業,蘋果高居第一,台積電排名第10大,而昔日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則被遠遠甩在後面,排名第58。台積電去年3月31日時市值高達5410億美元,而英特爾為2030億美元,僅占台積電的37%。

由於去年全球半導體股價重挫,今年元月台積電市值滑落為3930億美元,而英特爾更大幅滑落為1137億美元,僅占台積電的28.9%,兩者差距進一步擴大。

台積電為全台獲利王 外資持股達7成

台積電為全台最賺錢的公司,去年第3季毛利率逾60%,分析師預估全年淨利逾新台幣9700億元,創歷史新高,預計發放現金股利2852億元。由於外資持股台積電比重高達70%,大約有1996億元股利分配給外國股東,換句話說,多數現金股利進了外國股東口袋。

這位矽谷企業家分析,如果台積電只在台灣才有競爭力,未來不到海外投資,繼續在台灣擴大投廠,所有的晶圓廠都在台灣,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可以預見,台積電未來需要用更多的水、電、人才,眼前最迫切的是綠電,而台灣有95%以上綠電已經被台積電買下,那麼台積電陸續擴廠,還必須買更多綠電,台灣能夠滿足台積電的需求嗎?

台積電持續在台灣擴廠 台灣綠電夠嗎?

台灣的水價、電價與國際相比,屬於後段班,價格偏低,形同國庫補貼。俄烏戰爭開打,引爆能源危機,全球能源價格飆漲,歐洲各國的電價大漲數倍。在台灣,政府管制水電價格,即使國際能源與燃料價格上漲,但電價一直未能反應成本,台電去年預估虧損逾2000億元,最後由國庫補貼,亦即全民補貼。

這位矽谷企業家質疑,如果台積電只有在台灣才有競爭力,享有低廉的水、電、油價,以及相較於國際偏低的薪資(雖然台積電工程師的薪資在台灣已是最好的),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全民補貼,幫助台積電達到最佳的競爭力。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應邀在三三會演講時,就曾提出對於5年後供電問題的憂慮;去年台積電股東常會時,劉德音也對跳電問題表示憂心,因為一旦跳電,就會對半導體生產線造成損害。然而,目前比較令人擔憂的是,台灣不要說綠電,就算一般的髒電,都不一定夠用。

在用水方面,2021年台灣發生乾旱,科學園區也面臨限水問題,台積電運用水車載水,成為國際新聞話題。對於今年南台灣水情可能吃緊,台積電已未雨綢繆,去年9月啟用南科再生水廠,首創工業再生水導入半導體先進製程使用,以因應未來可能的缺水問題。

台灣缺水缺電 未來恐面臨人口懸崖

台積電在台灣擴廠投資,除了面臨缺電、缺水問題之外,人才不足也必須未雨綢繆。台灣已來到人口負成長的時代,1960年代,台灣新生兒每年約42萬人,2021年新生兒人數為15.3萬人,去年為虎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預估新生兒人數恐怕僅13.8萬人,再創新低。如果以平時15萬人來看,依前Google台灣總經理簡立峰推估,這批新生兒長大,30年後,台灣每年新生兒可能只有5萬人。

試想,未來一年5萬個新生兒如何支撐企業界龐大的人才需求?面對人口懸崖的問題,不僅政府該早日因應,企業界也有責任引進國際級白領人才,而要引進國際級白領人才,台灣必須提供符合國際水平的薪資,以及良好的生活機能與環境。

台積電開發出最先進的技術與製程,全球無人能出其右,這當然是最大的優勢,但是在製造與經營管理上還需要許多條件配合。因應未來可能的缺水缺電與人才短缺問題,從管理方面來看,台積電如果赴美、日等地投資設廠,把最尖端的技術製程留在台灣,一方面分散風險,另方面在管理上能與其他國際半導體大廠競爭,而不是利用台灣低廉的水電與低薪,更能突顯真正的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錦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