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亞觀點:中國防疫政策大轉彎,將帶來驚奇?

2023-01-08 06:30

? 人氣

2023年1月,中國北京街頭一景。(資料照,美聯社)

2023年1月,中國北京街頭一景。(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2023年會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防疫限制逐漸解除,國內服務業有望強勁反彈,旅遊業復甦可能相對不那麼快,但應該也會有所幫助。

在始終堅持嚴格的防疫政策以及房地產行業低迷狀況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中國2022年的經濟表現不如亞洲其他地區強勁。亞洲其他地區得益於不同程度上放鬆防疫限制,經濟增長超過預期。與西方相比,亞洲(特別是中國)的通膨壓力仍然相對溫和。東盟國家取消國內的防疫限制、遊客和外國直接投資(FDI)湧入帶來增長動力,在基數效應的加持下,東盟2022年的經濟增速有望從2021年的3.9%上升到5.5%。中國2022年預計僅增長3%。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3年亞洲經濟體財政可能面臨挑戰

對於已經完全開放的亞洲地區而言,解除防疫限制為經濟增長帶來的推動作用將會逐漸消退,2023年大部分時間金融狀況可能隨全球趨勢一樣維持緊縮,美元走弱也許會帶來一些利好,但不會改變整體的金融環境。與此同時,來自美國和歐盟的需求正在快速放緩,甚至進入負增長區間,因此亞洲經濟體――特別是在貿易和投資方面與世界聯繫更加密切的經濟體――必然會受到負面影響,例如越南和南韓。此外,不僅貨幣空間緊縮,隨著償債增加,2023年亞洲經濟體的財政空間可能也會面臨困難。中國的情況相對較好,但對於其他經濟體的支持作用應該有限,因為中國不會允許其經濟帳戶突然出現巨額赤字。總體而言,我們預計亞洲(除中國)2023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3.1%(如果加權會達到4.3%),而中國2023年經濟增速將會從3%加速至5.5%。中國2023年會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防疫限制逐漸解除,國內服務業有強勁反彈,旅遊業復甦可能相對不那麼快,但應該也會有所幫助。不過,投資情緒可能仍然疲軟,尤其是考慮到放開過程可能不會一帆風順,存在進程倒退和政策反覆的風險。2023年不會像2021年,也就是第一波疫情後的復甦時期那樣快,因為外部需求大幅減少。

從行業層面看,中國加快放開的步伐將會成為旅遊業、消費、汽車銷售的周期性催化劑,這些行業都與人員流動性變化密切相關。監管環境適度放寬,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但市場情緒仍然相當負面。同樣,互聯網平台也是如此,因為中國並未放棄「共同富裕」的信條。最後,綠色產業和電動汽車相關行業的結構性需求在亞洲將會得到支持。

談到風險,最首要的是中國目前放開防疫政策的進程存在反覆的可能。其次,烏克蘭危機持續的時間比想像中更長,並且可能波及其他地區,甚至升級為核威脅。能源價格可能因此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甚至進一步上漲。第三個風險與美國和中國之間日益加劇的戰略競爭有關,可能會在台灣海峽引發新的危機,並促使亞洲其他國家站隊。在這樣的背景下,技術脫鉤的風險變得更加真切。最後,是更局部的風險,中國房地產行業並未完全走出困境,因為銀行的支持不足以提振所有開發商,因此接下來可能會出現更多違約。政治方面,2023年泰國將舉行大選,而馬來西亞年底正在組建新政府,總體來看2023年的政治風險較小。

2023年台灣GDP增長放緩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在2022年幸運地躲過了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搭乘數位轉型的東風,台灣在上半年以出口成長持續帶動經濟成長,但隨後出現了變化,11月出現過去7年來最嚴重的負增長。政府的扶持政策促進了綠色和高科技製造業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但隨著全球科技週期的低迷,真正的經濟挑戰才剛剛開始。此外,增長放緩可能會導致家庭信心下降。另一個相關因素是,台灣應該會看到旅遊收入外流,大約會達到GDP的5.2%左右。本地和全球的不利因素疊加,台灣2023年GDP增長勢必放緩,預計會從2022年的3.2%降至2023年的2.6%。從積極方面來看,增長減速也應有助於降低通膨,通膨率預計從2022年的3.0%降至2023年的1.9%。最後,為了在增長和通膨之間取得平衡,台灣應該不會再多次或大幅加息,但隨著美國聯準會(Fed)的加息周期在2023年3月也達到峰值,新台幣走弱的趨勢在2023年也應該會停止。

*本文原刊《銀行家雜誌》157期,經授權轉載。作者為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