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任觀點:兩岸打不如談,戰不如和

2022-12-26 07:10

? 人氣

汪道涵(左)、辜振甫(右)兩老粉墨登場。1993年在新加坡演出大戲:兩岸44年來政府代表首度正式會談。(資料照,符鼎偉攝)

汪道涵(左)、辜振甫(右)兩老粉墨登場。1993年在新加坡演出大戲:兩岸44年來政府代表首度正式會談。(資料照,符鼎偉攝)

行政院22日決定金門、馬祖小三通作有限度的開放,但大陸地區人民仍然無法經由小三通到台灣來訪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2年行將結束。回顧這一年民進黨主導的兩岸關係可以說是:不相往來、逢中必反、履險蹈危、民心惴惴。

緩解2023年兩岸的緊張關係,雙方在金門先舉行事務性的會談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起點。小範圍的會面,新冠疫情應該是可以預防及控制的。

猶憶兩岸的正式會談開始於1990年9月在金門舉行的刑事嫌疑犯遣返的問題,當年達成了所謂的「金門協議」,為兩岸會談樹立了一個良好的起手式。

今年11月台灣的地方選舉結束之後到2024年總統大選,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及台灣的大陸政策走向,勢必成為未來ㄧ年多的熱門話題, 且會隨著大選投票日的靠近熱度越來越旺。大選的順利舉行也需要兩岸有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

1992年8月錢復先生擔任外交部長的時候就說過,兩岸關係的位階高於外交政策, 30年前講過的話今天看來確實如此。外交一時的挫敗雖然傷筋動骨,我們還可以忍受;但兩岸關係是生死的大事,當政者不可不慎,民間也應積極監督提出建言。以前我在海基會任職的時候常聽辜振甫董事長說「兩岸之間無小事」,誠哉斯言!

錢復、外交部長。(新新聞資料照)
外交部前部長錢復。(新新聞資料照)

馬英九總統任內台海風平浪靜,現在是波濤洶湧;過去官員見面可以互稱官銜,現在是相見不如不見。過去兩岸已開始談互設辦事處,現在是門都沒有了。過去馬總統常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中共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提出異議或反駁。當時民心安定,現在民心浮動。這幾年遭扭曲的兩岸關係亟待撥亂反正。

蔡英文總統在今年國慶談話中一方面表示繼續兩岸政策的「四個堅持」,又以此作為前提,表示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求雙方可以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自相矛盾之下看起來,啟動兩岸對話困難重重。

但在當前兩岸波雲詭譎,兵凶戰危的情況下,建立一道溝通的管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尤其是大家都擔心兩岸擦搶走火或「第一擊」引發的不確定性。

兩岸亟需坐下來,談一談,透透氣,緩和劍拔弩張的氛圍。過去的經驗顯示,從1987年台灣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發生過千島湖慘案,李登輝前總統訪美、飛彈危機等波折與危機,但只要能夠排除萬難坐上談判桌,雙方的關係就能夠繼續往前推動,民心也會比較安定。要啟動這個過程著實不容易,牽涉的國內外政治問題很多, 但總是要踏出一小步。雙方如果能夠在金門會面,不論是否能談說任何實質的協議,應該是一個好的做法。

1998年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先生到大陸訪問,媒體都說是「破冰之旅」,但辜先生說應該是「融冰之旅」,展現出他對兩岸關係看法的高度與氣度。開展兩岸關係有其緊迫性,但步伐不可能太大太快,最好就是像馬前總統所說的「小步快跑」的方式。荀子說過「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兩岸似可回到當初,由事務性官員先見面聊聊,通通氣;當然也可以戴了海基會或海協會的帽子,跟隨當年辜振甫的戲傳唱下去。

*作者為前大陸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