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經濟硬著陸依然未確定

2015-04-16 07:46

? 人氣

中國三月份的工業生產指數下滑到5.9%。(BBC中文網)

中國三月份的工業生產指數下滑到5.9%。(BBC中文網)

星期三(15日)中國公布了今年第一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為7%,創下自2009 年以來六年的經濟增長新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7.4%)已經是自1990年以來最緩慢的一年,首次沒有達到政府制定的7.5%的預期目標。

此外,中國三月份的工業生產指數下滑到5.9%,遠低於6.9%的預期,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引發分析人士的擔心。

新加坡市場分析師尼古拉斯·迪奧說,這些數字可能要比GDP更令人注目,而且「很不利」。

英國金融集團IG市場分析師盧卡斯對BBC表示,工業生產指數進一步突出了「中國所面臨的真正問題」,尤其是隨著外貿出口的下降。

出乎意料的幅度

但英國杜倫大學商學院張志超博士認為,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數字還是符合市場預期的,因為中國經濟這一段時期都在持續放緩。然而同去年最後一個季度的7.3%相比,其下降的幅度還是很大的,這一點有點出乎意料。

一些分析人士擔心中國的經濟可能會進一步下滑,並引發它是否會硬著陸的憂慮?

中國的一些官員也承認這加劇了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似乎不太樂觀。

對此,張志超認為就目前的跡象還不能得出硬著陸的結論。但經濟下降的趨勢是肯定的。

張志超說,出口的放緩和固定資產投資的下降都導致了經濟增長的放緩。但是中國零售額的下降也許更值得注意。因為它代表著內需的疲軟,而政府對內需不振能做得有限。它主要是由民間控制的。

而中國消費低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中國國內的消費者仍然在觀望。這與目前的政治經濟形勢不明朗以及存在不確定因素有關係。

刺激措施

(BBC中文網)
過去幾個月中國央行已經連續兩次降息,刺激消費。(BBC中文網)

專家指出中國經濟的持續放緩,加之房地產市場的降溫意味著中國央行可能會再出手刺激經濟,包括減息措施等。

今年二月份,中國央行已經連續兩次降息。為刺激經濟增長北京手裏還能有什麼牌可以打呢?

張志超同意中國政府肯定會採取一定的刺激措施,他說,政府可以從短期和長期來著手。

從短期來看,中國政府可以加大項目投資和加快投資審批。 但是,他說真正的問題在長期。中國經濟目前的問題是短期內需不振,長期則產能過剩。如果現在增大投資,過一段時間後只能加劇產能過剩。所以要想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從提升內需入手。

但他說,政府今年還不會採取像歐美國家那樣的「量化寬鬆」的注資政策。

破七?

中國的一些經濟人士認為,中國經濟今年二季度「破七」的可能性在加大。

張志超認為現在有很多大型國際機構懷疑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守7%可能有困難。很可能下滑到6.9%、6.8%左右。

他說,政府如果非要保7%並不難,比如可以通過增加投資、降息、提高貸款等。

這將考驗中央政府的應對政策,希望不要忙中出錯,解決了短期問題,但將帶來更大的長期問題。這才是更令人擔心的。

張志超說,中國經濟其實更嚴重的是結構問題,並非短期性的,這一點才更值得警惕。

同時,在當今全球化越來越明顯的時代,一切都會產生鏈條式反應。中國經濟的放緩無疑對全球經濟也會產生衝擊。

它的影響首先體現在進出口方面。

其次,它還可能會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格局。比如如果中國經濟放緩繼續持續,那麼印度就可能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領頭羊。

「經濟新常態」

中國經濟的放緩也考驗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近來中國領導人經常提到經濟新常態的說法。也是承認中國經濟不可能總是保持像過去那樣雙位數的增長。

按照中國官方的解釋,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即從高速增長轉為所謂的中高速增長。

中國經濟專家張煒認為這個提法帶有滯後的認受性和尷尬的辯護性。

但是這至少意味著中國領導人決定接受經濟增速下滑的現實,同時意味著宣佈對以往的增長模式的放棄。

(撰稿:凱露 責編:路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