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國共是如何分家的?談談95年前蔣中正與馮玉祥的會面

2022-06-19 07:20

? 人氣

馮玉祥倒戈投向蔣中正,是促使汪精衛「分共」的關鍵原因。(國史館)

馮玉祥倒戈投向蔣中正,是促使汪精衛「分共」的關鍵原因。(國史館)

今年是「清黨」與「分共」95周年,所謂「清黨」是指蔣中正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下令清除北伐軍內的左派份子與共產黨人,確保他的中央軍嫡系部隊擺脫紅色勢力控制。隨後掌握軍權的蔣中正在南京宣告成立親近英美的南京國民政府,與汪精衛領導延續聯俄容共政策的武漢國民政府決裂,即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寧漢分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發生在1927年7月15日的「分共」,則是汪精衛洞悉到蘇聯試圖控制中國的陰謀後,將共產黨人和平請出武漢國民政府的經過。隨後兩個國民政府合二為一,正式宣告所謂「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結束與國共「分家」。然而誠如筆者上星期的文章《從「反帝」到親美:論國民黨的外交路線》所言,汪精衛之所以被迫反共,有相當大的原因來自於他手下的部隊反水投靠了蔣中正。

因為在「分共」以前,由唐生智指揮的北伐軍第4集團軍仍舊效忠汪精衛的武漢國民政府。第4集團軍下轄第1與第2兩個方面軍,第1方面軍由唐生智兼任司令,第2方面軍司令則由著名的左派將領張發奎擔任。兩個方面軍各有五個軍與三個軍,內部有大量中共黨籍的軍長和政工人員,實力不容小看。更嚴重的地方,是在於不聽從蔣中正命令的還不是只有武漢國民政府的部隊。

1926年9月17日「五原會師」後成為國民革命軍一份子,有「西北王」之稱的「基督將軍」馮玉祥獲武漢國民政府指派為第2集團軍司令。他手中不只有手握大刀,能征善戰的西北軍,背後還得到蘇聯的大力支持。馮玉祥為了討史達林歡心,還曾經將白俄將領高爾察克(Alexander Kolchak)將軍流亡到中國的部下阿年科夫(Boris Annenkov)逮捕後送交給蘇聯處決。

此刻蔣中正已獲得新桂系領袖李宗仁和白崇禧支持,只要能確保馮玉祥能加入反共陣營,就能讓手中沒有軍隊的汪精衛武漢政權垮台,實踐「寧漢合流」。95年前的今天,即1927年的6月19日,一場發生在徐州的會議讓馮玉祥做出了與蔣中正、李宗仁還有白崇禧合作反共的決議,為汪精衛的「分共」壓倒了最後一根稻草。

蔣中正實力不夠強大

回顧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歷史,其實不難看出蔣中正雖然為北伐軍總司令,可他實際上能控制的部隊並不多。真正被他視為嫡系部隊看待的,其實只有第1集團軍下由何應欽擔任司令的第1方面軍,尤其是該方面軍下轄的第1軍。國民革命軍第1軍之所以如此效忠蔣,原因在於該軍的前身是由黃埔軍校畢業生組成的教導第1團改編而成。

北伐勝利後所謂的中央軍嫡系部隊,基本上都是從國民革命軍第1方面軍所分流出去的,其他部隊如第2方面軍和第4方面軍則有大量親共人士存在。蔣中正為了擴大影響力,拉攏新桂系的代表人物白崇禧將軍,指派他出任可代行總參謀長職務的副總參謀長。與白崇禧同屬新桂系的李宗仁,則被委派擔任第3集團軍司令,同樣為蔣中正攏絡。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