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與街道記憶─重描臺北赤峰街:《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選摘(2)

2022-04-16 05:10

? 人氣

赤峰街如今是台北文青的聚集地之一,但在過去也曾有龍蛇雜處的複雜生態與空間實踐。圖為陳靜筠與當代藝術館推動的「街大歡囍」活動。 (資料照,李明宜攝)

赤峰街如今是台北文青的聚集地之一,但在過去也曾有龍蛇雜處的複雜生態與空間實踐。圖為陳靜筠與當代藝術館推動的「街大歡囍」活動。 (資料照,李明宜攝)

本章想試著提出不同於當前「主流」觀點與視角的赤峰街。至於為何需要另外一種觀點?從學術發展的角度來說,「赤峰街」以一種文青新寵的姿態受到(年輕)研究者的關注。關注的眼神聚焦於所謂的創意街區,文創產業、創意工作者與城市再生等範疇。這其中牽動了「體驗經濟」思維中所能提供的嶄新體驗與新鮮感,透過美學與符號消費,來創造年輕消費者的地方認同與文化想像。這樣的關愛眼神,決定了研究取徑導向。設定的議題即已經預知了可能的討論方向,從認識論來說,限縮了對在地歷史的深刻挖掘,不利於經驗研究拓展知識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從學術知識跨領域的發展視角來看。前述所謂的「文創產業」或「創意城市」的切入觀點,容易使整體街區生活樣態,看似停留在單一時間平面的共時性圖像,不利於歷時性的討論。既有都市計畫與城市發展的分析取徑,似乎找不到施展著力之處——取得的故事陳述都是新入住者和消費者觀點,在地街區構成與城市經驗的精彩故事,無從訴說。

擺脫既有學術思考框架,回到書寫、觀點生產與思想啟發。例如本文一開始,引用班雅明的《柏林童年》書寫一般,許多日常生活的情感記憶,的確不是屬於整體大敘事關注與探索的範疇。然而,以往這些被視為個體的、私人的,隱蔽的感受與記憶,也經常不是學術研究所探詢的面向。但多年後,當班雅明的這些隨筆的價值重新被關注與討論,不論是「非虛構寫作」逐漸受到重視;或者是散文體文類書寫價值引發討論等現況。置放於個人視角關注的集體歷史記憶的重寫,或者是個別生命經驗對於特定空間場域的再描述,均可能為探究在地歷史與空間變遷,累積可貴的史料,避免詮釋權被壟斷,讓故事可以多說一點,多些不同的詮釋向度,匯集不同的人說出來的故事版本——「羅生門」故事情節隱喻著難以找到統一的詮釋觀點,換言之,無法以單一視角來闡述空間的故事,那麼,如何能夠朝向多收集到不同故事,以期拼湊出更多元的想像?

 

綜合前述幾個向度的思考,累積為個人經驗觀點:書寫者因自身的居住經驗,對赤峰街周邊地區的發展,有著從個人記憶到持續觀察的不同詮釋視角。試圖借用空間生產的理論,以空間再現與再現空間等不同敘事策略,從都市發展歷史來重新描寫一個被共時性理解,而簡化的赤峰街空間故事版本,提出不同的空間與環境認知的詮釋觀點及想像。

街道的再現空間:文學與新聞報導中再現的赤峰街

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的三元架構中,最引人入勝的觀點,應是攸關主體的空間感受、情緒知覺與歷史記憶等面向,亦即所謂「再現的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這些豐富的情感表達、再現,乃是來自於各種類型與素材的再現所揭露出的空間。由於本文探討的「赤峰街」空間場域目前所能找到的再現素材相對有限,故本節以李日章教授的《赤峰街5號的那些事》(李日章,2015)一書,以及報紙中曾經出現的報導內容,作為分析素材,以期理解與想像社會大眾如何再現赤峰街的空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