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哥倆好,烏克蘭撤僑卻是慢半拍 當地留學生抱怨:中國政府不該誤導民眾,讓我們現在充滿危險

2022-03-04 17:00

? 人氣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美聯社)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美聯社)

早在幾週前俄軍在俄烏邊境增兵越發明顯時,不少國家就開始敦促其公民盡快離開烏克蘭,但中國直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才匆忙組織撤僑,引發當地華僑和留學生的不滿。而有消息說,中國在今年早些時候就已經得知俄羅斯計劃發動戰爭。那麼,中國為什麼在撤僑問題上慢了半拍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留學生:我真的是很想讓你們告訴我有什麼政策來幫助我。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工作人員:今天這個時候是完全可以安全撤離的。

留學生:我包不到車,火車站擠不進去,你讓我怎麼走?

近日,一名自稱被困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中國留學生,在網上公佈了她與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的通話錄音。在電話中,工作人員建議她先搭火車前往西部城市利沃夫,如果不想自行撤離,她只能等待下一次集體撤僑。這名學生在電話中不斷抽泣,但到了通話結束前,使館人員撂下一句話:「都成年人了,自己要是可以做就去做。」

2022年3月3日,部分撤離烏克蘭的民眾抵達波蘭邊境。 (美聯社)
2022年3月3日,部分撤離烏克蘭的民眾抵達波蘭邊境。(美聯社)

中國裝作不知情?

早在二月中旬,英美等多國就關閉了駐烏克蘭大使館,並敦促本國公民盡快離開烏克蘭,但中國遲遲沒有對其在烏人員發出相關提醒。直到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當天,當局仍然沒有宣布撤僑。到了第二天,中國駐烏大使館終於發布通知,準備安排包機撤僑。

有跡象表明,中國在今年早些時候就已經得知俄羅斯計劃發動戰爭,卻遲遲沒有警告在烏中國公民,引發廣泛質疑。《紐約時報》週三引述多名美國政府和歐洲官員說,一份可信的西方機密情報顯示,中國官員曾在二月初告訴俄羅斯官員,不要在北京冬奧會結束前入侵烏克蘭。

這些歐美官員還說,他們很難相信俄羅斯總統普京等到這場賽事結束才開戰只是巧合。2月20日,北京冬奧會閉幕。第二天,俄羅斯官媒就播出了普京聲稱烏克蘭歷來就屬於俄羅斯的一場講話。隨後,普京下令增派部隊進入烏克蘭東部的兩個分離主義地區,直到同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

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四在例行記者會上否認了這一消息。

「《紐約時報》的報導純屬虛假信息。這種轉移視線、甩鍋推責的言論十分卑劣。烏克蘭問題演變到今天的這種局面,來龍去脈是很清楚的。究竟癥結何在,大家心知肚明。」

但加拿大活動人士盛雪認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此前顯然知道普京計劃攻打烏克蘭,卻表現低調,表明北京當局暗中支持這場軍事行動。

「中國政府希望幫助普京穩住局勢,給外界製造一個假象,以便保證普京在突然發起這場侵略行動時,外界會措手不及。」

美國《紐約時報》:北京早知莫斯科入侵烏克蘭意圖,但要求俄羅斯在北京冬奧後再開打。 (路透社資料圖)
美國《紐約時報》:北京早知莫斯科入侵烏克蘭意圖,但要求俄羅斯在北京冬奧後再開打。

在烏華人頻頻遇險

還有輿論認為,正因為北京當局在撤僑問題上比很多國家慢了半拍,在烏華人承受了不必要的安全風險。

英國廣播公司(BBC)週四報導,二十幾歲的中國留學生沈鈺仍然滯留在烏克蘭東北部戰區蘇梅(Sumy) 。據她了解,蘇梅地區仍有三所大學的約兩百名中國留學生被困在當地,因為前往周邊城市的主要通道已被切斷。當沈鈺日前再次向中國駐烏大使館求助時,卻被告知當地情況復雜,無法前來解救,建議他們自行撤離。她在採訪中這樣說:「我們相信祖國,相信大使館,但大使館的做法讓我們無法自救……我們丟失了最佳自救的時間。」

一名華人男子近日還在短片平台「快手」上描述了一段驚險經歷。

「就在剛剛,我們正走的時候,俄軍的七八輛坦克、裝甲車,對我們一頓掃射,一位中國人中槍現在在醫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證實,一名中國公民周二在自行撤離途中遭遇槍擊受傷,目前此人已脫離生命危險。他週四表示,目前已有超過三千名在烏中國公民安全轉移到烏克蘭周邊國家。但有網友引述當地華人說,實際撤離人數與當局公佈的不符,而且自行逃離的華人也被算在官方聲稱的撤僑人數中。

近日隻身前往烏克蘭聲援當地人的旅美異議人士何岸泉對本台表示,他在西部城市利沃夫(Lviv)碰到了七名中國留學生,他們都是從基輔自行包車逃到那裡的。這些學生透露,他們為此花費了兩三千美元。

「這些留學生告訴我,他們對於中國政府的誤導表示很氣憤,造成他們現在逃難充滿了危險。在2月24日開戰前,各國已經在撤僑的時候,他們當時很希望中國政府也能發出撤僑的指示。」

聯合國大會周三高票通過決議,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要求俄羅斯立即撤軍,中國是三十五個投了棄權票的國家之一。

版權所有©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許可進行再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