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寒露」節氣到,天氣轉涼容易感冒!民俗專家揭入秋時節的養生與禁忌,5種NG食物少吃

2021-10-07 09:48
進入「寒露」節氣,該怎麼保養才不容易生病呢?(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進入「寒露」節氣,該怎麼保養才不容易生病呢?(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2021年10月8日09點40分進入「寒露」的節氣,「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古云:「寒從足生」,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特別是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嬰幼兒,寒露時節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受到感冒等常見病的侵襲。

這個時候不要再穿夏季的涼鞋了,以免「寒從足生」,而應穿著舒適的鞋襪保護腳部,防止寒氣入侵,古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正是這個道理。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寒露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寒露」開運養生與禁忌:

一、食的養生與禁忌

1.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病人不宜用補藥。一般人宜用食補,即選擇新鮮的白菜、蘿蔔、蓮藕等加入魚、肉等做成湯,如花生雞爪湯、蓮藕排骨湯、蘿蔔排骨湯等。

2.不少人就已經感覺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因此在飲食方面也會開始進補,往往會吃上一些羊肉、火鍋等食物來達到暖胃的目的。過度進食厚膩的大魚大肉並非正確的選擇,我們應該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適當多吃一些甘潤的食物養肺潤腸。

3.此節氣的養生食物最好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適宜吃的有百合、大棗、紅薯、枸杞、南瓜、雪梨、柿子、香蕉、胡蘿蔔、冬瓜、銀耳、豆類、菌類等,避免辛辣刺激。

4.天氣乾燥易出現口渴、喉嚨乾、唇燥、皮膚乾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力。

少吃以下5種食品:

1、不喝冷飲。2、少吃或不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如鹹菜、醬菜、筍乾、鹹肉等鹹食。3、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4、不宜多喝含氣飲料,包括汽水、啤酒等。5、慎喝涼茶,上班族工作繁忙,經常熬夜,到了寒露時節,由於天氣變化大,容易出現口舌乾燥、牙齦腫痛等「上火」的症狀,喝涼茶則會加重「秋燥」的症狀,耗氣傷陰。

二、衣的養生與禁忌

1.「寒從足生」,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特別是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嬰幼兒,寒露時節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受到感冒等常見病的侵襲。這個時候不要再穿夏季的涼鞋了,以免「寒從足生」,而應穿著舒適的鞋襪保護腳部,防止寒氣入侵。

2.低溫會使血壓升高,導致腦血管破裂,寒冷會使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故而需要注意保暖,時時提防。

3.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

三、住的養生與禁忌

寒露節氣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可在居室及其周圍種植綠葉花卉,既能讓環境充滿生機又能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四、行的養生與禁忌

寒露起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

五、育的養生與禁忌

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另有一番動人景象。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

散步、快步走、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果過度運動,會增加人體的疲憊感,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秋遊也一種好的活動,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可貼近大自然,又能收斂心神,也可達到鍛鍊的目的。

六、樂的養生與禁忌

寒露後日光照射時間減少,天氣又漸冷,加上風起葉落,景物蕭條,容易讓人有淒涼的感覺,出現情緒不穩,多愁善感的憂鬱心情。宜郊遊、遠足、賞秋菊,登高眺遠或邀友小聚會,這些都可避免清秋落寞的心理。秋季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達到動靜合一的精神調養,培養樂觀豁達的心情,以減緩秋令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本文作者為 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  創會理事長  楊登嵙 教授) (相關報導: 經常手麻、腳麻,代表快中風了?醫師揭3個NG生活習慣,補充這營養素就對了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林俐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2劑莫德納也難擋!女機師突破性感染 醫憂恐是Delta第三度進犯台灣
下周恐有颱風生成!最接近台灣時間曝光,氣象專家:不排除直接侵台
歷史性重大突破!這種惡疾每年讓26萬名兒童來不及過5歲生日,我們現在有疫苗了!
全台房價再創歷史新高,現在不搶會後悔?專家給年輕人的真實忠告:小心吃大虧
統一優質生活館 近百品牌進駐 美食、生活一步到位
雨量增多?國慶連假天氣出爐 上班日恐先迎來熱帶擾動
能唱歌了!北市好樂迪、錢櫃、星聚點等20家分店即起復業
風評:游錫堃搶發宜蘭高鐵選舉紅包?還是炸彈?
《魷魚遊戲》映照地獄朝鮮:貧富差距、激烈競爭,年輕人看劇彷彿看到自己
第十輪BNT疫苗「加開61至63歲」接種!今開放8小時限時預約、10日開打
「保住陳柏惟機率不高為何要投入?」媒體人曝民進黨背後盤算
「視訊拜習會」可望年底前登場!蘇利文、楊潔篪瑞士再會,美方關切中國對台挑釁
11月縮表如何影響經濟?美股更震盪?柏南克:這種情況下,聯準會將提前喊卡
「台北市長選舉藍白合可能性不高!」鄭文燦預測陳時中出征時間點
諾貝爾文學獎知多少》主辦機構瑞典學院曾捲入#MeToo風暴、以任何語言寫作都能獲獎!
美國還有多少核彈頭?國務院公布最新庫存量:3750枚 智庫稱中國約有「350枚」
2700年前的富豪奢侈品!耶路撒冷考古發現罕見的「私人廁所」
季霆剛觀點:莫里森參與新美英聯盟的原因
林錫星觀點:緬甸當前政壇上軍二代與Tatmadaw的博弈
劉啟民觀點:大學入學狂想曲─淺談「抽籤入學」的可能性
劉性仁觀點:黨產會何苦如此對待救國團?
看YouTube真的可以學投資?疫情下,台灣人觀看投資類影片時間竟暴增3倍
汪志雄觀點:失格總統與粗鄙網紅
吳典蓉專欄:蔡政府做不好,中國不該負責嗎?
觀點投書:網紅總統,您還記得小燈泡嗎?
觀點投書:屏東挖眼案─不止人性關懷,還有網軍關切?
鄧聿文觀點:習近平掀開新一輪政治清洗的序幕
觀點投書:政府帶頭說謊,有啥資格立法管制網路言論
觀點投書:調查員有白痴豈不恐怖
觀點投書:想酒駕,先加入民進黨
馬雲被整肅─證明美國人投資中國公司的巨大風險:《天下大亂》選摘(4)
23歲女網友從不知道爸媽收入有多少!她意外打開帳戶見6位數月薪,坦言嚇到了
全國電子5倍券再翻倍 家電9折、加1元多1件搶振興商機
30年指標飲品寶特瓶製造商 如何轉型開創新型態飲品市場?
華航女副機師確診二採Ct值上升 名醫揭機組員5+9檢疫漏洞
打完疫苗可以喝酒、運動嗎?重症醫給正確解答,10大常見疑問一張圖看懂
「陳柏惟2招選上立委從此得意忘形!」邱毅預言:躲不過被罷免
台灣拚11月底引進新冠口服藥 食藥署曝3種管道
民進黨民代留言為陳柏惟加油 徐巧芯嗆:鼓勵大家肇逃?
圍棋》環旭新人王呼之欲出 林士勛、陳祈睿殺入決賽三番棋
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治安奪冠! 侯友宜表揚防疫楷模及授階升職官警
反艦、防空火力強大!海軍第2艘「高效能艦艇後續艦」今動工
快看身分證! 淡古首次開放國定古蹟吃下午茶
「青年薪希望創意海報」人氣獎網路票選 投票抽SONY藍芽耳機
劍指台南市長黨內競爭 中常委陳茂松堅持回歸初選:現任優先要總統親自講才算
VOA盤點「珠海航展」亮相的解放軍新裝備:殲-20、殲-16D、彩虹-6大型無人機
民眾、店家參與冷 北市宣布「熊好券」登記、抽籤延期1周
陳柏惟車禍肇逃、丁允恭酒駕無罪 羅智強批:塔綠班都是這種貨色?
迎接國慶籲朝野團結對外 蔡英文喊話朱立倫:盼政黨政治回到良性競爭
接力挺台東 台東觀光業感恩回饋贈醫護暖心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