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春節攻勢」50周年祭:黎筍與毛澤東互動(上)軍事失利,政治勝利

2018-02-01 19:30

? 人氣

中國領導人表示中國是越南「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大後方」。毛澤東(左),周恩來(右二)和彭德懷(右)迎接來訪的越南領導人胡志明(左二)

中國領導人表示中國是越南「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大後方」。毛澤東(左),周恩來(右二)和彭德懷(右)迎接來訪的越南領導人胡志明(左二)

50年前的1月31日,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發動「春節攻勢」。北越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游擊隊(越共)一起對南越(越南共和國)和在越南的美軍突然發動大規模攻勢,打破了越戰僵局,有人認為進攻加速了越南統一 。

河內實力派領導人黎筍推動「春節攻勢」令南方「越共」武裝和北越人民軍遭受巨大人員傷亡而引起許多爭議。出身越南南方的領導人黎筍後來在1970年代中越交惡時期被中國稱為反華集團(「黎筍集團」)的首腦。

有人說,如果沒有春節攻勢,可能就沒有今天南北越南的統一。如果越南仍然如朝鮮半島那樣處於分治局面,那麼今天中國在東南亞和南海的安全環境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不過BBC國際台越南部主任阮江(Giang Nguyen)認為,歷史很難假設。他說,如果沒有「春節攻勢」,戰爭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一種猜測是,如果沒有「春節攻勢」,南方的越共也不會損失大部分武裝,在南北統一的時候就有更強的討價還價地位,後來的越南政治構成和政策也可能會大不一樣。

「消耗戰」還是「攻堅戰」?

1967年越南勞動黨(越南統一後改名為越南共產黨)第一書記黎筍排除了武元甲大將等黨內領導人的反對,採納阮志清大將的發動總攻計劃,希望在南方全面武裝暴動加速迫使美軍撤出。當時胡志明和武元甲等領導人都主張打消耗戰,不熱衷於投入常規兵力進攻城市的決戰。

胡志明和黎筍
Getty Images 黎筍(右)對1955年的劃分「兩個越南」的日內瓦協議十分不滿,他認為當時胡志明(左)和武元甲讓步太多

同年越南的武元甲將軍和范文同總理去北京會見了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和政府總理周恩來。根據哥倫比亞大選的歷史學者阮連姮(Nguyễn Thị Liên Hằng)的《河內的戰爭》的描寫,當時范文同對周恩來說,越南南方戰場活學活用了中國的戰略。在會見中武元甲告訴毛澤東 ,越南在反美戰場上運用中國的武裝鬥爭經驗:保存實力,穩扎穩打。

但是他們在北京還告訴中國領導人,越南北方已經決定1968年在他們的「戰略原則」中添加新內容 。當時毛澤東的擔心是,越南要改用蘇聯的戰略,即動用常規兵力攻擊奪取城市,謀求速勝。

因此毛澤東對武元甲和范文同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毛澤東說,這才是最讓美國人害怕的戰術,「美國人希望越南投入常規兵力,這樣能消滅你們的主力。但是你們沒有上當。打消耗戰像吃飯:(最好)不要一口吃個胖子。」

當時武元甲似乎同意中國領導人關於打持久戰和消耗戰的分析,但是他並沒有能力阻止黎筍的決策。黎筍希望通過「春節攻勢」,發動全方位的進攻,摧毀南越境內各軍民指揮體系樞紐,造成南越政權癱瘓,加速統一和解放。

1968年1月31日這一天,河內發起了旨在打破越戰僵局加速統一的「春節攻勢」,越南民族解放陣線超過55萬軍人和越共游擊隊在南越100多個城鎮發動進攻。

數月後,中國對越南的軍事策略作出批評,指出越南部隊和武裝不應該攻擊城市。中國認為越南受到了蘇聯的影響。1968年5月周恩來在北京會見范文同時對他指出越南武裝並沒有在戰場上取得主動,鬥爭只是處於僵持階段(並沒有到決戰階段)。

周恩來6月對越南南方的軍政領導人範雄(越南中央南方局書記、南方解放武裝力量政委)說,蘇聯認為以農村包圍城市,打持久戰是錯誤的,主張閃電攻擊城市的戰略正確。但如果(越南)那麼做,就會被美國集中力量消滅,戰場上的損失會導致自己陣營產生失敗主義。

中國警告美國

阮連姮在《河內的戰爭:越南為實現和平戰爭的國際歷史》書中寫道,中國不願意看到越南攻擊性的戰略導致越南戰爭升級,中國也不願意被迫被捲入擴大的中南半島戰爭。

美國擔心共產主義在中南半島像「骨牌效應」一樣,從中國,越南,老撾,柬埔寨一路擴散,並以此為依據捲入越南戰爭。而中國也認為美國要把南越作為反共基地,威脅北越,甚至中國。

當時中國大力支持東南亞共產黨武裝鬥爭,保證中國是他們「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大後方。」1964年周恩來在河內對越南和老撾共產黨承諾,對美國可能的戰爭升級,「美國走一步,中國走一步;美國出兵,中國也出兵。」

同年美國籍口「東京灣事件」開始對北越轟炸,1965年又派遣地面部隊直接進入南越參戰。之後在同一年內,周恩來通過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和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先後兩次對美國轉達了不要將中南半島戰爭升級的警告。

中國提醒詹森政府吸取杜魯門時期的教訓,即在朝鮮戰爭開始時中國警告美國不要越過38線,否則中國會出兵與美軍為首的聯軍作戰。周恩來的警告內容是:中國不會主動挑起對美戰爭;中國會支持世界受到美國侵略的亞非拉國家;如果美國侵略中國,中國會戰鬥到底;一旦中美開展,戰爭就沒有界限。

儘管對美國擺出強硬姿態,但中國並不希望中南半島戰爭升級,希望能把戰爭限制在已有範圍。中國還按照自己以往的武裝鬥爭經驗,建議中南半島共產黨作長期鬥爭的凖備,在軍事上,要鞏固根據地,誘敵深入,打殲滅戰。

邊打邊談,中蘇分歧

vietnam
BBC 50年前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發動「春節攻勢」旨在施加壓力迫使美軍退出越南

越南「春節攻勢」發生在中蘇分裂的背景下,毛澤東對赫魯曉夫和美國搞「低盪」強烈不滿。因此在對越南反美鬥爭和談判問題上,越南的支持者蘇聯和中國的立場存在明顯差異:蘇聯更傾向於和談,中國則主張鬥爭。

1968年春節攻勢開始後越南在4月3日宣布同美國舉行談判,第二天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阮連姮在《河內的戰爭》一書中說,4月范文同在北京時,中國領導人對越南對美讓步表示不滿,並說馬丁.路德.金遇刺和北越宣布談判可能有關聯。

中國反對越南在詹森總統只部分停止轟炸的情況下就接受談判建議,另外,越南也沒有堅持在金邊舉行談判的條件。毛澤東對范文同說,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決不可能從談判桌上得到。周恩來認為越南領導人參加談判的決定過於匆忙,把地面部隊置於危險之中。

負責巴黎談判的越南最高級外交官是春水,但黎筍倚重的黎德壽是談判實際決策者。越南談判官員往返於巴黎和河內之間途中都在莫斯科和北京停留,聽取中蘇的意見。

在5月的談判期間,越南同時受到來自蘇聯和北京的懷疑。蘇聯懷疑越南談判沒有誠意,而北京懷疑越南有別的動機。哥倫比亞的歷史學者阮連姮說,5月毛澤東沒有接見路過北京春水,周恩來和陳毅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春水,提醒他不要相信莫斯科,小心被蘇聯出賣。

但後來尼克森上台,中美關係開始正常化後,中國又開始希望河內盡早跟美國達成協議。儘管中國已在對北越保證中國不會因為美國而改變對越南的支持,但是中國表示希望在1972年尼克森訪華前巴黎和談能夠達成協議。

在巴黎談判中,黎德壽表現強硬。他在往返巴黎路過北京時,周恩來多次試圖說服黎德壽讓步,但沒有成功。周恩來對黎德壽承認河內1968年同意談判是正確的。多年後季辛吉再見到河內領導人時開玩笑說, 黎德壽在談判桌上如此難以對付,以至於讓他的頭髮變白。

黎筍一直對1955年的劃分「兩個越南」的日內瓦協議耿耿於懷。黎筍認為當時胡志明和武元甲讓步太多,日內瓦和約條款並沒有反映越南在戰場上取得的勝利。當時日內瓦談判僵持不下的時候,周恩來去廣西見胡志明勸他接受沿北緯17度線建非軍事區,劃分南北越的建議。黎筍認為,為日內瓦協議達成,蘇聯和中國都對越南施加了壓力。

vietcong
Getty Images 河內宣布春節攻勢取得了勝利,但河內付出58,000戰鬥人員陣亡,4萬人受傷的代價

軍事失利,政治勝利

春節攻勢是越南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地面行動,河內宣布春節攻勢取得了勝利,但河內付出58,000戰鬥人員陣亡,4萬人受傷的代價。美軍陣亡者達2500人。美軍繳獲的文件顯示,河內領導人最初對參戰部隊承諾戰爭在2月結束,但激烈戰鬥持續了21周。因為春節攻勢傷亡慘重,黎筍的批評者將他比作越南的斯大林。

雖然春節攻勢是軍事上的失敗,但取得深遠的政治影響,動搖了美國的戰鬥決心。有評論說,「春節攻勢」削弱了美國的戰鬥意志,就像1954年奠邊府勝利那樣摧毀了法國的戰爭決心,導致1955年日內瓦和談並簽署協議。

研究中南半島的歷史學者梅赫塔(Harish Mehta)認為「春節攻勢」是越南領導人的戰略傑作,雖然在軍事上失利,但在公關上取得了成功,推動了美國的反戰運動,對美國政府造成了心理打擊。

「春節攻勢」粉碎了美國能夠打贏越戰的希望,實際上間接導致約翰伯遜總統下台,一定程度上促成許諾從越南撤軍,實現「體面和平」尼克森當選。1969年尼克森擔任總統後積極尋求同中國改善關係,對中國釋放和解信號,一方面是為了聯中制俄,另一方面也為了尋求中國幫助,影響北越,讓美國體面從越南脫身。

《河內的戰爭》的作者阮連姮認為「春節攻勢」除了導致南方部隊遭受巨大傷亡,加劇了南越政府的壓迫政策,客觀上也幫助尼克森當選。她認為尼克森上台後利用中蘇分歧, 破壞了越南同中國和蘇聯的關係,把戰爭擴大到了柬埔寨和老撾,推動了整個亞洲的共產主義聯盟瓦解。

黎德壽拒領諾貝爾和平獎

黎德壽
Getty Images 巴黎和平協議在1973年後,季辛吉(左)和黎德壽(左三)兩人因此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例如美國1971年發動代號「蘭山719」行動為尼克森帶來了外交勝利。「蘭山719」即美軍和南越軍隊侵入老撾切斷「胡志明小徑」的軍事行動。

「蘭山719」後中國和蘇聯只對美國發出口頭抗議,中蘇分歧妨礙中蘇在中南半島採取共同立場和行動令河內失望。在譴責美國侵略老撾後,周恩來在4月初訪問河內,與此同時毛澤東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中美關係自「乒乓外交」後開始向正常化發展。

後來北京決定邀請尼克森訪華更令黎筍和范文同十分不滿。尼克森訪華後,黎筍對來訪的周恩來總理說,中國邀請尼克森訪華等於挽救了快要被淹死的尼克森。

當然中美關係正常化也引起了南越政權的猜疑。南越總統阮文紹懷疑美國同中國達成出賣南越的協議,他還懷疑季辛吉秘密訪問北京途中可能在河內停留過。阮文紹對他的顧問說:「美國在找更好的情婦,現在尼克森找到了中國。舊情婦人老珠黃了,他想甩掉老情婦。」

尼克森上台後,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同北京接觸會談的同時,在巴黎同黎筍的左膀右臂黎德壽進行談判。

巴黎和平協議在1973年簽署後,季辛吉和黎德壽兩人因此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但黎德壽認為越南戰亂沒有結束,同時也表示對諾貝爾獎的虛偽不屑而拒絶領獎。

1973年北越,越共(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國和南越(越南共和國)達成了巴黎和平協議,同年美國從越南撤軍。南越政權僅維持了兩年就在北越軍隊進攻下瓦解,北越武力統一了越南。

以上是關於春節攻勢和中國部分。敬請關注下一部分: 越戰春節攻勢50年-美國越戰反思和溪山戰役(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