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20週年:美國投入全球反恐,為中國打開了「機遇之門」 ?

2021-09-09 10:27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2001年9月11日,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基地」(Al Qaeda)在美國發動自殺式恐怖襲擊,劫持民航客機撞擊紐約世貿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廈,導致近三千人死亡,製造了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不到一個月,美國開始空襲阿富汗,試圖推翻包庇基地組織的神學士政權,從此開啟了「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從「911」後美國的反恐行動中看到契機,尋求改善原本緊張的雙邊關係,得以爭取到「關鍵的十年」迅速提升國力,成長為有能力挑戰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的新興超級大國。而與此同時,美國深陷反恐泥潭,耗費了巨大資源,客觀上放鬆了對中國崛起的警惕,疏於對中國戰略圍堵。美國總統拜登不久前的講話或許是對這一「此消彼長」做了最痛徹的詮釋。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拜登總統在發表全國講話時說,「在這場競爭中,中國和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國在阿富汗陷入另一個十年。」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認為,美國將大量外交、情報和軍事資源用於反恐;而來自中國的實質威脅在2009年至2010年間開始呈現。「但我認為,在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方面,美國的反應很慢。部分原因是由於聚焦反恐,但美國也確實低估了北京的野心和能力。」

紐約世貿中心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遭到撞擊,濃煙從的雙塔中噴湧而出。

「機遇之門」

世貿中心和五角大廈遭到襲擊後,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當晚便致電布希總統,向美國和遇難者家屬表示同情,並譴責「所有恐怖主義暴力行動」。分析認為, 這一舉動並非一時衝動,背後是嚴謹的戰略判斷,因為北京很可能已經意識到,一道機遇之門倏然打開。

就在幾個月前,美中關係還因海南島撞機事件陷入僵局。4月1日,一架美國海軍偵察機在南海上空執行任務,中國解放軍派戰鬥機攔截,其中一架與美機碰撞並墜毀,雙方就責任歸屬爭執不下。憤怒的布希在4月底放出狠話稱,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協防台灣」。此話一出,震驚各界,兩國頓時劍拔弩張。

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也並非單一事件造成。早在1991年,波灣戰爭爆發就讓中國意識到有必要建設一支現代化軍隊,以抵禦美國可能帶來的威脅;1995年和1996年兩次台海危機,以及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的大使館遭到美軍轟炸,都讓兩國關係日趨緊張。在這種背景下,布希在2000年競選期間批評上屆柯林頓政府對中國過於軟弱。他還稱中國並非「戰略夥伴」,而是「戰略競爭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