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2014風雲人物 佔領者反佔領者

2014-12-28 16:44

? 人氣

陳健民選擇接受這種狀態。「我沒有崩潰過,你要學懂面對一種失控的狀態」,他說:「這個飛機好像沒人駕駛一樣的,有時候好像有,好像沒有,人家還以為你是其中一個在控制這個飛機的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會把想法發手機信息給學生,對方有時回兩句,有時沒有回覆。「他們也會覺得我們挺煩的吧」,陳健民說:「好像父母早上在冰箱的外面貼紙(叮囑孩子)。」

民意繼續逆轉著。根據十一月初的調查,近七成受訪者認為佔領者應該全面撤離。而到了十一月中旬,另一個調查顯示,認為佔領應該停止的受訪者比例再次爬升,超過了八成。兩個調查都是由獨立的大學機構進行的。

佔領者也面臨著人數上的嚴重減員。最初站上街頭的絕大多數學生已離開了,留守者不乏行為粗鄙、打扮另類的青年。雖然香港媒體每日頭版幾乎仍是佔領運動,但國際媒體的關注明顯減少了。在佔領區內,多數人的意見仍是堅持到底,因為主張撤離的人,選擇了用腳投票。

在有關國家安全的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和反國教事件中,湧上街頭的人們最終都取得了勝利。但這一次,香港政府與北京不再做任何退讓。種種跡象顯示,天秤正在倒向反佔領與體制的那一端。

龍和道夜戰的武力陰影,又再出現。十一月十八日晚上,上百名戴著口罩自稱網絡集結而來的示威者,為阻止傳言中的網絡二十三條議案的表決——事實上那根本是個假消息,發起對立法會的衝擊。他們用鐵馬和磚頭砸立法會大樓的玻璃,但打開缺口後,卻四散逃離。警方趕到後,又一輪毫無意義的衝撞開始了,混亂中,一些警用設備被偷走了。次日,佔領與反佔領陣營實現了難得的同步,佔中三子與泛民議員均譴責了暴力行為。但學生領袖們似乎不忍心切割任何衝擊者,在接受採訪時只是謹慎地使用了「不能理解」一詞。

立法會被衝擊之後的那個週日,佔領者首次走出佔領區,在香港二十一個不同地方開設了街站。這個意在聽取大眾反映、宣傳普選理念的社區活動,卻預料未及地到處遭遇市民的圍攻指罵。「他們搶我們的單張撕掉,用粗口罵我們」,民主黨議員黃碧雲告訴亞洲週刊,這是她多年來開街站從未碰到的情況。她表示對未來選情的憂慮,「我們看見原來支持真普選的,可能也不支持佔領,所以為什麼我們說要勸學生考慮轉移」。

三子自首推動退場

在權衡局勢之下,佔中三子決定再進一步,以投案自首的方式,推動佔領者主動退場,他們在五方平台上公布了想法。後來,向亞洲週刊回憶起這個「艱難決定」時,戴耀廷說:「政府不願妥協,我也明白,不然好像是鼓勵繼續佔領,為什麼要加籌碼給你?」他期盼著,「退了以後,過一段時間,大家重新對話,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