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仁觀點:疫苗接種死亡案件不可輕慢以對

2021-09-02 06:40

? 人氣

我國疫苗接種率逐漸提升,也陸續出現600多件接種後死亡案例。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我國疫苗接種率逐漸提升,也陸續出現600多件接種後死亡案例。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8月底,好不容易等到國產高端疫苗可以接種,60多萬劑疫苗幾乎被預約完畢,但是沒想到接種後陸續傳來死亡案件,特別是桃園市某作家力挺高端,卻不幸身故,後面雖然證明是主動脈剝離及心包膜炎所致,令人十分不捨。後續1星期內,又另有5位民眾不幸往生,讓大家質疑高端的安全性。到底疫苗接種和這些民眾的去世是否有關聯,值得我們關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從疫情爆發到現在,截至2021年8月30日,共有1萬5991人確診,834人死亡。一樣截至8月30日,國人疫苗接種不良事件總共6089件,死亡683人,其中AZ疫苗不良事件有4889件、死亡548人,莫德納(Moderna)不良事件1122件、死亡129件,高端有不良事件78件、死亡6件,若換算為疫苗接種每百萬劑的死亡發生率,AZ為83人、莫德納34人、高端9人。這些數字表達出什麼意義?這當中有兩個重要變數,又有什麼關聯?

年齡、慢性病,讓長輩疲累接種環境導致疫苗死亡率

變數之1是年齡,AZ疫苗最早接種,第1波是從85歲以上老人家,有的縣市是從87歲以上開始接種,長輩有多重慢性病,自然會有較高的死亡率。

第2個變數是接種的場地,開始疫苗接種時,除了台北市大規模開放社區診所可以接種,搭配醫院的大型接種站。但是在外縣市,大多以大型接種站為主,老人家舟車勞頓,人潮擁擠,又在烈日下排隊,來回往往要耗時3小時以上,很容易誘發相關慢性疾病,可以說社區診所才是最安全的接種場域。

20210823-民眾23日開始至疫苗接種站施打高端新冠肺炎疫苗。(柯承惠攝)
部分疫苗接種站人潮較為擁擠,可能成為誘發年長者身體不適的因子,並在後續間接讓接種疫苗死亡率提升。(資料照,柯承惠攝)

雖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進行新冠肺炎疫苗安全性監測,明確指出:不分廠牌及個別廠牌之各年齡層男性與女性之通報死亡事件數 (通報值) 皆未高於預期死亡事件數 (背景預期值)。但是,人民真的同意嗎?特別的是大家對於國產疫苗的期待和嚴格的監督,高端真的是毫無瑕疵嗎?

在美國全球臨床實驗資料庫(Clinicaltrials.gov)裡面登入高端疫苗不適合接種的疾病狀況有19種之多,2020年度高端2期實驗時,也排除5種健康不佳狀況不適合參與實驗,包括:不穩定慢性病患者、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最近1個月內接受重大手術、癌症病患、孕婦或哺乳婦女,在高端接種的仿單只有提到孕婦和哺乳婦女不宜。這次6位接種高端疫苗後死亡的個案中,真的有癌症病患,使用毒品會不會造成免疫系統功能,也值得我們注意。

我的診所也有提供高端疫苗的接種,由於這是世界首發,全世界第1批大規模接種高端疫苗,我請民眾要留觀30分鐘,有一位30多歲年輕的男性,10分鐘就要離開,他太太要請他多留一些時間,他直接回答:反正沒事就沒事,如果有事,政府就會說這是因為我有氣喘病,才會有這些反應。

這位年輕朋友相當程度反映出民眾在這半年來對於疫苗接種的感受,有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或死亡事件的發生,官員直接反應就是:這個人有慢性病、三高、肥胖、超過100公斤(馬上被打臉90幾公斤,不到100公斤)、癌症患者、藥癮者等等,想要證明和疫苗的關聯,就要解剖相驗,親人接種疫苗猝死,特別是老人家還要解剖相驗,家人情何以堪,令人不捨。

應成立疫苗接種不良事件委員會

我誠摯建議,官員面對疫苗接種後的死亡事件,不要動輒表現出跟疫苗無關的推論,而是個案本身有慢性病、肥胖、高齡等等原因,長期下來會讓國人認為推卸責任或漫不經心的說詞,應該以較專業及悲憫同理心的態度,重視每一個生命。

更重要的是,國家應該成立疫苗接種不良事件委員會,邀請專家、學者、社會公正人士參與,好好審閱每一件不良反應事件和疫苗的關聯性,並且定期向社會公開說明;參與的委員也要對外公開姓名,接受社會的監督,成為一個專業、超然的委員會,取得社會的信賴,精進疫苗接種的品質。

*作者為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COVID-19緊急醫療應變小組召集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