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民進黨英系發威 台灣依然是「黨天下」

2021-09-02 06:20

? 人氣

英系立委雖然出手挑戰蘇內閣政策,但並未改變民進黨黨天下的格局。圖為英系實質領袖陳明文(右)。(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英系立委雖然出手挑戰蘇內閣政策,但並未改變民進黨黨天下的格局。圖為英系實質領袖陳明文(右)。(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最近民進黨英系立委頻頻出手,五倍券逼蘇內閣吞下一千元換五千元的構想,BNT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轉向、優先開放18到22歲族群優先施打;英系立委一出手就連連告捷,突破蘇貞昌內閣的銅牆鐵壁;民進黨各派系使出左右互搏奇技,這對台灣民主又有什麼意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蔡蘇體制決策圈狹隘獨斷 英系立委罕見出手

英系立委出手之所以引人側目,因為這是蔡蘇體制成立以來罕見的現象,畢竟,從三加十一爭議、疫苗採購不力、堅持高端二期給EUA等,還有之前的關中天、影響藻礁的第三接收站等,幾乎未聽聞民進黨內有任何異聲;引發民怨的萊豬只有區區3位綠委斗膽在立院投下棄權票,但立即遭到同黨立委撻伐及民進黨中央嚴懲,形同是逼這幾位綠委簽下軍令狀,下次再不聽黨意可能就要掃地出門了。

換句話說,在蔡蘇的小圈子領導風格下,決策圈愈縮愈小,決策過程愈發獨斷,但造成這樣的獨斷過程其實是雙向的,除了蔡蘇的決策風格外,民進黨立委無論在黨內或是國會,也自甘成為黨派打手、甚少為民喉舌,少數還敢表達異議的,不是被教訓(死小孩)就是被邊緣化、成為孤鳥;這也顯示黨內民主和整個大環境的民主惡化是相關的,當立法院未擔負起制衡行政院的責任、為民意把關時,執政黨立委在黨內也同樣是噤聲的,黨內民主潰不成軍。蔡蘇體制黨內決策愈集中、黨外也愈不民主,這是必然的。

民主當然是原則問題,但民主也是有實際效益的,換句話說,蔡蘇決策獨裁化,不但是民主問題,也是治理問題。試想,如果蔡蘇決策圈能稍稍開放、可以兼聽不同意見,疫苗採購還會一度陷入窘境、要靠外國贈送嗎?如果府院高層決定扶植「國產」疫苗前能夠至少聽一下專業人士異見,不要閉門造車,還會硬推「國產」疫苗、重傷政府公信力嗎?近日最明顯的就是五倍券,是要關在象牙塔多久,才會不知道要生計大受衝擊的民眾拿一千元去換五千元券、幫忙「振興」經濟,是很不切實際的構想嗎?

所以,英系遲來的出手確實讓人眼睛一亮,不論是不是倒蘇、不論有什麼政治盤算,民進黨內至少開始有不同的意見,再不濟也比一言堂的決策過程更能接觸到民意,但就像黨國一家一樣,派系治黨同樣也有風險及侷限,如果淪為派系治國,更絕非民主國家之福。

民進黨自創黨以來就形成派系共治的文化,不過,所謂派系共治是指權力分配,例如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中常委結構、尤其是選舉提名小組,一定是各派系都有人,在權力分配的敏感地帶,即使是兼任黨主席的總統都難以破壞民進黨傳統;但是國家政策方向就要看領導者風格而定,蔡英文蘇貞昌都是領導人中少與黨內人士事先溝通的,蔡英文最經典的例子是:去年8月舉行記者會宣布開放美豬進口時,多數綠委渾然不知此一決策;而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以來,政策推出前極少對內事先溝通,綠委私下抱怨頻頻,英系在五倍券發難只是冰山一角,相較於蘇揆二任閣揆以來的強硬姿態,此次立馬轉彎,顯然再度體認到民進黨的派系結構難以跨越。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