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植「生技股」已經超過20年,蔡英文為何敢於高呼「目標產值破兆」?合理推測,看得就是新冠疫情下,國產疫苗產值「可能的」爆發性成長。
公允地說,生技產業的其他類別都很有前景,唯獨新藥產業,未知數很多。一般人也不必太專業,自己問自己,你比較相信外國進口藥品,還是國產藥品?醫師若推薦非健保藥品,是進口藥品還是本土藥品?答案很清楚,本土藥品的信任度始終沒有建立起來,就是台灣新藥產業最大的問題,因此必須想辦法外銷
以外銷為主要戰略的產業,粗分就兩種,自製品牌與代工。以電子業為例,台灣靠的是代工在全球取得成績,台積電,鴻海都是國際代工大廠,護國神山就是靠代工護國,而非「品牌」。因此台灣生技產業最佳的發展路徑,就是代工,而非自製品牌。
這便是為何韓國在疫苗戰略上主推代工,自製只是輔助作用,畢竟,唯有代工能快速獲利,再靠獲利逐漸形成產業鏈。台灣商界人才濟濟,會不懂這道理嗎?就是懂,郭台銘才會投資台康生技,目的就是想將在電子代工產業鏈上的成功經營模式,套用在生技業上。
這種模式叫做CDMO模式(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委託研發與代工生產),主張CDMO的可不只郭台銘,而幾乎是整個生技業界的共識。連扁朝的衛生署長涂醒哲(現任生技中心董座),都大聲支持COMO。你看,只要不涉政治,涂醒哲這類專家就會說人話了。說台灣被政治耽誤,一點都沒錯。
陳時中曾表示,本來疫苗代工有在談判,但功敗垂成。韓國成功了喔,時中千歲!這是不是清楚說明,台美關係根本就沒那麼好,真是緊密戰略夥伴的話,美國會將代工大餅給台灣,而不是將禮物送給南韓。
自製疫苗是CDMO嗎?不是,是搞台灣從來不擅長的「品牌」,那為何蔡英文要壓重注賭國運?還要人民將手臂讓出來給本土疫苗?從上面的圖表看研發經費與淨利做比較,研發費用裡有多少政府補助?結果淨利是什麼表現?答案還不夠清楚嗎?內情經得起深入追究嗎?
不能追究,因為這是國安問題。
我都不好意思說,有「宇昌案」在前,蔡英文怎麼好意思這樣玩國產疫苗?低調慢慢發展國產疫苗也就算了,還高調壓了上市日期。如果只皇上一句話,高端就能如期成功,那才恐怖,因為這可能意味著,就算失敗,蜜糖話術也會謊稱是成功,否則皇上的面子往哪兒擺?
這麼看的話,你問國產疫苗會不會成功?當然會,因為「成功的定義」在民進黨手裡,而此黨的字典裡沒有「失敗」二字。反正,屆時如果民眾打疫苗出了事,製作一下梗圖,轉移一下焦點,炮打一下中共,離間一下藍營,無視一下柯黨,頭過,身也就過了。
只是,最後大事化小,繼續詐騙的是民進黨,傾家蕩產的則是吃了滿肚蜜糖的散戶,與注射了問題疫苗的人民。
可憐哪,這個詐騙島。 (相關報導: 風評:別拿「中國介入」當藉口!中國能不介入嗎?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