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臨界情急的臺灣經濟骨鬆症

2021-05-26 05:50

? 人氣

就在蔡英文掌政的周年時刻,已經累積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臺灣經濟骨鬆症」癥候群癥象,因為Covid-19疫情逆轉劣化促動,已經具體而微地顯現於臺灣社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就在蔡英文掌政的周年時刻,已經累積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臺灣經濟骨鬆症」癥候群癥象,因為Covid-19疫情逆轉劣化促動,已經具體而微地顯現於臺灣社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聽過了蔡英文520空心無文毫無政績可以言宣的周年講話,連國際媒體BBC也應和認為,蔡英文治國能力的確必須受到最嚴厲挑戰;但整個臺灣社會也同時無端驚覺:「臺灣經濟骨鬆症」似乎已正跨越臨界點,處於總體大迸發危殆紅線,2021年臺灣經濟危殆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水電齊斷的「五缺禍根」癌腫症正在惡性擴散

就在蔡英文橫奪繼續他超威權偽帝制掌政的周年時刻,已經累積惡化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臺灣經濟骨鬆症」癥候群癥象,因為Covid-19疫情逆轉劣化促動,已經具體而微地顯現於臺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1. 經濟投入要素全面缺短的「五缺禍根」,今天水電齊缺對民生經濟及產業經濟的震撼衝擊,祇是一個開始,另三缺連鎖爆的時日,也將不會太久;

2. 基礎建設落後,已讓臺灣經濟成長發展,根本無法擺脫「中等所得陷阱」魔咒糾纏,臺灣經濟再也無法升級上去了;

3. 經濟支柱骨幹產業系列群減縮萎退,臺灣已漸漸實質喪失打全球市場競爭戰的本錢與能耐了;

4. 數位內容產業闕陋蒼白,十多年來早已斷送了臺灣可以「前列群站以上邁進數位經濟、智慧經濟及萬物聯網經濟社會」的先機;

5. 產業科技應用與民生福祉關聯經濟根本脫軌,無益於對國民經濟貢獻,更加使得臺灣僅有的有限內需市場,發揮不了該有的規模經濟性與範疇經濟性;

6. 政府與民間前瞻性人才資本投資開發全面虛無化,不啻捻熄了整體國家社會未來成長發展進步的任何可能機遇。

經國先生啟動世界級的臺灣公共基礎建設

在諸多的「臺灣經濟骨鬆症」癥兆中,最值得聚焦檢視的最基礎也最根本變項,無非正是「基礎建設的嚴重不足與落後」。

基礎建設的積極前瞻充分,曾經是擔綱「臺灣經濟奇蹟」的頭號燃燈人與地基。自1955年7月蔣經國先生首度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翌年兼代退輔會主任委員,大力推動臺灣高速公路系統建設為蒿矢,開啟了臺灣擴大及深化基礎建設浪潮。直到1988年1月13日經國先生逝世的足足33年時間,臺灣公共基礎建設支出,一直都高占GDP份額的35%以上,占政府年度總預算公共歲出金額的65%。

至少在論者個人實際從公的驗證認知,在孫運璿先生擔任閣揆的任期內,每一年度公共基礎建設歲出總金額,總在6,500億元到9,000億元之間;此與今天,年度公共基礎建設總被壓縮到祇有一、兩千億元水準,的確落差極大。

李登輝陳水扁造成臺灣公共基礎建設零碎化

臺灣公共基礎建設支出大萎退減縮,應該始於李登輝獨尊民粹政治至上政權,一方面是政府社會福利支出全面瓜代了公共基礎建設支出,另一方面則是在李登輝指導下「政府採購法」實施,乃至陳水扁掌政鎖國之後,公共基礎建設事項開始進入「瑣碎零散化」,「院長級建設裂化為部長級建設乃至局長級組長級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