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幕後》新北疫情大爆發驚動蔡政府 中央暗中調度桃園援救侯友宜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2021-05-22 16:40
鄭文燦(中)打算增加適合的集中檢疫所,希望桃園能再增加3個以上到全市超過8個,也可做為支援新北市之用。(資料照,顏麟宇攝)
鄭文燦(中)打算增加適合的集中檢疫所,希望桃園能再增加3個以上到全市超過8個,也可做為支援新北市之用。(資料照,顏麟宇攝)

新北市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控制不妙,連日確診數字反超台北市。由於「同島一命」,即使地方是由國民黨執政,但新北淪陷等同全台灣堪憂,這讓蔡英文政府心驚肉跳。據指出,蔡政府幕後其實想了各種方法幫新北,其中地緣關係接近的桃園,在本身抗疫醫療量能也相當吃緊的情況下,收治大量的新北確診與隔離病患。據了解,因援救新北,桃園檢疫所接近滿載,但新北情況緊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拜託桃園市長鄭文燦再多開檢疫所。另一方面,侯友宜曾於部桃危機時,力挺鄭文燦,鄭此次也毫不猶疑相救。

5月17日,台北市萬華疫情爆發時,新北確診病例以148少於台北的158人;但是5月18日起情勢逆轉,新北市106確診數開始超車台北市的102確診數;5月19日,新北的129確診數又超越台北市的70確診數;5月20日,新北的157仍比台北87多;5月21日,全台確診數暴增到312,其中新北144例還是高於台北127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日本公衛崩潰》新冠疫情重創大阪 死者家屬痛批:就像地獄一樣!
北市確診者還有112人在家等待 黃珊珊:中央給的收治量能約3分之1
歐盟7月啟用二維條碼「疫苗證明」 承諾向中低收入國家捐1億劑疫苗
疫情猛爆,重症醫療還能撐多久?雙北負壓病房剩15床 全國呼吸器剩千台
校正回歸惹議 柯文哲揭台北早改採檢方式:案例多還用PCR不切實際
曾赴酒店沒老實說!竹市2確診者涉隱匿行蹤擾疫調 林智堅重罰30萬
北市快篩陽性率不降反升至7%  柯文哲掐指一算:不用太恐慌
網批校正回歸「暗槓」確診數 朱學恒:玩數學遊戲將失信於民
守不住!花蓮首見本土個案 徐榛蔚:3例都是「境外移入」
駁斥單日暴增721例本土個案 陳時中揭校正回歸必要性
校正回歸等於蓋牌認列?她諷:何不每天加零,7天後一次回歸2000例?
「有如類自殺作為!」學者籲即刻停止「口罩臨檢站」:別讓員警成烈士
政大1社科院學生確診 校長:該生15至17日在校,已進行疫調
「英國病毒株傳染力遠超以往」 陳建仁揭此次讓台灣上了很重要的四堂課
美韓峰會》拜登、文在寅提台海、談同盟 「抗中」議題尚待突破
顧爾德專欄:別想用政治口水殺死新冠病毒
通報塞車一口氣補入400確診案例 陳時中曝陽性率最高峰是這天
新冠肺炎》再添2死亡個案 陳時中說明案情
新冠肺炎》本土今新增321例!因這原因再增400例本土
林庭瑤專欄:創「實聯制」反擊中共認知戰?
自衛隊退役陸將談「中國統一台灣的八套劇本」:對台超限戰是現在進行式,日台攜手更能威懾北京
國會再爆疫情 羅致政又一位助理確診
「改變世界的方程式」也可以拍賣!愛因斯坦手稿3500萬元天價拍出
本土病例今恐倍增?永和「確診案號」洩驚人數字 
今日本土案例暴增 游淑慧揭關鍵籲大家別恐慌
抖音張一鳴宣布「退居二線」,監管風暴下中國科技巨頭何去何從?
貝佐斯交棒亞馬遜,全為拼這檔事:Blue Origin太空船首飛,競標價已達7,832萬元
無雨、停電、疫情攪局 謝金河:投資不會一路綠燈,台股難再創高峰
2級警戒回不去了?醫揭「後萬華群聚時代」生存之道:壓制變種病毒是關鍵
美韓峰會》拜登、文在寅敲定全方位疫苗合作計畫,美方將為55萬名韓軍接種新冠疫苗
韓商全面靠攏拜登!三星、海力士重大宣布,1.1兆投資美國電動車、半導體事業
既允許 「挖礦」,又警告危險性!專家解析中國對比特幣的兩手策略
涵蓋近10萬人!侯友宜宣布新北成立「熱區防疫中心」 強化3級防疫措施
加班配送!防疫酒精5月狂銷170萬瓶 後續生產計畫曝光
洪秀柱願當「橋樑」引入中國疫苗 指揮中心:國人信心不足
斥網傳蔡英文確診「非常惡劣」!指揮中心:涉案IP來自境外、用簡體字
蝦仁買回來冒藍色汁液是不新鮮嗎?背後真相大揭密,真的長知識了!
五星飯店的同島一命》台北凱撒轉型接待確診者 網讚:疫情後一定住爆你
誰說薪水是秘密?這家公司做對5件事,讓8成員工公開自己拿多少
為何珍奶在法國一杯賣170,年輕人還是超愛喝?
蔡英文就職周年成績單!民進黨負面聲量飆到最高點 比開放萊豬時還慘
「這個周末很關鍵」 林靜儀曝重要指標:下周末挑戰二位數確診數
何時讓小孩學習第二外語比較好?專家曝兒童學習外文的「最佳年齡段」:有機會跟講母語一樣溜
中國透過WHO打壓台灣?他揭COVAX供疫苗時間點:是WHO以德報怨
為什麼工作被罵的總是我?一次搞懂12星座主管變臉徵兆,別再踩到他的地雷了
北市動物園防疫封園沒遊客 高冷雲豹放膽逛大街
3分之1本土案例是「這年齡層」 醫師憂:醫療量能衝擊要來了!
疫情下,男女該如何保持「人與人的連結」?專家道出3招維繫感情的方法,不見面也能讓愛升溫
想要更有台灣味的中文名!英國代表鄧元翰新名字用民主方式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