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擺脫政客官僚,台灣才能真正解決缺水問題

2021-04-20 05:30

? 人氣

作者質疑,乾旱已成為長期趨勢的氣候危機,政府做了哪些短期因應?又有無研擬長期調適對策?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作者質疑,乾旱已成為長期趨勢的氣候危機,政府做了哪些短期因應?又有無研擬長期調適對策?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今年旱象嚴重,中南部也已實施相關限水措施,但如同紐約時報寫道:作為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發達地區之一,台灣出現缺水是一個近乎悲劇的悖論。甚至衍生出半導體產業與農業的搶水戰,可是政府的積極作為又在哪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每2年選舉1次,政治人物開支票炒作議題,以2020年總統大選為例,勝選連任的蔡英文總統,政見支票除了抗中保台,以及高喊2020台灣要贏之外,面對缺水問題的國土規劃、水環境建設,絲毫沒有提到,更遑論如何解決現在發生的工業與農業的搶水戰!

反而我們從政府口中,聽到荒謬的言論,不知能否一解缺水之苦。去年蘇貞昌說,台灣與沙哈拉沙漠同緯度,應是缺水的,幸好老天爺賞臉給水。而今缺水更說台灣之所以能撐到現在,就是因為政府有花錢前瞻部屬。但好一個前瞻部屬,怎會讓農民在接受紐時訪問時說出「我們農夫就想能夠安分守己種稻種田。」如此辛酸的話語。

台灣面臨嚴重乾旱季,各地水庫持續探底,位於苗栗鯉魚潭水庫下的三義鯉魚潭村,超過一百公頃的稻作因缺水休耕,原本應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在缺水期成為一片枯地。(柯承惠攝)
台灣面臨嚴重乾旱季,各地水庫持續探底,原本應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在缺水期成為一片枯地。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既然談及前瞻,我們細究行政院所在今年3月11日所公布的前瞻計畫施政成果中,洋洋灑灑列出「防災及備援水井建置」、「伏流水開發工程」、「再生水工程」等等的新興計畫,都是緩不濟急,攤開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水環境建設預算高達2507億元,僅次於軌道建設。但老百姓要問的是,有沒有真的把錢花在刀口上?因為,多少預算成了外界詬病的景觀工程,例如台南市月津港、運河及竹溪的水岸工程等,都被環保團體批評為「水泥化」工程,結果為的都是作為政治人物形象政績。

正當北區水資源局局長江明郎勇敢地說出:「儘管還是有人懷疑說這只是短期現象,但是從長期紀錄來看,短期現象已經延伸成為一個長期趨勢,這已經是不容質疑。」只是面對此一已成為長期趨勢的氣候危機,政府做了哪些短期因應?又有無研擬長期調適對策?夠不夠呢?

許多的學者專家獻策,總不希望是對牛彈琴,台灣或許面臨內外交迫窘境,但若我們連自己都無法自力更生,那又何須敵人存在?

台灣寶島本是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卻因天然條件及人為因素導致缺水的危機。天然因素不可避免,但人為因素卻可以改善,否則,面臨休耕的農民困境、官僚制度僵化、產業互爭水資源的惡行循環將永遠無法改善,最後傷到的,恐怕是台灣半導體產業領先世界的地位。

*作者為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大陸組法學碩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