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宏輝觀點:晶片戰爭開打,台灣應修法禁止中國掏空護國產業

2021-03-12 06:30

? 人氣

半導體在中美大戰中扮演關鍵角色。圖為 2020國際半導體展。(柯承惠攝)

半導體在中美大戰中扮演關鍵角色。圖為 2020國際半導體展。(柯承惠攝)

智鈊、芯道等公司因為涉嫌與中國晶片設計公司合作私設研發中心,並以高薪挖角台灣人才,根據媒體揭露3年挖角數百台灣半導體人才,因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遭到檢調搜索。中國投入大量資源對於台灣進行科技掠奪,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然成為國家安全的一環,中國持續的挖角行為已經讓台灣危機四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幾年中國政府全力挹注半導體產業,旨在提升晶片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中國國務院甚至訂出2025年要達到七成晶片自給率的目標。然而目前看來是徒勞無功的,中國每年的晶片進口額多達3000億美元,自給率大約只有三成。其關鍵原因在於中國無法培養出半導體研發人才,因此遲遲無法在半導體生產技術上有所突破。

由於半導體產業發展之路困難重重,中國並非選擇對外招商或者投入長期的研發人員培育,而是選擇了抄襲、竊取以及利誘的手段。2019年中國商業間諜竊取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的機密,損失金額超過兩億美元。在美國,中國每年竊盜美國的智慧財產多達570億美元,其中包含了AI、半導體等新興技術,因此引來了美國的制裁,打響了美中貿易戰。

在後疫情時代,由於景氣的回溫加上5G上路,各國手機、汽車產業的晶片需求量大增,因此品質良好的台製晶片成為各國爭相購買的重要元件。由於晶圓產能跟不上市場需求,所以包含台積電、和碩等科技大廠不斷擴建產線以提升產能。當台灣的科技和科技人才成為了重要的戰略資源,那麼台灣的科技和科技人才就成為了中國覬覦的對象。換句話說,中國將對台展開技術掠奪;更嚴重的說,中國將對台灣展開晶片戰爭。

中國透過資本不斷的擴張,試圖掏空台灣人才,掌握戰略物資的台灣目前卻只有《營業秘密法》來保障商業機密,但是中國對台灣的商業掠奪並非純粹的商業秘密侵害,更是肩負國家使命的商業掠奪行為,攸關了台灣的國家和重大國家利益。

美國自1996年制定了《1996商業間諜法案》(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 of 1996),其中一部份特別針對外國政府及代理人之商業間諜行為進行規範,其中不論外國政府商業間諜有無獲利,只要有使外國政府獲取利益的意圖,檢察官便可以將其起訴,而利益除了智慧財產外還包含國家戰略和國家名譽的侵害,最高可對個人處以15年刑期或五十萬美元罰金,對企業則可以處以一千萬美元的罰金。白宮更於2020年針對新興科技發表了「關鍵與新興科技國家戰略」,並提出了先進科技保護清單,以保護AI、晶片等攸關國家利益的產業。

3月9日蘇貞昌院長於立法院表示,台灣的領先科技關係到國家核心技術,並不只是一般的商業秘密,而是攸關到國家的戰略利益,因此應該以國家安全的角度視之。

晶片戰爭已經開打,台灣需要盡快制定相關規範,防止以國家勢力為首的中國產業以各種形式,竊取台灣新興科技的技術或者以大量資金掏空台灣的科技產業。2020年,817萬選民以雪亮的雙眼守住了台灣,下一步我們必須要守住台灣科技產業,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未來打造一座又一座的護國神山。

*作者為民進黨中執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