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觀點:D for deranged─瘋狂危險老糊塗…數不盡的D-Trump

2021-01-26 05:50

? 人氣

美國卸任總統川普遭到二次彈劾,他的支持者依舊不離不棄。(美聯社)

美國卸任總統川普遭到二次彈劾,他的支持者依舊不離不棄。(美聯社)

Eric Todisco, “Nancy Pelosi Calls Trump 'Deranged, Unhinged, Dangerous': 'There Should be Prosecution Against Him',” People, January 10, 2021.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美國國會山莊遭受武裝攻擊、本身也是攻擊目標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女士,在接受CBS六十分鐘的訪談中指出,川普已經瘋狂(deranged)、失控(unhinged)、並且是危險的,因此該立刻將他起訴。他認為應該可以啟動憲法第二十五條增修條文,讓彭斯副總統取代川普,但彭斯已拒絕這麼做,因此當然要先彈劾川普,當然眾議院也通過彈劾川普案,但要等參議院後續的投票才會決定是否彈劾成功。

其實早在二○一七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就因為川普總統在聯合國對北韓的一席強烈談話,提出川普瘋狂的說法,並表示後者將會面對超過他預期的後果。他在談話中,強調自己一定會用烈火來馴服這位心智瘋狂的老糊塗(dotard),他同時也稱川普不是一個政治人物,而是喜歡玩火的惡棍和流氓。雖然金正恩曾經如此污名化川普,後者也稱它為「小火箭人」(little rocket man),並與他幼稚地比誰的核武按鈕大,但兩人還是為了個人的政治利益,演了相互見面的幾場戲。不過,最初的印象還是最真實的。

North Korea Leader Kim Says ‘Deranged’ Trump ‘Will Face Results Beyond His Expectation’

從國會山莊攻擊事件或是執政初期對金正恩的叫囂來看,川普就是個很會透過民粹語言、煽風點火的政客(demagogue)。川普剛當選總統時,他的民粹作風,就讓觀察家認為要阻止這位demagogue成為美國政治的災難。這篇文章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丁(Reinhold Martin)在二○一七年所寫的一篇學術氣息濃厚的專文,比較深澀。他認為一個白人民族主義父權制(white nationalist patriarchy)的政治舞台必須拆除,因為這個正是威權民粹者可以施展的舞台,而蠱惑民心的demagogue就在講台上開始以為民發聲(speaking for the people)為由,煽動民眾。馬丁用法西斯主義為比喻,擔心美國也會步其後塵,因此建議乾脆將這個舞台給拆了。這雖然是近四年前的一個觀察,但實際的發展似乎完全如馬丁教授所預料的,可見並非沒有人看破川普的伎倆,而在他已輸掉選舉、甚至想號召民眾以武力扭轉大選結果後,仍有包括台灣在內的死忠穿粉,不離不棄,令人費解。

The Demagogue Takes the Stage

在選前一年多時,費城詢問報的專欄作家邦區(Will Bunch)認為原先三個憲法程序可以阻止類似川普這樣一位煽動者、一位蠱惑民心的demagogue掌握總統權力: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第二十五條增修條文(25th Amendment)、及彈劾(impeachment),但這些機制都難以阻止川普亂政,下一步該如何?邦區大概沒想到一場COVID-19就暴露川普束手無策,光環盡失的窘境,讓足夠的美國選民出來投票,而不是他所建議的大規模遊行抗議。

The Constitution’s 3 Ways to Stop a Demagogue Like Trump Haven’t Worked. Now What?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長柯米(James Comey),在去年大選結果出爐後,接受ABC訪問時,指控川普是個煽動者、一位蠱惑民心的demagogue,歷史上著名的demagogues包括希特勒、墨索里尼、麥卡錫等。他們的特色是找代罪羔羊、製造恐慌、說謊、具演說技巧和個人魅力、指控對手軟弱不忠、提出不可能兌現的承諾、用暴力或肢體恐嚇、個人攻擊或嘲諷、粗暴及令人髮指的行為、接地氣的姿態、嚴重的簡化事情、及攻擊媒體,看來川普完全符合這樣的描述。柯米的另一個字眼反社會人格(sociopath),我們留待後續討論。在整場訪問中,柯米強調重建美國人民信任政府的重要性,他認為共和黨必須如鳳凰一班,才能浴火重生。

Donald Trump Was a 'Demagogue President' and 'Sociopath', Says Former FBI Director James Comey

雖然本系列的文章都是以較為深澀的英文單字(至少是大學或研究所程度)來形容川普,但有時仍不免有些淺顯易懂、國中程度的字會出現。一個最簡單以D為字首來形容川普的單字,大概就是危險的(dangerous),因為demagogue確實危險,會為國家帶來災難。我選了川普上任不到一年、總統大選前、及國會山莊遭到攻擊後的三篇報導,來說明川普是個危險人物的看法,其來有自。第一篇報導是一群精神科醫師的看法,認為川普擔任總統會是一項危險。該討論是根據過去的暴力行為是未來暴力行為的最佳預測指標,而川普具有以下幾項紀錄:言語侵犯、誇口性暴力、煽動別人使用暴力、自己被暴力和強大武器所吸引、不斷挑釁一個擁有核武的國家。一些與暴力相當有關的特別行為包括:衝動性(impulsivity)、魯莽輕率(recklessness)、多疑(paranoia)、對現實失去掌握並不了解後果、易怒反應、缺乏同理心(empathy)、對別人充滿好鬥心態、及長期需要展現力量。個人認為這篇分析非常到位,同時是在穿普上任不到一年就能預測到他執政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值得大家認真閱讀。

Trump Is Now Dangerous – That Makes His Mental Health a Matter of Public Interest

第二篇是川普傳記撰稿人狄安東尼奧(Michael D’Antonio)在大選前五個月所寫,專文名為「絕望的川普具有危險性」(Trump Is Desperate -- and Dangerous) 。由於川普一向是人來瘋,喜歡透過造勢與群眾接觸,因受COVID-19疫情影響,讓競選活動暫停,等到復出後的首場在奧克拉荷馬州土沙市(Tulsa)的造勢活動時,原本場地的座位是一萬九千個,主辦單位宣稱有近百萬人索取入場券,擔心無法容納,還在戶外預留空間,結果現場僅來了六千兩百人,僅有場地容量的三分之一,讓川普相當氣餒。在當晚回到華府時,攝影記者拍到他下飛機後,將領帶摘掉,像一個鬥敗的公雞。狄安東尼奧在本專文中指出,這正是美國最危險的時刻,因為不知道川普會做出什麼樣的事。

最後一篇有關川普對美國所造成的危險,是在一月六日國會山莊攻擊事件後所發表的,撰文者來自新加坡的Yen Nee Lee,她在這篇刊登在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的報導中,引述兩位美國外交官的說法,認為川普必須下台,一位是前華府駐北京大使駱家輝(Gary Locke),另一位則是美國駐新加坡大使柯特瓦加(Kirk Wagar),他們當時認爲川普任期剩下的每一天都對美國是個危險。

Trump Is A ‘Danger’ to the Country and He Needs to Go, Say Former U.S. Diplomats

川普總統之所以是個危險人物,乃是因為他活在自己的妄想或幻想(delusion)世界中,和現實脫節,也無法用理性來對話,是一種不健康的精神狀態。我選了兩篇相關的討論,來探討這位delusional的美國總統。首篇是雙週刊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在二○一八年的一篇專文。作者蘇利文(Andrew Sullivan)指出川普從就任一開始,就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堅持參加他就職典禮的群眾人數超過歐巴馬,為史上最多。川普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創造出一個合乎他幻想中的實境,然後用超乎尋常的精力與鬥志,堅持他的幻想世界是真實的。由於它具有蠱惑民心的能力,因此建制派的共和黨政治人物也不敢忤逆他,讓共和黨成為川普黨,也使他的不健康狀態在做政治決定時,往往與現實脫節。

Trump Is Making Us All to Live in His Delusional Reality Show

時間快轉到二○二一年政權交出的前夕,川普公佈了一段他下台前二十分鐘告別演說的影片,細數他的政績,包括具有爭議的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與中國進行的貿易戰、美墨邊境的圍牆等。他認為若不是因為「中國病毒」(China virus),他的政績將會有更佳的表現。另外他也強調若不是他的努力,美國不可能在九個月內就讓COVID-19的疫苗上市,卻忘了自己對疫情的輕忽態度及不相信專家和科學,造成美國四十萬人的死亡。他對自己被社群網站封鎖一是,顯得耿耿於懷,認為美國人應當要有對言論自由的信心,完全不提他透過推特擴大了美國的社會矛盾。不過,除了自誇政績外,平心而論這篇看讀稿機的告別演說還算是四平八穩,只是通篇不提拜登總統,顯得氣量狹窄。滾石雜誌當然不可能對川普友善,因此才會以「川普最後一次讓美國人經歷他令人難受、活在幻想世界的總統任期」為期標題。

Trump Takes Nation on One Last Excruciating, Delusional Tour of His Presidency

上個世紀七○年代瘋狂搖滾樂壇的老鷹合唱團有一首名為「浪子或亡命之徒」(Desperado),相信許多四年級生至今仍印象深刻。該首歌應是指浪子,而非亡命之徒,但用來形容川普時,後者可能更為恰當。第一篇文章來自於自由派網路媒體Dailykos,雖然標題上有Desperado,但文章當中並沒與提到此字,而是指川普對一些支持者自行募款、在美墨邊境蓋一小段圍牆,表達不滿,個人也不知為何標題要放上Desperado。

Desperado Trump Now Turning on His Own Supporters

在一月六日所謂的「政變」(coup)失敗後,左派偏社會主義的網路媒體新政治(New Politics),發表了一篇「白宮內的亡命之徒:政變失敗,川普面臨彈劾」(Desperado in the White House: Coup Fails, Trump Faces Impeachment)。

這篇報導基本上將美國為何會發生國會山莊攻擊事件,追溯川普是如何煽動極右派和白人至上主義者,同時在此「恐怖攻擊」後,仍然有絕大多數的共和黨眾議員及八位參議員拒絕認證拜登當選總統,可見川普仍有影響力,也難怪本文認爲在一月二十日之前,美國人只得帶著恐懼和白宮的亡命之徒共存。

以d為自首用來形容川普的字彙還真不少,個人已經捨棄很多,但認為deception 還是應當留者,因為從川普仍是商人時,矇騙或欺詐(deception)就是他經常使用的手段,當了總統後亦復如此。我們都知道川普能夠當選,基督教福音派的支持是關鍵力量,特別是大部分的福音派牧師,無論是在教會內或是在公開場合,都力挺這位其實缺乏基督徒見證的總統,只因為他任命了保守派的大法官、對以色列採取相當友善的態度,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不過,英國的基督教雜誌Premier Christianity就沒有這層相互依存(symbiotic)的關係,因此可以客觀地點出川普的問題,特別是他在推特發言的三D,deception (矇騙或詐欺)、distortion(扭曲事實)、及distraction(聲東擊西分散注意力),都和聖經教導的誠實正直有所抵觸。正因為這是來自英國基督教的批判,川普當然不會在意。

Trump’s Tweets Are Full of Lies, Deception and Distortion. And They're Hurting Our Democracy

明尼蘇達郵報(MinnPost)的布萊克(Eric Black)在其專欄中指出,通常人們都還很在乎真相和誠實,但不知為何川普的支持者能夠掩面不看他在這方面的問題。布萊克引用另一位資深媒體人兼作家的葛林伯格(Jonathan Greenberg)的說法,川普欺騙的方式有六個層面,其中三個和政治相關,第一個就是「要在政治中獲勝,就得讓選民相信他當總統對他們有利;其次,為了避免課責(accountability),川普讓媒體和真相成為人民的敵人;最後,為加速恐懼,川普將加害者包裝為受害人。這個欺騙的手段,即使在他輸掉選舉後,仍然會持續下去。

Trump and the Art of Constant Deception: Writer Jonathan Greenberg Lays It Out

英文dis開始的字彙非常多,字根的意思大多和缺乏或否定有關,本文選了三個最具代表性的字彙,就是假消息(disinformation)、分裂或是不合一(disunited)、極具破壞性或分裂的(disruptive)。川普總統非常不信任傳統媒體,因此他使用推特將自己的想法不受過濾或扭曲,直接訴諸於選民,同時他不斷宣稱傳統媒體散佈假消息(fake news)。不過,傳統上的假消息分成兩種,一個是不知情下傳播的不正確訊息,許多台灣的line使用者就屬於前者,英文是misinformation,另一種則是明明知道此消息有假,但還是故意散播,英文是disinformation。川普大多時候是散播disinformation,但他的支持者在彼此傳閱這些假訊息時,有可能誤以為真,就屬前者。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後,川普不僅拒絕接受選舉結果,也質疑計票過程有問題,還對屬於紅州的喬治亞州共和黨州長和州務卿非常不滿,不僅要求重新計票三次,且要求州務卿替他找到可以逆轉的一萬多票,但卻又堅持他贏得該州的選舉,可以說是散播假消息。然而,至少七成以上的共和黨選民竟然相信他的假消息,也難怪有報導以「川普對選舉的謊言,顯示假消息侵蝕民主」(Trump’s Lies about the Election Show How Disinformation Erodes Democracy)

今日美國則提出「研究指出,’從COVID-19到投票:川普美國假消息的單一最大散播者」(From COVID-19 to Voting: Trump Is Nation's Single Largest Spreader of Disinformation, Studies Say)一文,對川普利用社群媒體散播假消息所造成的嚴重後果,除了COVID-19的訊息和美國CDC的建議相違外,川普對通訊投票、不在籍投票、和選舉舞弊等的假消息散播,讓川粉信以為真,也難怪在一月六日之後,他成為包括推特在內社群媒體的拒絕往來戶。

大西洋月刊則是用大家目前最熟悉的COVID-19疫情中,傳染給最多人的超級傳染者(super spreader)為比喻,形容「川普為假消息的超級散播者」(Trump Is a Super Spreader of Disinformation)。我們相信,在他離開白宮後,即使被社群網站封殺,還是會繼續散播假消息,因為這是他溝通的一種方式。

另一個以Dis為字頭的英文單字,同樣具有相當代表性,就是所謂的分裂(disunited),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變成了美利堅分裂國(Dis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雖然此名詞在過去也曾出現過,但川普上台後令人印象更加深刻。

美國前總統還在擔任伊利諾州州參議員時,就被二○○四年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瑞邀請,擔任民主黨提名大會的主題演講人,他以下的一段談話被視為是經典中的經典:「這世上沒有自由派的美國和保守派的美國之分,只有一個團結的美利堅合眾國!這世上沒有黑人的美國和白人的美國,也沒有拉丁裔的美國和亞裔美國之分,只有一個團結的美利堅合眾國!」(…there's not a liberal America and a conservative America; there'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re's not a black America and white America and Latino America and Asian America; there'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歐巴馬在演講時,正在競選伊利諾州的聯邦參議員,順利當選後,第一任期尚未結束就投入總統大選,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的總統。不過,他的演說過於理想,他的當選也沒有讓美國社會走向融合.二○一六年川普黨選總統後,美國更加激化與對立,美國也因此成為美利堅分裂國(The Dis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早在川普就任之初的二○一七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就邀請紐約時報的記者來討論美國的分裂。在前述的歐巴馬演說中,他還提到「那些政治說客想要把我們的國家割裂成紅藍兩色,紅色代表共和黨,藍色代表民主黨。但我想說的是,即便在民主黨中,我們也都信奉萬能的主,在共和黨多數的州里,我們也不喜歡聯邦探員在圖書館中刺探我們的隱私;民主黨中也有人執教少年棒球,共和黨人也有同性戀朋友。有愛國人士支持伊拉克戰爭,也有愛國人士反對就伊出兵。我們都是一國之民,都曾宣誓效忠星條旗並願意捨身保衛美利堅合眾國。」(The pundits, the pundits like to slice and dice our country into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 red states for Republicans, blue States for Democrats. But I've got news for them, too. We worship an awesome God in the blue states, and we don't like federal agents poking around our libraries in the red states.)

在演說的宣傳稿中指出,美國分裂的情況益加嚴重,雙方沒有共識、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可以共享的事實、沒有可互相接受的事實作為對話討論的基礎。紅州的美國與藍州的美國將彼此視為陌生人,因此必須思考美國如何開始癒合。

The Disunited States: Trump and the Fracturing of America

奧瑞岡的一份網路媒體,在二○一九年六月提供了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的民調數據,就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所做的調查,分析美國政黨極化的情況相當嚴重。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各州平均有四分之一的人民想要脫離聯邦,最高比例的是超過三分之一的德克薩斯及奧克拉荷馬等西南地區的州,但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奧瑞岡及華盛頓等州也在兩成以上,唯一不到兩成的是新英格蘭地區的百分之十九。換句話說,不僅紅州,藍州也有不少民眾對彼此看不順眼,想要脫離聯邦。新上任的拜登總統要如何癒合分裂的美國,將會是一項嚴峻的挑戰。

Views on Donald Trump Highlight How Disunited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come: Poll

最後,我們想用另一個dis為字頭的英文單字disruptive來預測川普的影響力。Disruptive 主要是指破壞性,但也有引起分裂性的意思。第一篇文章是紐約時報兩位著名記者貝克(Peter Baker)與艾伯曼(Maggie Haberman) 所撰寫的「贏或輸,川普都仍是一個強勢並具破壞性的力量」(Win or Lose, Trump Will Remain a Powerful and Disruptive Force)。這是在選後兩天選舉結果尚未明朗化時的觀察。不過兩位媒體人認爲川普選情不利,因此很有可能對那些沒有完全站在他這邊的政府官員開刀。即使COVD-19造成數十萬人的死亡、川普個人也遭過彈劾,但卻在大選中拿到四成七的七千四百萬選票,因此他和近四十年來兩位競選連任的現任總統卡特和老布希很不一樣,有足夠的選民基礎可以東山再起。雖然四年後他以七十八歲,但拜登不同樣式這個年紀當選的嗎?同時他還有八千多萬的推特追隨者,可以呼喚出來。他可以影響下一次的期中選舉,也相當有可能參加二○二四年的總統大選,不過這些臆測都是在一月六日的暴力事件之前,川普仍有死忠的川粉,但顯然破壞性的力量有些折損。

英國媒體ITV在川普離開白宮、拜登尚未正式就職前刊登了一篇名為「唐納德.川普在未來仍將是一個潛在的、具破獲性的政治力量」(Donald Trump Will Remain a Skulking, Disruptive Political Force for Years to Come)。作者主張雖然他下台的身影顯得孤單、不少建制派的國會議員「背叛」他、還要面對第二次的彈劾與其它的司法訴訟、許多政策在拜登上台第一天就被推翻,但是川普這個潛在、具破壞性的人物,將會是在海湖山莊一位幕後的流亡領袖(leader-in-exile)。他會保持自己應有的熱度,並對那些他認為在背後捅他一刀者進行報復。川普的破壞力來自於投票支持他的群眾,其中八成以上仍然相信民主黨作票竊取的了選舉(steal the election)。儘管川普與他們在社群網站的連結被切斷,雙方一定會找出聯繫互動的模式,二○二二年的期中選舉就是一個指標,可以測試他究竟能否動員支持者在共和黨的初選中,挑戰並擊敗他心目中的背叛者。

事實上,我還有許多以d為首的單字,可以用來形容川普,因為他有如白先勇小說中所描述尹雪艷迷人之處,是講不清也數不盡。不過本篇篇幅已超過其他字母兩三倍,因此僅能就此打住。希望後續不會再有類似情況發生。

*作者為政治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