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觀點:恢復民國史觀活力 維護台灣發展前景

2017-08-30 07:10

? 人氣

筆者認為,台灣的歷史境遇豐富多元,與中華民國的政治史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海陸之交,移民與列強紛至沓來,帶來了不同的制度與文化元素。(BBC中文網)

筆者認為,台灣的歷史境遇豐富多元,與中華民國的政治史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海陸之交,移民與列強紛至沓來,帶來了不同的制度與文化元素。(BBC中文網)

(本文高思博為共同作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史觀爭論為何令人厭煩

解嚴以來,歷史書寫已經成為台灣不同政治立場最激烈的戰場。這個戰場雖然沒有硝煙,但你死我活的敵意,卻絲毫不亞於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與蔣毛的「國共內戰」。參戰各方雖說都奉行「言論自由」這樣的高尚原則,但在短、平、快的社群網路與電視脫口秀助威下,徹底摧毀不同歷史經驗論述的價值,汙名化不同主體視角的人格,已經是人們司空見慣甚至出口惡氣的日常,以至於人們對「共同命運」的內容也不再有共識。「原民史觀」、「中國」沙文、「海洋東亞」、抗日復興、反殖非華等「史觀」的激戰淪為無休止的意識型態鬥爭。歷史霸權主義與歷史相對主義成為無解的惡性循環。

2.史觀與政黨:洗腦而已嗎?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說,三度政黨輪替、形式民主成熟的台灣社會,已經不再需要任何歷史論述,或者説因為一切史觀都是某種主觀角度的敘事陳述,一定有所採擇,所以必然都是「洗腦」,就像人們曾說「哲學是神學的婢女」,歷史不也只是勝利者的故事?那麼民主政府與政黨何不讓有興趣的公民去自説自話,對沒有興趣的也不要強人所難?

作者不相信存在著無歷史與記憶的烏托邦,也反對用單一、封閉的神話敍事封鎖不同的歷史經驗。但人是社會與政治的動物,如果完全沒有任何共同體最基本的交疊性共識,無論社群是前現代的封建牧獵還是現代的虛擬社區,任何共同體都不可長久。而且隨著時代與環境的變遷,人們記憶的內容與共識也會發展和改變。這就要求共同體能適應共識與記憶的兢爭,從中汲取與選擇,增加生存的展望。政治共同體的政黨,正負擔著這個重要的責任。政黨為社群中不同的記憶與史觀保留聲音,不論是地域的、階級的、議題的,帶領大眾從已知的史事瞭望未知,都是政治的家常便飯。共同體、史觀、政黨的關係不過如此。差別只在於這個關係是用武力、言語暴力所主導,還是理性和審慎的辯論與對話。

3.史觀論辯,其爭也君子

台灣的歷史境遇豐富多元,與中華民國的政治史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海陸之交,移民與列強紛至沓來,帶來了不同的制度與文化元素。這樣豐富的背景下,正常的史觀爭論應該再平常不過。保有各種多元觀點的種子,也有助於因應高度不確定的外在環境挑戰。但史觀的競爭,也應該有依循的基礎和規則。

首先,史觀的基礎應該是史實,史實又因史料的增減而會有滅失或增益。誠然,不同的史觀因問題意識不同,會選擇不同的史料為基礎進行論證。如同東寧王朝的性質、慰安婦的規模、廣島核爆的意義、泰源事件的啟示、退出聯合國的決定、解除戒嚴、太陽花運動、台巴斷交的成因等等,都可以因旨趣不同,但依據史實得出階段性的結論。但充分認知史實有限,是共同體史觀發展必需有的態度。獨占、封鎖、排斥,正是威權時期史觀工程註定失敗的前鑑。

1945年8月24日,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委員長於重慶簽署《聯合國憲章》批准書;26年後,中華民國黯然退出聯合國。(維基百科)
1945年8月24日,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委員長於重慶簽署《聯合國憲章》批准書;26年後,中華民國黯然退出聯合國。(維基百科)

其次,史實之間必需有可資驗證的因果推論,才能得出史論,也就是對一件重要事件或潮流發展的命題。比如退出聯合國與「漢賊不兩立」原則的關係,國際冷戰構造式微與民主運動蓬勃發展的關係,「九二共識」與外交困境的關係,可以有相攻錯的因果推論,做為建構不同的史觀的素材。但史實偏誤、不尊重因果關係的嚴謹,那便與納粹或史達林的歷史論證沒有兩樣,不僅禁不起時間與理性的考驗,還可能導致共同體裂解和成員相互踐踏的悲劇。

對史實的敬意,對史論的慎重,才能發展出對共同體的存續與發展有益的史觀,並且讓它們相互競爭,以史為鑒。史觀不同於史實與史論,在於它是成員互為主觀形成的,關於共同體過去的發展軌跡與未來願景的一套有系統的看法。但這個互為主觀,是一場一場君子之爭,決不是任意、專斷的,更不是用霸淩音量來決勝負。或許應該說,歷史只要沒有終結的一日,像是進化論、「合久必分」、「末世論」就不會有最終勝負。有的只是對社群在某一個歷史階段興亡的啓示與教訓而已。

4.民國史觀存廢,事涉台灣興衰

最後,我們依循前面的思考脈絡看一看臺灣的史觀發展。無須諱言,威權時代歷史敎育的史觀是獨厚特定政黨的,也使中華民國的歷史在很多面向上遭受扭曲。結果不僅不敵於另一個更加暴力的中國現代史書寫—機械的唯物主義與樸素的農民革命史觀,也不敵用「連續移殖民/新民族/民族自決」為後盾的台獨史觀。在雙重夾殺下,它的承載者逐漸走向沉默閃躲的虛無主義(對外說是務實主義)和失敗主義,或者消極地等待「鐘擺效應」的垂憐。這不僅是一個重要觀點一蹶不振,也同時使台灣喪失以史觀多樣性,應對內外高度不確定變局的生機。

不管是誰,都不應該再獨占/獨排民國史觀,也應該對「中國」的歷史保持一種開放、誠懇的態度。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對這個議題尤其應該肩負一個特殊的責任。民國是亞洲在20世紀之初就試圖依照民主原則建立的共和政體,它曾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中國內戰,同時參與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世界性實驗,招致慘痛的失敗,又獲得豐碩的成果。它曾高踞世界五大強國,又流落到妾身不明的窘境。可以說所有20至21世紀人類史的巨流,它都是當事者與見證人。而它所見證的,至少在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值得珍愛台灣、珍惜和平的人一同思考。

第一、它可以使今天台灣的公民,甚至海峽對岸的有識者與公眾都意識到,存在著一個穩健開放的台灣歷史願景,將可以延緩可能招致戰爭的兩大觀點--台獨史觀與中共愛國主義統一史觀的對撞。

第二、一個以開放、誠懇、冷靜、公正的態度面對橫跨兩世紀與台海分合的民國史觀,將有足夠的自信與能力,用共和與民主價值,公正論斷兩岸分治,甚至是甲午戰爭以來,近代史上眾多複雜而沉重的公義問題,讓正義在歷史的法庭上,給蒙受苦難與冤屈的人和事一個公道。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如此面對歷史的態度,才能剋制冷酷宿命的唯物史觀,與激昂盲目的悲情/沙文史觀。

民國的視角與前景,現在暮氣沉沉。是力挽狂瀾、恢復活力,繼續在台海波濤中擔當自由與和平的基石,還是在硝煙與惋惜中黯然退場,「功過後人評說」,這幾年就是關鍵時刻了。

延伸閱讀:

李明觀點:異哉所謂「台灣公投成為中立國」!

周志杰觀點:民國是資產或包袱?藍營的危機與重生

高思博觀點:2017國民黨的歷史考卷

周志杰觀點:緩解兩岸僵局的思考─台灣非台獨、中華非中共

*作者張登及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共同作者高思博為 21世紀基金會副董事長、思想進擊發起人。本文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思想進擊系列專文之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