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中華民國如何遭到「第三世界」國家唾棄?

2020-09-27 07:20

? 人氣

開羅會議讓中華民國成為世界四強,但看在遭到西方殖民的國家民族眼中,國民政府選擇融入而非抵抗英美秩序,其實是相當失分的。(許劍虹提供)

開羅會議讓中華民國成為世界四強,但看在遭到西方殖民的國家民族眼中,國民政府選擇融入而非抵抗英美秩序,其實是相當失分的。(許劍虹提供)

1924年3月2日,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他發表的民族主義第六講中,為中國國民黨的對外路線立下了目標。受到美國總統威爾遜「民族自決」理念,還有「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時代氛圍所影響,孫中山強調國民黨的應以扶持弱小民族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為奮鬥目標。他強調:「我們對於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對於世界的列強要抵抗他。如果全國人民都立定這個志願,中國民族才可以發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無論是接下來發表於1924年11月24日的「神戶演說」,還是1925年3月11日由汪精衛執筆的《總理遺囑》,都強調國民黨應該領導中華民國協助周邊弱小國家革命。此刻孫中山對歐美列強已經失去期待,除了寄託標榜國際主義與反帝國主義的蘇聯之外,聯合日本與其他亞洲有色人種反抗白人殖民主義的大亞細亞主義,也成為了國民黨所擁抱的意識形態。

也因為這個原因,從小在台灣接受國民黨教育的我們,都相信國民黨始終是與弱小民族站在一起對抗殖民列強的。即便是在蔣中正下令清黨,宣佈國民黨與蘇聯脫鉤之後,國民政府也持續對韓國還有越南獨立運動提供支持,所以這樣的認知也不能稱之為不正確。畢竟「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這幾個字,確實也是出自孫中山先生的遺言。

可是大學時代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就讀的筆者,看到的卻完全不是這樣的情景,因為我來自東南亞、中東與拉丁美洲的同學,尤其是「反帝國主義」情緒比較嚴重的同學,一提到Kuomintang這個中國國民黨的英文單詞,或者是KMT的英文縮寫,就幾乎每一個人都痛恨得咬牙切齒,直呼蔣中正是「美帝國主義走狗」(Running Dogs of American Imperialism)。

當時筆者學識還不夠,曾對此感到非常訝異,怎麼中共的宣傳會連這些來自中文不懂半句的同學都深信不疑?難道是這當中有什麼誤會?還是過去在台灣接受的教育其實是有偏差的?曾經支持韓國與越南民族主義者,親自訪問印度會見甘地先生,而且還多方奔走確保泰國能在戰後保持獨立的先總統蔣公,怎麼就變成殖民主義的代理人了?

然而審視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以來,中華民國對弱小民族的援助,其實還是有高度的選擇性。尤其是1927年清黨之後,孫中山先生時代的「革命外交」遭到拋棄,蘇聯及日本取代了英法美成為了國民政府最優先的敵人。然而無論是蘇聯還是日本,都是打著「反帝國主義」以及「反殖民主義」旗號挑戰西方的新興霸權,這就讓國民政府的立場顯得格外尷尬。

國民政府對韓國獨立運動的支持,是為了抗日的地緣戰略需求,並不是真心要幫助殖民地人民。(許劍虹提供)
國民政府對韓國獨立運動的支持,是為了抗日的地緣戰略需求,並不是真心要幫助殖民地人民。(許劍虹提供)

「選擇性」的聲援弱小民族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