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黑槍基地揭密 都在少數民族地區

2014-04-15 14:44

? 人氣

黑槍基地多在少數民族地區。(取自網路)

黑槍基地多在少數民族地區。(取自網路)

貴州貴陽警方日前破獲地下兵工廠,收繳1.5萬支槍而驚動全國。這只是冰山一角,從1990年代起,在中國即逐漸形成三大黑槍基地,都在少數民族地區,貧困而偏遠,而且製作黑槍技術簡單,又有暴利,主要流向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市場需求不斷,至今難以杜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青海化隆回族自治縣處於大山深溝,交通不便,卻早有製槍歷史,曾是民國時期西北大軍閥馬步芳的兵工廠所在地。從1990年代起,製販黑槍開始湧現,僅在牙曲灘村,幾乎家家都有造槍作坊,農民白天種地,晚上製槍,多為家族式經營,警方辦案難度很大。

黑槍主要銷往東南沿海地區,1支「六四」式手槍成本2、3百元人民幣(約新台幣970、1456元),運至青海西寧,漲至1000多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千800元),運販到外省售價更高。據《網易》綜合報導,黑槍的主要客戶是刑滿出獄者和社會歹徒,用於賭場、販毒、娛樂場所(打手)、私人保鑣、欺行霸市,乃至營建業為爭奪地盤等。

《瞭望東方週刊》曾採訪西寧市公安局緝槍大隊大隊長楊有林,就他辦案經驗,最初買槍的是牧區牧民,99%的製槍窩點在地下,嫌疑人會在地上和牆上鋪草、放棉墊子等防震防噪音等東西,很聰明,經驗豐富,打擊他們並不容易。警方最不願意看到製販黑槍「與藏獨有聯繫,最怕就是和政治掛鉤。」

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的製槍歷史起於1992年後,從個體戶發展為全村全寨集體式經營,參與者有黨員、村幹部,有小孩,有逾60歲的老漢,有的還是祖孫三代,表面上他們以打鐵賣鐵為幌子,私下則以販製黑槍為主要收入。

據報導,公安部2001年曾展開全國性掃槍行動,在松桃縣共收繳5600支槍。公安發現這裡的販製黑槍和販售光碟一樣簡單,當地人視為平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按《槍支管理法》規定,私製黑槍情節嚴重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輕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非極刑,何況暴利驅使,難以阻擋。

有「黑槍製造基地」之稱的廣西合浦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北部灣的東北岸,是陸海通道的交匯處。從1990年代中期起,這裡幾乎村村造槍,高峰時甚至戶戶是「兵工廠」,走進農民院子,有時還能看到晾衣繩上掛著幾把槍。10多年這裡曾發生村民械鬥,雙方亮出大量槍枝和近10門土砲,政府調派1000多名武警,花了1個多月時間才擺平衝突。有人回憶,當時繳獲的槍支擺滿1個籃球場,令人歎為觀止。

合浦縣原以製造煙花爆竹聞名,銷往美歐等地,因管理不善時有爆炸風險,販製黑槍不但簡單,獲利更大,據稱「即使從未有制槍經驗者,也能在很短時間內掌握制槍基本方法。」購買一套組裝槍支的設備,投入1500元人民幣,第1個月賣出10支黑槍,連本帶利全部收回。

據報導,在合浦縣,有不少人從事轉賣槍支生意,他們從上游廠家以每支300至500元人民幣不等的價格收購槍支,再按長管獵槍每支1500元人民幣、短管獵槍每支800元人民幣的價格賣出,大發利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