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冒雨勘災、渾身濕透是在作秀嗎?他用知名社會學家的觀點,讓台灣人思考

2017-06-14 15:26

? 人氣

新北市萬里區加投路於六二暴雨肆虐後溪水暴漲溢堤,立委黃國昌3日一早便至現場關切。(顏麟宇攝)

新北市萬里區加投路於六二暴雨肆虐後溪水暴漲溢堤,立委黃國昌3日一早便至現場關切。(顏麟宇攝)

不久之前,豪雨肆虐北台灣,立委黃國昌冒雨至選區勘災,沒撐傘也沒穿雨衣的他全身濕透。照片在臉書公開後,有粉絲社團直呼「好帥」、或肯定其努力,但也有網友/媒體嘲諷他是作「濕背秀」、前立委蔡正元更改圖消遣他「雨天外拍」「淋雨後選票變多」「立法院最佳演員」,有人說不該懷疑冒雨勘災的動機、也不該對淋雨濕背有所聯想…,不同的意見在網路上吵成一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數日後,台中市議會開會時,市議員賴佳微質詢時扮成神力女超人。有媒體報導了「林佳龍的心跳加快」、卻忽略了質詢內容(與女性權益有關),事後似乎並未引起太多討論。

世界是一個舞台,
所有男女不過是一些演員;
有下場的時候,有上場的時候。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扮演著好幾個角色。

William Shakespeare: As You Like It

開頭的引文是莎士比亞名劇「皆大歡喜」中的名言,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用來說明他的「劇場理論」。Goffman認為:「所謂的社會不外乎是一列系我們要配合演出的角色,一旦進入某一種的角色情境中,我們就需要順從其角色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進行印象管理,將被肯定的那個面展演出來(例如銷售人員以客為尊的殷勤),而將令人不悅的部分偷偷隱藏起來(例如面對無理取鬧的奧客之無奈)。基於這樣的要求,我們需要進行觀眾隔離,在空間上劃分出別人看得到的『前台』、與看不到的『後台』。」依此,連市井小民都經常要配合角色要求而作表演,更遑論政治人物~作為公眾人物,不但在前台的時間可能比一般人多、而台前更必然有千百倍的觀眾。

在世界各國的政治宗教傳統中,儀式性的表演所在多有。天朝傳統的祭天、封禪、祭孔,歐洲傳統的彌撒、加冕、武士競技,台灣原住民的各式祭典……或許我們可以說:歐洲更早有政教分離的跡象、天朝的儀式則更嚴格(出錯就會有人頭落地)、台灣原住民的祭典更接近大自然;但是,這些活動無一不需要主角們認真表演、也都有宣示權力正當性、召喚人民忠誠的意義。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政治人物更免不了經常表演。幾個月前,黃國昌即曾被懷疑假哭,這或許也使他更容易被懷疑;然而,即使黃國昌上次是真哭、這次勘災是真的擔心災情、淋雨也不是故意(可能剛好傘被吹壞),這仍然是台前的角色扮演──符合立委角色要求的舉止。

根據Goffman的理論:不只黃國昌的問政和勘災是表演;馬英九的清廉與帥哥形象、溫良恭儉讓、慢跑短褲,蔡正元的盜圖和打油詩、在黃國昌的照片上設計對白,乃至吳敦義的轉彎白海豚、對同性婚姻又毛骨悚然又祝福…這些也都是表演。另一方面,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和施政,慣用台語的鄭弘儀在政論節目中說華語、陳奕齊堅持在政論節目中說台語,社運團體的陳情抗議以及現場的行動劇…這些,又何嘗不是表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