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死海古卷解讀最後的晚餐:《耶穌與死海古卷》選摘(2)

2020-07-05 05:00

? 人氣

耶穌賜給門徒的就是大衛的王國,而且作為新約的一部分,耶穌已經藉著這場晚餐與出席的門徒們訂立了新約。大衛的子孫耶穌確立門徒為他的十二個王室官員,如同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王(撒羅滿王)在全以色列選任了十二個官員(列王記上4:7)。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羅門王(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所羅門王。(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耶穌剛剛以免費的晚餐餵養他們,這應驗了以賽亞(依撒意亞)的預言,他與晚餐的客人建立了大衛之約(以賽亞書55:1-3)。獲得承受王國的殊榮,是他們能夠「在我的國度裡跟我同桌吃喝」的首要條件。這是末世時為以色列的官員與君王彌賽亞一同坐席所預備的盛宴,而愛色尼人已經生動地預見了這場筵席,並在《會眾規章》中寫下了具體的規範。而使徒們也會在未來「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

這使人聯想起以色列的彌賽亞與這個王國的高階官員在這場盛宴中一同坐席,如同《會眾規章》所述「千萬以色列人的領袖們」,這或許也使人想起在〈列王紀上〉四章七節所記載的,所羅門王在十二個支派中選立十二個官員的意象。耶穌堅稱他就在這場晚餐中重建以色列的大衛王國,並且選立十二個使徒出任這個王國的總督或君王。

總而言之,當我們透過昆蘭人的觀點以及愛色尼人的聖餐傳統來看最後的晚餐,關於這個事件的種種新面向,便逐一浮出檯面。我們看見耶穌主導了最後的晚餐,而且以明確無誤的祭司身分來祝福餅和酒,但耶穌也同時兼具了君王的身分,這從他「立約」把他的國賜給使徒們可以看出。這絕不是偶然的一餐,最後的晚餐是根據猶太人的聖餐傳統而舉行,最終連結到了聖殿和祭司職任。

最重要的是,這是立約的一餐,象徵並實現了每一個出席晚餐的人都加入了新約,如同以色列人吃了逾越節晚餐,他們每一個人便得以進到摩西之約中,而吃愛色尼人的聖餐,就使每一個愛色尼人都進到他們的「大馬士革新約」中。耶穌命令門徒「你們這樣做來記念我」,暗示了門徒要持守這個餐禮,作為「記念的」獻祭,以「記念」--也就是記起並且恢復--這個向「眾人」(根據這約聚集而成的群體)傳達赦罪的新約。

這當中的許多相似點和關聯性,不全然都是愛色尼人獨有的特色,但死海古卷提供了證據證明,這些觀念和禮儀在時間和地點上最接近拿撒勒(納匝肋)人耶穌的服事。透過死海古卷充分的說明,我們足以下結論說,最後晚餐的意涵,遠不只是「記念約翰的一餐」如此簡單而已。

最後晚餐的意涵,遠不只是「記念約翰的一餐」如此簡單而已。(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最後晚餐的意涵,遠不只是「記念約翰的一餐」如此簡單而已。(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最後,看到我們所確認的這些主題、意涵和儀式,是如何延續到初代教會的生活中,這的確很吸引人。我想以現存關於主的晚餐(聖餐)最早的文章描述,來總結本章。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距離使徒約翰去世只有短短六十年,而約翰是參加耶穌最後晚餐的門徒中最後離世的一位。文章的作者是教父殉道者賈斯汀(A.D.100–165),他向有學養的希臘人和羅馬人闡述,當時基督徒每星期舉行一次的聖餐的本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