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這一周》踏出平權第一步: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同性戀不是病、美國羅德島立法廢除終身奴隸制

2017-05-21 13:14

? 人氣

歷史上的這一周: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同性戀不是病、美國羅德島立法廢除終身奴隸制

歷史上的這一周: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同性戀不是病、美國羅德島立法廢除終身奴隸制

本周歷史充滿進步能量,也提升特定族裔和群體的公平待遇,同性戀曾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歸類為精神疾病,但在1990年5月17日,正式把同性戀從疾病分類表中除名,強調性傾向本身並非疾病;美國在1865年通過憲法修正案第13條,正式廢除奴隸制度,但羅德島州早在1652年5月18日就通過法令,解放黑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1990年就不把同性戀視為疾病(AP)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1990年就不把同性戀視為疾病(AP)

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紀念這件事!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同性戀不是病

WHO在1978年公布的《第9版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9)中,把同性戀列入精神障礙(mental disorders)項目中,並歸類在心性障礙(Psychosexual disorders)子項目,而當時分類表中把同性戀傾向稱為「自我矛盾性傾向」(Ego-dystonic sexual orientation),不過在1990年5月17日,第43屆世界衛生大會(WHA)認可第10版分類表(ICD-10),把同性戀從表中除名。

由於同性戀並非一種疾病,因此不會有任何可行的「療程」,WHO和泛美衛生組織(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PAHO)在2009年發布《不存在的疾病「治療」》聲明,強調同性戀是自然狀態,而非任何一種疾病,同性戀對個人本身和周圍人士都不會造成健康危害,因此傳說中(Purported)能夠改變性傾向的治療缺乏醫療正當性,且在道德層面上是完全無法接受,並稱「性傾向修復」或「性傾向治療」毫無醫療跡象,且嚴重威脅個人健康和人權。

WHO把同性戀從疾病分類表中除名具有重要意義,包括國際LGBTI聯合會(ILGA)、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國際立即行動」(OutRight)等同志人權組織紛紛表態支持選定5月17日做為「國際不再恐同日」(IDAHO),並在2005年首度舉辦紀念活動,而南美國家委內瑞拉國會在2016年5月通過法案,以官方身分正式承認「國際不再恐同日」......繼續閱讀

販賣黑奴的海報,上頭粗體字寫道:「待售、一貨輪、94個上等、健康的黑人」(wikipedia/public domain)
販賣黑奴的海報,上頭粗體字寫道:「待售、一貨輪、94個上等、健康的黑人」(wikipedia/public domain)

5月18日──打響北美洲廢奴第一砲!羅德島通過法律廢除終身奴隸制

羅德島州有1/10的區域為海水所覆蓋,位於州南部的新港(Newport)曾是美國新英格蘭的奴隸貿易中心,也是大西洋奴隸「三角貿易」重鎮。當時新港商人從加勒比海國家進口糖和蜜,製成蘭姆酒,再將蘭姆酒運到西非換取奴隸,再把奴隸運來販賣,早期美國奴隸交易九成集中在羅德島。也因此羅德島的居民不只擁有奴隸,每人平均擁有數量比起其他新英格蘭州都還要多。

儘管羅德島在1652年5月18日通過法令,要求州內被迫勞動的黑人和白人勞工10年必須被釋放,否則將罰款40鎊。該法制定之前,黑奴被視為「物品」,一旦被買入就必須終身為奴。然而該法雖已制定,卻由於大量的勞動人口需求,執法當局並未徹底執行,終身為奴的情形仍相當盛行。1730年,羅德島州的黑奴人口已經高達總人口數的1/3。

在歷經奮鬥後,羅德島終於在1784年3月1日通過《逐步解放法》(Gradual Emancipation Act),根據該法,奴隸生下來的孩子將不再是奴隸;1784年3月1日後出生的奴隸之子,男孩在21歲之後可以成為自由身,女孩則是18歲;雖說仍有重重限制,但畢竟踏出了廢奴的第一步......繼續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