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後疫情時代 ,世界經濟格局大扭變

2020-05-13 07:10

? 人氣

新冠疫情危機爆發之後的疾遽快速向全球擴散,許多主要國家社會幾乎都基於「便宜治國」行事,「被迫」回應國際社會民粹主張,逕行採取「武漢模式」,以偏激嚴厲的「封鎖」、「境管」與「行動禁制」,因而讓自我經濟社會都一起進入史無前例的鎖國狀態,即與國際社會市場徹底疏離隔開的「鎖國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鎖國化」是「全球化」的相反,兩者之間的國家對外經濟政略運行邏輯及其可能產生的對內對外經濟績效表現結果,當然也必然完全逆反抗對而大不相同。

全球化的經濟戰略運作邏輯是,依「比較優勢原則」,相對互動往來的當事各國,必然也必須,各自發揮各自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的強弱優劣與特異屬性,當然會各自凸顯出各國經濟表現的絕對優勢與相對優勢,乃至於絕對劣勢與相對劣勢,但無論如何,在「全世界全球化」情境,全球所有國家都將一體受益,全球市場所聚合產生的集體利益,也讓全球化程度的持續提高而趨向極大化;這從1990年代WTO體制運作下「全球化運動」之傑出總合績效,可以獲得肯定。

而相反地,「鎖國化」之運作邏輯則是,各個國家的比較優勢完全無從發揮,全球的集體利益也將因此趨向極小化,各個國家將從「無縫聯結的開放競爭市場」,被迫疏離出來,退回到「未全球化」「未國際化」之前的「原始自力更生狀態」,經濟開發產製到分配消費,都一切得靠自己一己之力完成。

武漢肺炎:美國白宮新規要求戴口罩,幕僚全都照做(AP)
新冠肺炎重創美國,圖為白宮幕僚全部戴上口罩。(AP)

全球政經強權板塊爭霸大挪移

在1990年代的全球化之下,世界競爭市場上的所有參與國家,都會是贏家,其能贏多贏少,完全取決於各國核心競爭力的大小與特色優勢高低;鎖國化之下,,除了各個國家經濟上自求多福,在全球市場上,不會再有任何經濟贏家可言。

疫情危機後世界,究竟會是繼續由美國獨霸的二戰以來舊格局,抑或是已然位居全球第二經濟強權大國的中國,可以加速崛興趕超美國,而能登壇主祭?是今天所有跨國智庫專家撣精積力覓求的「前瞻性未來答案」。

過往的四個多月時間,美國川普正積極穿梭聯合{新八國聯軍},想欲藉由新冠疫情源自於「武漢爆發」理由,強力甩鍋圍勦霸凌中國,期能根本挫敗中國氣勢;國際間目前的最大關注是:中國可能因此大敗,而慘遭壓制「邊緣化」「孤立化」,從世界第二大國退落成為「全球之次次大國」;抑或是,中國霸權氣勢更加旺盛,足可以與「美國五眼聯盟」相抗衡,成就「全球兩極對壘」的全新世界大格局?

在新冠疫情爆發破膛之關鍵時刻,美國既有三大赤字,即貿易赤字、金融赤字、財政赤字之亙古迭高,顯示今天美國力已然漸漸頹退衰敗;新冠疫情之後,美國全面性的「弱勢化」趨勢,應該會更見「水落石出」,隨之即將明確「國力衰敗」。

中國掌握了全世界經濟格局扭變主導權

另外,在「內需市場的全世界魅惑力」的競合,最能夠有效詮釋當前中美兩國的「全球競爭力」與「全球化吸引力」差距,「國際資本及國際貨品貿易吸納者」角色,即將在三五年內,出現「兩相逆向互易」狀況。

的確在2017年以前,美國國內本身的內需市場規模範疇,足可以養活全世界「所有經濟殖民國家」的成長發展,也因此二戰之後,有多少先進中進乃至後進國家,都無一不是看在這一點份上,自干乖順地屈從擔任「美國經濟殖民地」;然而,2019年以後狀況,已與過往大不相同:目前中國內需市場規模已經企及16兆美元,實質上超過了美國內需市場;這也正是2019年以來,甚至連歐盟國家都先後「棄美依中」,向中國經濟大市場的吸引力與競爭力大傾斜之原由。

近日,美國最大對沖基金投資公司橋水聯合基金(BridgewaterAssociates)創始人雷伊·達里奧就對外公開宣稱:由於全球經濟產業供應鏈和經濟應用科技進步,中國已然穩步領先美國掌握到了核心主導權,勢將大大促進全世界秩序的大重組,在這樣的前提下,繼美國之後掌握全球經濟格局扭變主導權的,當然是中國。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