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斧齊轟敘利亞》川普認真了還是作作樣子?美國對敘利亞政策讓人霧裡看花

2017-04-09 07:00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6日下令以59枚「戰斧」巡弋飛彈突襲敘利亞空軍基地,這也是敘利亞內戰6年來,美國第一次直接攻擊阿塞德政府軍。目前白宮拒絕透露下一步計畫,駐聯合國大使海莉揚言,政府軍如果再用化武,美國還會再次轟炸敘利亞。緊接著國務卿提勒森又將在12日訪俄,川普政府對阿塞德態度會持續強硬,或者因為俄羅斯逐漸軟化?現在仍難以斷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軍6日晚間從地中海發射59枚「戰斧」巡弋飛彈,突襲敘利亞中部一座空軍基地。(美聯社)
美軍6日晚間從地中海發射59枚「戰斧」巡弋飛彈,突襲敘利亞中部一座空軍基地。(美聯社)

向來主張不願插手敘利亞內戰的川普(Donald Trump)突然大動作轟炸敘國軍事基地,震驚全球社會。此次攻擊行動受到法國、德國和美國多數國會議員支持,俄羅斯和敘利亞則同聲譴責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儘管民主黨人警告川普,倘若要再次攻擊敘利亞、加深美國涉入敘國內戰的程度,需經國會同意,不過大部分的議員都認為,美國若要再次拿回國際社會的主導權,6日的轟炸行為是「必要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美國不排除再次轟炸

各方都非常好奇,川普未來會對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府採取何種態度?白宮發言人史派瑟(Sean Spicer)並未透露政府下一步計畫,也沒有表明川普對敘利亞內戰採取什麼態度、是否要求阿塞德下台。他稱這次的計畫「果斷、合理」,符合人道主義,「至少阿塞德一定要遵守禁用化學武器協議」。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Nikki Haley)。(美聯社)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Nikki Haley)。(美聯社)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Nikki Haley)則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特別會議上揚言,如果阿塞德敢再次使用化學武器,「美國將毫不猶豫地再次發動攻擊」、「美國不會再讓阿塞德不顧後果的使用化武」、「美國使用了非常手段,我們準備好採取更多行動,但希望沒有這個必要。」

美國大動作轟炸俄羅斯:不痛不癢

6日發射的59枚「戰斧」巡弋飛彈對準敘利亞中部荷姆斯省(Homs)的謝拉特空軍基地(Shayrat Air Base)。美國國安顧問麥馬斯特(HR McMaster)強調,這次的轟炸「不只是個小攻擊而已」,不過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柯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稱,美軍轟炸造成的影響不大, 59枚飛彈僅有23枚成功抵達謝拉特空軍基地,且只有6架敘利亞政府的米格23( MiG-23)戰鬥機受損,目前正在搶修中。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柯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美聯社)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柯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美聯社)

俄羅斯也批評,美國的片面轟炸行為違反國際法,俄國駐聯合國副代表薩夫隆科夫(Vladimir Safronkov)說,美國行為對國際社會的穩定造成嚴重後果:「不難想像恐怖分子在這次襲擊後,士氣會有多高昂。」不過美國國防部表示,他們確實偵測到一架從謝拉特基地起飛的Su-22,其所投擲的炸彈與化學彈的特徵相符。而且遭到化武攻擊的居民湧入當地醫院後,一架小型無人機在醫院附近,5小時後,醫院隨即遭到空襲,美方質疑這也是企圖摧毀化武攻擊證據的行動。

轟炸行動精心設計以免俄羅斯、伊朗大動作反應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軍的轟炸行動似乎是經過「精心設計」,攻擊範圍小,似乎是為了逞罰敘利亞政府卻又避免引起俄羅斯和伊朗太劇烈的反彈,攻擊目標選在偏遠的空軍基地,也不可能大幅削弱政府軍的軍力。

遭到美軍轟炸過後的敘利亞中部荷姆斯省(Homs)的謝拉特空軍基地(Shayrat Air Base)。(美聯社)
遭到美軍轟炸過後的敘利亞中部荷姆斯省(Homs)的謝拉特空軍基地(Shayrat Air Base)。(美聯社)

儘管外界對川普為什麼突然轟炸、未來對敘利亞政策為何如霧裡看花,但美國的盟友如法國和德國都支持這次行動。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和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也在周五進行通話,討論美軍轟炸事件,並發表聯合聲明支持美國,譴責阿塞德使用化武。

遭到美軍轟炸過後的敘利亞中部荷姆斯省(Homs)的謝拉特空軍基地(Shayrat Air Base)。(美聯社)
遭到美軍轟炸過後的敘利亞中部荷姆斯省(Homs)的謝拉特空軍基地(Shayrat Air Base)。(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嘉瑀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