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元觀點:「疫外」─熊膽入中藥,野味進牛津

2020-03-19 05:50

? 人氣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中藥材意外在歐美掀起搶購潮,《牛津英語詞典》還更新「熊膽」的字詞解釋。圖為中藥材。(示意圖,陳明仁攝)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中藥材意外在歐美掀起搶購潮,《牛津英語詞典》還更新「熊膽」的字詞解釋。圖為中藥材。(示意圖,陳明仁攝)

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歐洲淪陷,美國也進入緊急狀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疫情爆發之初,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因野生動物交易而成了眾矢之的,世界上的反華情緒飆升。一個有意思的對照是,最近歐美唐人街的中藥店意外翻紅,某些藥劑供不應求,導致價格飛漲。

日前,這波嚴重的公衛事件和英文的詞典權威有了交集。《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舉世尊崇,本週發佈了今年第一季的更新(update),其中的「bear bile」(熊膽)意義特殊。

OED有自己獨立的編修進度,不會因此而增收與疫情相關的詞語,這個中藥的bear bile只是巧合。

OED把bear bile列於bear之下,視之為位階較低的副條目,缺乏主條目才會有的詞源訊息。因此,究竟是英文的bear bile直譯自中文的熊膽,還是兩種語言命名的思路相同?我們暫且不得而知。不過bear bile的定義裡明確提到中醫,說熊膽是「由熊體內獲取的膽汁,在中醫學和亞洲傳統醫學裡,用來治療肝病以及其他各種疾病」(英文略,下同)。

定義底下有一行小字,給熊膽提供了時代脈動的說明,性質有點像菸品上「吸菸有害健康」的警語,值得我們留意:「從圈養的活熊體內提取膽汁,這種作法在20世紀末受到動物福利團體的嚴重抨擊」。巧的是,中國的《百度百科》收了「熊膽」,開門見山就來個聲明,說以下內容由網友貢獻,他們不建議獵殺或傷害動物,並請大家愛護動物。

熊膽在OED的第一條書面證據,出現於1926年的《京都帝國大學醫科大學紀要》,講的是把各種藥材用在臨床試驗上。近百年前,日本學者已經用科學的方法來檢驗中藥的效力。

OED收錄、具有當今主流思潮的熊膽書證,首度出現於1990年的《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野生動物警察沒有可靠的方法可以偵測出非法的奇珍異寶,諸如熊膽、海龜油、以及含有犀牛角的東方飲劑」。野生動物產品是非法的,會受到執法機關的取締,例句的內容,傳達了這個時代國際社會的基本態度。

熊膽在OED裡最新一條的書證,是摘自2009的《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西醫有證據顯示,有種合成版的熊膽活性成分,也就是熊去氧膽酸,能夠治療包含C型肝炎在內的許多疾病」。這樣的訊息似乎透露出,中藥不見得非原汁原味不可,化學合成的製劑一樣能奏效。

如今世界已大不相同,動物類中藥材的獲取,或可改由科技合成來替代,這樣既能保存傳統的醫療文化,又可兼顧野生動物的保護。作為語言和知識薈萃的辭書,也忠實記錄了這樣的變化,提醒我們放在心上。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